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作者:王清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3.0(4.9折) 定价  ¥4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版权信息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本书特色

王清涛著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是**部从结构这一至为艰难的问题入手,并结合一些基本哲学问题去阐释和论述马克思学说的专著,本书力图建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结构,探寻马克思的主旨,还原整体的马克思,并把一个真实的马克思呈现给读者。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部从结构这一至为艰难的问题入手,并结合一些基本哲学问题去阐释和论述马克思学说的专著,本书力图建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结构,探寻马克思的主旨,还原整体的马克思,并把一个真实的马克思呈现给读者。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研究意义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综述
 四 创新之处
 五 研究方法
**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出场路径与展开动力
 一 批判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出场路径
 二 现实的人本质的内在矛盾是马克思学说体系展开的内在动力
第二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以及逻辑终点
 一 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的准确确立是该理论体系科学化的标志
 二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
 三 实践是贯通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
 四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和中介的
 确立对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深刻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时态结构
 一 生成方式对于一个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哲学的贫困》揭示了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生成方式
 三 以辩证法构筑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时态结构
第四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共时态结构
 一 马克思学说体系共时性研究的意义
 二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层次结构
 三 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上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共时态
 结构是正、反、合逻辑整体
第五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主线
 一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探索:从主题到逻辑主线的转换
 二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生成的逻辑主线
 三 马克思学说体系逻辑主线的基本内涵
 四 马克思学说体系是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构筑起来的正、反、合的逻辑体系
第六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的基本内涵
 一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本质的异化
 二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三重基本属性
 三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四 对马克思人本质定义不同理解生发的思考
第七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本体论
 一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本体论地位的确立
 二 “主体”构成马克思学说本体论探索
 三 主体——实体——本体的过渡
 四 “主体”本体的生存论特质及解放意义
第八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史境遇
 一 当代科学视野下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史命运
 二 当代世界社会历史实践中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史命运
 三 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中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历史命运
第九章 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当代性发展
 一 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性的根本原因
 二 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性的基本内涵
 三 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性的基本课题
 四 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性的基本原则
 五 批判是推进马克思学说体系当代发展的基本路径
结语
附录1 马克思学说与孔子儒学体系结构的异同及其相融性分析
附录2 也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

王清涛男,山东诸城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至山东省潍坊市委党校任教。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3年赴清华大学访学,主修西方哲学。2012年被评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哲学、政治哲学、儒家哲学,德国哲学是其学术训练与学术研究的基础。       主要作品有《新经济战略》、《走进虚拟世界》,以及《“马克思学说”概念的历史省察与当代启示》、《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孔子儒学体系的逻辑结构》等主要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