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作者:章立明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8.8(7.5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026239
  • 条形码:9787513026239 ; 978-7-5130-262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本书特色

章立明、马雪峰、苏敏编著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通过中国人类学的百年实践、20世纪30-40年代人类学研究中的南北派传统、20世纪50-60年代台湾人类学研究、20世纪70-80年代香港人类学研究、1978年以后的大陆人类学实践、大陆人类学的学科分野、中国人类类学学科建设与域外经验等章节,思考人类学的中国化是什么、人类学的中国化什么和人类学的中国化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以期对大中华区(大陆、港澳台)人类学的本土化与学科化进行相关探索。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中国人类学的百年实践、20世纪30-40年代人类学研究中的南北派传统、20世纪50-60年代台湾人类学研究、20世纪70-80年代香港人类学研究等章节,思考人类学的中国化是什么、人类学的中国化要化什么和人类学的中国化目的是什么等问题。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目录

导论 人类学学科知识的东渐与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诉求1 **节 人类学知识的学科生成及其理论流派1 一、人类学知识的学科演化2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6 第二节 1949年以前的中国见闻录与中国田野调查14 一、著述众多的中国游记与见闻录15 二、人类学家的中国田野调查20 第三节 中国人类学的早期发展与本土化诉求24 一、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西方人类学理论25 二、海外留学计划与中国人类学的早期学科化30 三、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目标及其达成难度34 **章 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百年实践40 **节 人类学中的中国人类学命题40 一、关于中国人类学命题的两种观点40 二、中国人类学知识生产的内卷化49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实践54 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者的本土社会研究55 二、20世纪50-80年代台港人类学的中国经验57 三、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类学拟建构普适理论61 第三节 人类学本土化的若干问题65 一、人类学本土化的相关提法66 二、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68 三、人类学本土化的终极目的70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的北派与南派72 **节 科学观、功能主义与中国人类学73 一、 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学74 二、吴文藻与燕京大学的社区研究75 第二节 北派的社区研究实践77 一、“类型”的启示:从《禄村农田》看费氏关怀及其实践79 二、深层的“摆”的“游戏”: 田汝康笔下的芒市边民88 三、 祖先的人格:《祖荫下》与许烺光的心理人类学启蒙94 第三节 南派的国家理想与民族文化论究101 一、古史辩103 二、地理、文物与制度106 三、语言与赫哲研究110 四、赫哲故事111 第四节 小结113 第三章 20世纪50、60年代的台湾人类学116 **节 台湾的大学与研究院117 一、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17 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22 三、学术传统与出版物124 第二节 南岛语族研究的学者群及其成果133 一、**代人类学家138 二、第二代学人的成长历程146 第三节 小结156 第四章 20世纪70、80年代的香港人类学160 **节“后备中坚”(backroom boys):Hugh Baker笔下的 香港人类学161 第二节 大学、学会与刊物出版165 一、香港高校及其人类学设置166 二、香港人类学会172 三、刊物出版173 第三节 香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者182 一、从水上疍民到都市人家182 二、人类学系的“台湾学团”187 第四节 小结198 第五章 1978年以后的大陆人类学研究201 **节 留学海外者的村庄民族志201 一、汉族村庄民族志研究202 二、少数民族村寨民族志研究204 第二节 机构集体合作的区域(村寨)研究206 一、汉族社会的区域研究206 二、少数民族区域(村寨)研究209 第三节 经典田野点的重访(追踪)研究215 一、重访汉族经典田野点216 二、追踪研究少数民族田野点219 三、褒贬不一的重访(再研究)222 第六章 大陆人类学的学科分野226 **节 嬗变中的人类学学术传统226 一、人类学与民族学名称的交替使用227 二、由异文化转向本土社会的文化研究228 三、多样化的民族志书写230 第二节 大陆人类学学科的模糊边界234 一、1949年以前的南北派其实是英美与欧陆传统的体现234 二、1949年以后中国高校人类学的发展情况235 三、国家学科名录中的人类学归属237 第三节 大陆人类学的相邻学科240 一、研究对象相近但方法不一的人类学与民族学24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差异大的人类学与社会学244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不一的人类学与历史学248 四、研究侧重点不同但方法相近的人类学与民俗学251 五、建构人类学的学科体系254 第七章 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与域外思路256 **节 大陆高校的人类学学科建设256 一、以民族学为主的学科建制257 二、以人类学为主的学科建制260 第二节 台湾高校的人类学学科建设269 一、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暨研究所271 二、“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77 第三节 香港高校的人类学学科建设282 一、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283 二、香港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289 三、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294 第四节 澳大利亚高校的人类学学科建设301 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302 二、悉尼大学308 三、麦克奎尔大学313 结语 走向中国人类学的知识生产时代316 **节 人类学的全球化时代还未到来316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知识生产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318 一、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权力非对称性问题318 二、功能—结构主义式的社区研究利与弊320 第三节 中国人类学知识生产的三种方式323 一、海外民族志323 二、国内民族志325 三、中国古典历史文献解读327 后记330
展开全部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 作者简介

章立明 云南大学人类学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比较;苏敏 香港中文学大学人类学系;马雪峰,男,社会学博士。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