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作者:伍梅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1.7(4.9折) 定价  ¥23.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116985
  • 条形码:9787551116985 ; 978-7-5511-169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本书特色

《一路走来》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伍梅“一路走来”描写过去的岁月里和亲人之间发生的往事;“童年的小秋收”描写家乡和作者的童年生活;“行走云端”记录了作者多年来行遍大江南北的游历体会;“你好!漳河”用充满激情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对漳河的热爱。整部书稿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境界很高,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内容简介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伍梅“一路走来”描写过去的岁月里和亲人之间发生的往事;“童年的小秋收”描写家乡和作者的童年生活;“行走云端”记录了作者多年来行遍大江南北的游历体会;“你好!漳河”用充满激情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对漳河的热爱。整部书稿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境界很高,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目录

**辑 父亲的心事
漳河·网·父亲
父亲的心事
父亲的胸膛
父亲·八哥·天堂
父亲远征有你相随
雪花纷飞思念长
我的兵儿子
一只行走在记忆里的狗
宝塔糖
心祭
第二辑 童年的小秋收
童年的小秋收
故乡的老火塘
守望白河
寻踪沙滩河
蝶恋水
荷塘·秋千
花之殇
梦槐
第三辑 行走云端
仃疋五师
张家界记事
北京的雪
到大连去看海
走进英山
在乌镇寻找
“断桥”惊魂
千里之外的重逢
留心之处皆文章
第四辑 你好!漳河
梦中的天堂
漳河雾景
美丽富饶的漳河
漳河红杜鹃
漳河红橘
山水画卷魅力之旅
金丝花·望月崖
干渠雄鹰
你好!漳河
展开全部

读品悟与文学名家对话.中国当代获奖作家作品联展:一路走来 节选

  父亲的心事  漳河的鱼渐渐地少了,父亲的心事也渐渐地重了。  “棒打狍子,瓢舀鱼。”是东北富庶的象征,但在20世纪 70年代的漳河,那鱼多得不用瓢舀,你随便到漳河边走走,就会有很多收获:“疯”上了岸的鲤鱼、鲫鱼,误人浅滩的黑鱼、鲶鱼,闭目晒太阳的鳖,鬼头鬼脑的龟……应有尽有,俯身可拾。  再看河里,到处是黑压压的鱼群,阳光下,那一条条青黑的脊背微微露出水面,时而惬意地游弋,时而追逐戏谑,把整个河面闹腾得就像开了水的锅。那时的漳河是荒凉的,人烟稀少。  乘船而上,几十里地无人烟,岸边只有滩涂上齐人深的野草或陡峭的山壁。结网打鱼,只是我父亲所在的水库捕捞队的专利,在那个年代里,无人敢涉及这个领域,因此,漳河里就有了丰厚的内涵。  织网、捕鱼、驾船是父亲这一辈子的职业,也是他赖以养家糊口的唯一本事。面对五张嗷嗷待哺的小嘴,父亲日夜辛劳在漳河里,白天为公,晚上为私。月朗星疏之夜,荒凉的河滩上常常有一大一小两个黑影,那便是父亲和我。给父亲背鱼篓是我的专利,看父亲撒网打鱼是一件让人心动的趣事。只见月光下,父亲半弓着马步半侧身,运气运力,使网在身旁呈弧形摆动,然后,只听“嗖”的一声,那网就像一朵喇叭花开在了水里。凭手感,父亲便知道这一网的收获:鱼的多或少、大或小。父亲慢陧收着网绳,网渐渐地露出水面,这时鱼儿才意识到了危险,开始在网中拼命跳跃,努力想挣脱出来,但*终还是被拖上岸来。父亲把网摊开捡鱼,大的装篓,小的放回河里。几网下去,鱼篓就满了,父亲便收了手,找一处干净地方,捡些枯枝,架上火,选两条一斤多重的鳜鱼用木棍穿好,放在火上烤,不一会儿,烤鱼的香味便在空中弥散开来。待鱼烤得焦黄后,父亲掏出纸包的椒盐,细细地撒在鱼身上,然后递给流着口水、有点儿迫不及待的我。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便笑了。吃饱喝足后,我就赖在父亲的背上,香香甜甜地做着梦,让父亲背着回家。多少年过去了,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我心中,让我终生难忘。  其实,父亲更愿意带着他的宝贝——小划子去打鱼。小划子像两瓣莲花,是一种很小很小的船,每瓣长不超过五尺,宽不足一尺,中间用一块手指宽的木板相连,小巧轻盈。站在板上,父亲就是那迎风的帆,用竹篙轻轻~点,小船就像离弦的箭,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船肚里装着丝网,父亲找一处鱼多的水域,把网下到水里后便上了岸,抽支烟或打会儿盹,然后再去收网。  这时,网上早已挂满了密密麻麻的鱼。月儿西沉时,父亲便挑着小划子回家。  父亲不贪,每次出去打鱼,顶多只打十几斤,除了自家吃,还常常送些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在那个年代,日子过得是那样的艰难,父亲不仅用漳河鱼养大了他的儿女,而且也把漳河的鱼连同他的淳厚朴实一同送给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思想逐渐从禁锢中解脱出来,于是,沉寂的漳河便不再沉寂,人们临水而居,靠水吃水。在他们眼里,漳河鱼就像阿里巴巴山洞里的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于是电击、药杀、炮炸,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捕捞,就连鱼娃娃也不放过。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嘴里不停地叨咕:“作孽啊,作孽!” 过度的捕捞,使漳河的鱼资源日渐枯竭,父亲常常拎着网出去,也常常叹着气回来,空手而归的情况十有八九。太多次的失望使父亲的目光逐渐地黯淡下来,终于有一天,父亲一把火把他心爱的网化做灰烬,只留下了那只跟了他大半辈子的小划子,把它竖在门边,每次进门出门,我都能看见他眼中的痛楚。  漳河的鱼少了,父亲也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每到一处,总忘不了介绍他的漳河鱼,说那鱼如何如何的大、如何如何的多、如何如何的鲜,说得眉飞色舞,说得人们的喉咙也跟着一上一下地抽动。即使到人家家里做客也不例外,当主人端上一盘鱼时,他会不分场合地说:“这鱼绝对没有漳河的鱼好吃! ”弄得主人尴尬不已。  父亲退休后,每天都要到漳河边转悠,常常盯着河水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时而神采奕奕,时而黯然神伤。我知道父亲是在回想或寻觅过去那黑压压的鱼群。星光璀璨的夜晚,父亲独坐在漳河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一闪一闪的烟火照出他紧锁的眉,我知道他是想听听鱼儿戏水的声音。然而,河面上悄然无声,入耳的只有尘世间的喧嚣。  漳河的鱼少了,父亲的网烧了,船也朽了,但父亲那份沉重的心事却是烧不掉也朽不了的。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