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作者:卢为民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9.3(7.5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143183
  • 条形码:9787564143183 ; 978-7-5641-431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本书特色

  工业园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卢为民所著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建构了土地利用调控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创新体系;以上海为例,结合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融合发展、集群发展、联动发展和集约发展。并分别研究提出相应的创新政策: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从工业园区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从解决新增建设用地不足的角度,提出促进工业园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从盘活存量用地的角度,提出促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可供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研究等人员阅读,也可供房地产及相关高校专业师生等人员学习。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内容简介

工业园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卢为民所著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建构了土地利用调控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创新体系;以上海为例,结合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融合发展、集群发展、联动发展和集约发展。并分别研究提出相应的创新政策: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从工业园区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从解决新增建设用地不足的角度,提出促进工业园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从盘活存量用地的角度,提出促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创新政策。《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可供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研究等人员阅读,也可供房地产及相关高校专业师生等人员学习。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目录

总序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1.2.1 工业园区
 1.2.2 产业转型升级
 1.2.3 土地利用调控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內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2 促进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机理
 2.1 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调控的关系
 2.1.1 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2.1.2 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
 2.1.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2.2 土地利用调控的政策工具
 2.2.1 规划政策
 2.2.2 土地供应政策
 2.2.3 利益调节政策
 2.2.4 管理体制
 2.3 土地利用调控的传导机制
 2.3.1 传导思路
 2.3.2 传导路径
 2.4 本章小结
3 促进上海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思路和目标
 3.1 上海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3.2 “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形势
 3.2.1 国际产业发展形势
 3.2.2 国内产业发展形势
 3.2.3 上海产业发展形势和趋势
 3.3 当前上海工业区土地利用方面与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的地方
 3.3.1 工业区与周边城镇的关联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
 3.3.2 工业区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有待提高
 3.3.3 工业区新增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产业同质竞争现象严重
 3.3.4 工业区存量用地盘活难度较大,土地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3.4 上海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目标、重点以及土地利用调控思路
 3.4.1 工业区的发展演变轨迹
 3.4.2 上海工业区的发展目标和土地调控路径
 3.5 本章小结
4 促进产城融合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4.1 产城融合的相关理论
 4.1.1 产城融合的内涵
 4.1.2 产城融合的意义
 4.1.3 产城融合的理论依据
 4.2 上海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2.1 1958年之前,产业与居住的混杂时期
 4.2.2 1958—1978年,结合工业布局调整推进卫星城建设
 4.2.3 1978—2008年,城镇发展滞后于工业区建设
 4.2.4 2009年以来,推进新一轮产城融合时期
 4.3 上海产城融合的推进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4.3.1 上海产城融合的推进情况
 4.3.2 上海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典型案例分析
 4.4.1 案例一:上海国际汽车城
 4.4.2 案例二:上海临港产业区
 4.5 产城融合的国际经验借鉴
 4.5.1 伦敦的产城融合:米尔顿.凯恩斯的经验
 4.5.2 日本的产城融合:“卧城”的教训
 4.5.3 香港的产城融合:发挥交通联系的作用
 4.5.4 台湾的产城融合:注重机能的复合化与高度化
 4.5.5 产城融合的国际经验总结
 4.6 促进上海产城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4.6.1 创新规划理念,由单纯“产业区”规划转向“产业新城”规划
 4.6.2 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凝聚开发区人气
 4.6.3 创新机制和政策,加快公建配套设施建设
 4.6.4 完善管理体制,以管理整合推动产城融合
 4.7 本章小结
5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5.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5.1.1 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5.1.2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产业链、价值链的区别
 5.1.3 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
 5.1.4 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
 5.2 产业集群发展与土地利用管理
 5.2.1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参与
 5.2.2 土地利用政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机制
 5.3 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5.3.1 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
 5.3.2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案例分析:张江高科园区创新集群的建设
 5.4.1 张江高科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
 5.4.2 张江高科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
 5.4.3 张江高科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5.5 促进上海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5.5.1 创新土地分类标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5.5.2 科学编制开发区控详规划,增强规划弹性
 5.5.3 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实行产业链招商
 5.5.4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和模式,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保障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工业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6.1 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
 6.1.1 联动发展的概念
 6.1.2 联动发展的好处
 6.1.3 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6.2 目前上海联动发展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6.2.1 上海开发区联动发展的现状
 6.2.2 上海开发区联动发展的趋势
 6.2.3 目前开发区在联动发展中面临的难点
 6.3 上海开发区联动发展的案例分析
 6.3.1 案例一: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园区(跨区县的联动发展)
 6.3.2 案例二:外高桥启东园区(跨省市的联动发展)
 6.3.3 案例三:浦东新区范围内开发区联动发展(调整行政区划后的联动发展
 6.4 江苏和广东开发区联动发展的经验做法
 6.4.1 江苏模式:江阴、靖江的跨江联动发展
 6.4.2 广东模式:以“双转移”实现联动发展
 6.5 促进上海工业园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6.5.1 加强统筹规划,构建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联动发展格局
 6.5.2 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引导输出方企业向承接方转移
 6.5.3 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激发输出方积极性,支持承接方建设
 6.5.4 完善运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发展合力
 6.6 本章小结
7 促进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7.1 工业区二次开发的相关理论
 7.1.1 二次开发的概念
 7.1.2 实施土地二次开发的意义
 7.1.3 土地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
 7.2 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
 7.2.1 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的推进情况
 7.2.2 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7.3 典型案例分析13l
 7.3.1 案例一:漕河泾开发区的二次开发
 7.3.2 案例二:闵行开发区的二次开发
 7.3.3 案例三:康桥工业区的土地二次开发
 7.3.4 案例四:市北工业园区的转型发展与土地二次开发
 7.3.5 案例五:吴淞工业区的二次开发和转型发展
 7.4 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工业区二次开发的经验借鉴
 7.4.1 德国:鲁尔区的区域整治
 7.4.2 英国:棕地再利用
 7.4.3 新加坡:“商务地带”计划
 7.4.4 台湾:工业区再生利用
 7.4.5 香港:工业大厦活化
 7.5 促进上海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7.5.1 以产业转型、用地集约、环境优化为导向,科学编制二次开发规划
 7.5.2 创新土地制度与政策,激发企业二次开发的积极性
 7.5.3 建立控增逼存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加快推进二次开发
 7.5.4 健全工业用地用途管制制度,规范二次开发行为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1.1 关于促进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利用调控机理
 8.1.2 关于上海土地利用调控的思路和目标
 8.1.3 关于促进产城融合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8.1.4 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8.1.5 关于促进工业区联动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8.1.6 关于促进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8.2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8.2.1 土地利用调控的政策体系还需要深化完善
 8.2.2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加强土地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的搭配应用,也需要加强研究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