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作者:叶连松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6.8(7.2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631457
  • 条形码:9787513631457 ; 978-7-5136-314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本书特色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编写的著作。本书论述了过去十多年中国紧紧抓住了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出新的辉煌,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仍是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有贡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书围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内容,阐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指出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新型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另外还阐述了住房具有商品和社会保障双重属性,要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后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一本理论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力作,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社会学、市政学、管理学与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教学及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理论工作者参考书籍,可供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者及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的领导者与专业技术干部参考,以指导实践;还可作为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也适合企业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干部学习用书。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内容简介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编写的著作。本书论述了过去十多年中国紧紧抓住了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出新的辉煌,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仍是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有贡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书围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内容,阐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指出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新型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另外还阐述了住房具有商品和社会保障双重属性,要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后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一本理论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力作,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社会学、市政学、管理学与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教学及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理论工作者参考书籍,可供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者及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的领导者与专业技术干部参考,以指导实践;还可作为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也适合企业领导干部及专业技术干部学习用书。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目录

内容简介

**章 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一、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二、21世纪过去十多年,中国紧紧抓住了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出新的辉煌
 三、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或“三拉动”
 四、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四个轮子”或“四大支撑”
 五、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大,预计到2030年仍是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有贡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章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一、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十余年来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现已进入以城镇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
 二、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历史沿革及城市化多种发展模式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及其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第三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二、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增长的*大潜力,是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和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步骤
 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创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五、新型城镇化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六、新型城镇化是发展集聚经济、规模经济,促进创新驱动、市场发育、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深入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四章 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当今中国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也低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水平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低,占全国城镇人口13的人尚未达到完全城镇化
 三、城镇规划起点低,缺乏科学性,实施中随意更改,法定性、约束力不强
 四、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不少城市存在“城市病”
 五、在城镇化进程中,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第五章 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新型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同步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征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化路子,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采取不同发展战略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特征,多形式、多途径、多元复合型和集中型、分散型、组团式城市群相统一的城镇化模式
 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走出一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文化引领风尚、环境和谐宜居,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路子
 六、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完成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七、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倍增计划目标,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
 八、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既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第六章 住房具有商品和社会保障双重属性,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一、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产业
 二、坚持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正确取向及近几年房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住房关系国计民生,房价暴涨、暴跌都不利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
 四、住房具有商品和社会保障双重属性,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途径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五、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应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六、未来八年甚至十八年,中国住房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态势,主体是改善性需求和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安居
 七、转变思想观念,引导理性购房、租房和售房
 八、警惕房地产泡沫,近些年中国房市不会出现崩盘
第七章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一、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温度不断上升的危害
 二、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作者简介

叶连松,1935年生,山东省莱阳市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0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机械系、船舶内燃机及动力装置专业毕业。留校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火箭发动机教研室、船舶动力机械系船舶制冷装置及空调教研室任教14年。后任石家庄柴油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任石家庄市副市长。   1983—2000年,先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近十多年先后编著、主编出版了《第三产业投资经营经要》《励精图治建强省》《阔步走向新世纪》《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再论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和《论实体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世界经济强国挺进》等十一部著作,约550万字。   靳新彬,女,1954年生,山东省聊城人。退休前任中国华能集团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77年,东北大学(前身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冶金机械设备专业毕业,河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取得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多年来,一直在国有企业做管理工作。1988年任石家庄柴油机厂副厂长。1994年任河北物产企业(集团)公司副总裁、党委副书记。2002年任中国华能国际经济贸易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河北省第九届政协委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