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27.5(5.5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958992
  • 条形码:9787502958992 ; 978-7-5029-589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本书特色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由李良福、覃彬全主编,该书详细论述了电弧放电与雷电电弧放电的基本概念及其差异,雷电电弧放电的自然现象和产生方式及其形成机理,雷电电弧放电的锈蚀效应、弧坑效应、气孑L效应、裂纹效应,雷电电弧放电的一般电弧侵蚀危害机理、应力电弧侵蚀危害机理、疲劳电弧侵蚀危害机理以及雷电电弧放电对缆索承重桥的缆索防雷影响与危害及其防御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可供从事雷电防护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建(构)筑物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检测、验收以及建(构)筑物防雷设施维护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内容简介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作者根据重庆市科技平台与基地建设项目(CSTC2013PT-GC00001)和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05-05、GYHY201306069-03)资助的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的研究成果和国家标准《桥梁工程防雷技术规范》研究与制定的科研成果,结合重庆市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雷电防护技术的具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雷电监测、雷电物理、大气物理、大气电学、土壤电学、气体放电、高电压实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腐蚀电化学、金属腐蚀、钢筋锈蚀、钢结构技术、钢结构事故分析、OPGW雷击试验及其防雷技术、金属学与热处理、金相分析、焊接冶金原理、电弧焊、电弧放电和雷电电弧放电等方面资料编著而成。全书共分六章二十五节,对电弧放电与雷电电弧放电的基本概念及其差异、雷电电弧放电的自然现象和产生方式及其形成机理、雷电电弧放电的锈蚀效应、雷电电弧放电的弧坑效应、雷电电弧放电的气孔效应、雷电电弧放电的裂纹效应、雷电电弧放电的一般电弧侵蚀危害机理、雷电电弧放电的应力电弧侵蚀危害机理、雷电电弧放电的疲劳电弧侵蚀危害机理,以及雷电电弧放电对缆索承重桥的缆索防雷影响与危害及其防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供从事雷电防护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建(构)筑物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检测、验收以及建(构)筑物防雷设施维护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电弧放电的基础知识
**节 物质的等离子体及其分类
第二节 气体放电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电弧放电的基本性质
第四节 电弧放电的结构及其特性
第五节 电弧放电空间等离子体的辐射机制
第六节 电弧放电的伏安特性

第二章 雷电电弧放电的基础知识
**节 雷电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雷电火花放电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雷电电弧放电形成机理研究
**节 雷电的电弧放电自然现象研究
第二节 雷电的电弧放电产生方式研究
第三节 雷电的电弧放电形成机理研究

第四章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研究
**节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电弧锈蚀效应研究
第三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电弧坑效应研究
第四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电弧气孔效应研究
第五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电弧裂纹效应研究

第五章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的危害机理研究
**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一般电弧侵蚀危害机理
第二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应力电弧侵蚀危害机理
第三节 雷电电弧放电的疲劳电弧侵蚀危害机理
第四节 影响电弧侵蚀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雷电电弧放电对缆索承重桥梁缆索防雷的影响研究
**节 缆索承重桥梁缆索防雷的必要性研究
第二节 雷电电弧放电对缆索承重桥梁缆索危害的实验分析
第三节 缆索承重桥梁缆索防御雷电电弧放电危害的技术措施
第四节 雷电电弧放电对缆索承重桥梁缆索影响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雷电电弧放电效应及其危害机理研究 作者简介

  李良福,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重庆市雷电灾害鉴定与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雷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C/TC81/雷电防护系统构成部件标准化工作组中国专家;主要从事雷电防护、安全气象、土壤电学等方面研究工作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研究;主持完成了9项省部科研课题,编著了《防雷新技术——消雷工程》、《计算机场地安全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区县气象事业“四个一流”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拓展气象事业防雷减灾新领域的实践》、《森林雷电防护研究》、《气象信息与安全生产》、《易燃易爆场所防雷抗静电安全检测技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土壤电学》等15部专著;主持制定了《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DB50/217-2006)、《建筑防雷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规程》fDBJ50-060-2006)、《跨座式单轨交通防雷技术规范》(DBJ/T50-092-2009)、《应急抢险救援防雷安全技术规范》(DB50/333-2009)、《接地降阻剂》(QX/T104-2009)、《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气象保障技术规范》(DB50/368-2010)等16个标准;获得专利4个;发表了论文76篇,其中SCI、EI论文5篇;曾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软科学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气象软科学二等奖、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并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