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作者:冯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4-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全两册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83.3(7.0折) 定价  ¥11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44129
  • 条形码:9787108044129 ; 978-7-108-0441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哲学史》由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契 主编。全书论 述了中国近代(1840—1949年)哲学的发展历程, 是迄今为止*为详尽的中国近代哲学通史著作。《中 国近代哲学史》延续了冯契在《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 进程》中的 问题意识,以“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中心问题为 中心,指出:中国近代哲学在“古今中西”之争的 制约下,主要围绕历史观、认识论、逻辑和方法论 以及人的自由和理想问题等四个方面展开,既受到 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又是中国传统哲学理气道 器之辩、心物知行之辩、名实之辩和天人之辩在近 代的发展,表现出中西哲学合流的趋势。全书对于 中国近代哲学的论述,在纵向上注意到与中国传统 哲学的历史链接,在横向上注意到与西方近现代哲 学的思想联系。本书为修订版,附有原书没有的相 关索引,以方便读者查阅。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骄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所系统而多新解”。 这部哲学史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其中的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故此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全著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篇,子学时代介绍了孔子、墨子、孟子、战国、老子、公孙及儒家的哲学文化,经学时代介绍了董仲舒、朱子及清代的哲学文化。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目录

绪论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编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准备阶段
  **编前言
  **章  龚自珍魏源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  洪秀全洪仁的哲学思想
  第三章  曾国藩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哲学思想
  **编结语
第二编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
  第二编  前言
  第五章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第六章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第七章  严复的哲学思想
  第八章  梁启超的哲学思想
  第九章  以《翼教丛编》为代表的封建反动思潮对维新变法思想的攻击
  第十章  王国维的哲学思想
  第十一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十二章  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第十三章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第十四章  朱执信的哲学思想
  第二编结语
第三编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阶段
  第三编  前言
  第十五章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
  第十六章  五四时期的哲学论战
  第十七章  李大钊的哲学思想
  第十八章  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十九章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运用
  第二十章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一章  胡适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第二十二章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三章  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论战
  第二十四章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第二十五章  佛学在近代复兴与吕激的佛学思想
  第二十六章  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七章  鲁迅的哲学和美学思想
  第二十八章  郭沫若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九章  李达、艾思奇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第三十章  金岳霖的哲学思想
  第三十一章  冯友兰、贺麟的哲学思想
  第三十二章  对戴季陶主义、陈立夫“唯生论”、蒋介石“力行哲学”的批判
  第三十三章  杜国庠、侯外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中国思想史研究
  第三十四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第三十五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三编结语
主要人名索引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 作者简介

1935年,冯契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曾赴延安,并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前往西南联大复学,1941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期间,曾从学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并在《哲学评论》、《时与文》、《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与杂文。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中国近代哲学史的权威读本

    中国近代哲学史专著不多见,这本是目前最好的。两厚本,三联版。

    2017/9/22 7:47:53
    读者:yue***(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