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作者:周云龙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4-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43452
  • 条形码:9787542643452 ; 978-7-5426-434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本书特色

周云龙编著的《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宝琛文库》提出了中国形象在现代性世界观念体系中的跨文化流动图式及其构成的稳固权力结构。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散播的结构性联系,昭示着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宰制性力量和跨文化霸权的过程与方式。但是,因为西方与非西方问的文化权力对比悬殊的前提预设,使您的研究回避了中国形象在非西方世界中被重新组装利用、因地制“义”的可能,同时也排除了非西方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前现代时期与中国有频繁互动的临近国家、地区自身的中国想象传统与西方的中国形象之间的关系。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内容简介

  西方的“中国崛起论”重构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语境。不了解西方“中国崛起论”的深层含义,就无法真正理解当啊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宝琛文库·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在一种文化批判的知识立场上、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纵深中,从历史根源和古老的话语传统上对西方“中国崛起论”的意义结构及其在不同的历史脉络中的衍生方式展开深度解析;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对现当代中国文化实践中的“本真性”诉求进行症候性阅读。《宝琛文库·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通过对《江南style》MV的实践逻辑、《金陵十三钗》的性别意象、章子怡所属的符号体系、“写意”戏剧观、西方的“中国崛起论”等个案的精彩解读,反思“中国崛起”脉络中再铭写本真性的幻象,及其暗隐的伦理困境与思想陷阱问题。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目录

致谢
对话:中国问题·中国形象·跨文化研究(代序)
I 本真性伦理
一 图像及其标靶:艺术资本,文化权力,与“本真性”的跨文化视觉再现
从“图像即标靶”到“图像及其标靶”
全球商品、艺术资本与文化权力
为标靶规定的图像:《江南style》MV的实践逻辑
再铭写“本真性”,或中国现代性自我想象的困境
结语:牛仔裤的“破洞”之外
二 中西戏剧交流的误区与困境:“国剧运动”及其文化民族主义悖论
问题:“中华文化的国家主义”
“写实”与“写意”的文化转喻
“国剧”作为理论激情
“国剧运动”的衍生性
回到“往昔”?或发明传统
形式的难题
三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场域的“写意”戏剧观
“写意”戏剧的谱系
“写意”戏剧观:西方的脉络
中国戏曲:珠玉抑或泥沙
西方主义
四 《木乃伊3》的中国显影及其跨国消费
中国显影
魔域桃源之外
五 构建的消逝。或当代华语电影的“纯真年代”
窥视主义与“真实的激情”
表演主义与错置的乡愁:《金陵十三钗》
奥德赛的无望归程:《色,戒》、《梅兰芳》与《一代宗师》
结语:乡关何处?

II 中国论述的跨文化政治
六 表演“中国”:美国舞台上的中国戏剧与中国形象
剧场:他乡中的故乡
戏曲作为意识形态反叛的美学资源l
主体的眼睛:美国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七 从书写符号拯救主体:重审“五四”时期的“戏剧文学”
“文学”的浮现
从舞台表演到文字符号:脉络与意义lll
双重拯救或双重暴力
话剧史叙事的政治
八 视觉与认同:《太太万岁》的时空转译及其文化政治
“跨文化性”:前提与问题
时空转译与现代性体验
与主流话语的共享基点
九 赶超“当下”:“十七年”史剧论争的时代命题及历史根源
“(反)历史主义”
“历史的面目”?
时空的置换逻辑
十 《色。戒》的戏中戏、中年危机与文化记忆
从小说到电影
舞台空间与身份(体)表演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
北望家山

III 崛起的氛围
十一 东方文艺复兴思潮中的梅兰芳访美演出
同一演出,两般效应
梅兰芳作为文化镜像
东方文艺复兴思潮中的“梅兰芳”
十二 西方的“中国崛起论”:话语传统与表述脉络
基本问题与知识立场
西方“中国崛起论”的历史节点与时间架构
西方“中国崛起论”的意义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今天的我们如何阅读“谦逊”的欧洲?
展开全部

本真的幻象-中国论述与崛起的氛围 作者简介

  周云龙,文学博上,1979年生,执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致力于戏剧、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戏剧、文学、火众文化、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多篇。主要著述有:《中美文学交流史》(合著)、《天地大舞台:周宁戏剧研究文选》(编选)、《大陆的神话:元地理学批判》(合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