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01
开本: 26cm 页数: 353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24.4(7.0折) 定价  ¥34.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943495
  • 条形码:9787500943495 ; 978-7-5009-434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 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第四版)/全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通用教材·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先进的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健康水平。注重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的体育能力,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减少了大篇幅理论赘述,增加了量化的内容,如第三章的健康的评价,这样更具操作性。  2.合理的结构。《大学体育精品教程(第四版)/全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通用教材·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结构非常合理,理论、营养、评价、运动损伤防止以及运动项目等非常全面且分配合理。理论部分重视课程内容简洁,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部分介绍了学生比较喜欢,校园中易于普及的十五种体育项目,学生可以依据自己所选课程进行针对性学习。专项课程学习,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健身技能和生存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科学的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健身性和文化性、选择性和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并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切合院校实际、量体裁衣。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 目录

**章 体育概述
**节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体育的产生
二、体育的发展
第二节 体育的含义
第三节 体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二、健身娱乐功能
三、培养竞争意识功能

第二章 体育科学原理
**节 运动与生理
一、人体运动与肌肉
二、人体运动与神经
三、人体运动与心肺功能
第二节 运动与营养
一、运动对饮食的基本要求
二、各类运动的营养特点
第三节 运动与集体
一、集体的要素
三、与运动有关的集体

第三章 健康的评价
**节 身体健康测量
第二节 心理健康测量
一、心理健康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二、两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表简介
三、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心理健康测量表

第四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防治
**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二、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救治
一、运动损伤的急救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第三节 常见运动性疾病及防治
一、过度训练综合症
……
第五章 田径运动
第六章 球类运动
第七章 传统体育运动
第八章 健美操与舞蹈
第九章 时尚体育
第十章 休闲体育
展开全部

大学体育精品教程 节选

  二、攀岩训练的主要技术  攀岩作为勇敢者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心理挑战性,它可分为自然条件下的攀岩和人工模拟条件下的攀岩,无论是在自然条件下的攀岩或是人工模拟条件下的攀岩,其技术要领都基本相同。  (一)探点技术  1.换手技术(以右手换左手为例)  首先向左移动身体重心,使右手在没离开原支点前就不承担身体负荷。此时,把右手移向左手抓握的支点,然后左手向外侧以*大着力关节为轴心移动,接着右手抓握住点上空出的位置。若支点较小时,可把右手先压在左手上,逐渐抽出左手,使右手抓握住该支点。  换手时,身体重心移动要平稳,换手时要选在右手无负荷时,尽量保持低重心,以便利于平衡的把握。  2.换脚技术(以右脚换到左脚为例)  在不增加手部负担的情况下,保持身体的平稳,先把左脚提到右脚上方,右脚以脚在支点上*右侧为轴逆时针(以向下看方向)转动,把支点左侧空出,这时体重还在右脚上,左脚从上方切入、踩点,右脚待左脚已支撑体重时抽出,体重完全过渡到左脚。  注意手在换脚过程中主要用来调节身体平衡,体重由脚来承担,动作过程衔接要连贯,右脚从支点滑出时左脚同时滑入。  3.手部交叉技术(以右臂向左交叉为例)  (1)上交叉  交叉手从抓支点的手上部通过为上交叉。当需探左手点而不能通过换手动作实现时,可利用此技术完成探点过程。  首先略微升高身体重心,并适当增加左手抓握的力量,身体重心移向左侧空出右手,在保证左手抓握力的前提下,适度抬高左肘关节,增加左臂与岩壁之间的距离,上体横向内转,右臂从左臂与岩壁之间穿过,探向待抓握的支点。  (2)下交叉  交叉手从抓支点手的下部通过为下交叉。  首先略微降低身体重心,并适当增加左手下压点的力量,身体重心移向左侧空出右手,适度降低左肘关节,使左臂贴紧岩壁,向右侧微推胯部,上体平稳左倾,右臂从左臂外探向待抓握的支点。  4.转肩锁点技术(以右手探点为例)  在通过屋檐时,人体处于悬挂状态,脚部的施力方向垂直于直壁,双手难以靠拉引的力量完成动作。这时,伸直左臂,左手增大力量锁住支点,结合脚部蹬点稳定身体,通过转左肩使右肩靠近左臂,增大右臂上伸的长度,然后通过瞬间左手发力拉引以使右手抓到上方支点。  (二)固点技术  1.手部固点技术  在攀岩过程中,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手点。它们有各自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性,常见的有几十种,.一般可分为两类,外凸边缘类和内凹洞口类两种类型,对于抓握这些支点的手部技术较复杂,手抓捏支点的根本目的是使身体向上运动和贴近岩壁抓握。  (1)开握技术  当支点的边缘或某些小洞点可以支持住手指的第二关节时(特别是当支点是圆点或口袋点时),把手平坦地靠在表面上,把手张开,手指并拢,让手指与支点充分接触,整个手掌不用紧握支点上,此动作中,大拇指作用一般较小,但如果支点是倾斜的,大拇指可与其他手揩捏住该点。  (2)扣握技术  当遇到相对较小的支点时,四指并拢后能扣住该点,用大拇指压住食指,把支点完全套在手掌中,握住该支点。这一技术中,大拇指的力量很关键,因为大拇指既要锁住手指,又要靠住岩壁,这要比其他手指承受更大的力量,同时要注意避免没必要的压力和拉力,以免手指受伤。  (3)捏握技术  当一个支点没有可握住的边缘,只能靠手指的摩擦力时,用大拇指捏的动作完成固定动作。这一技术中,大拇指捏的方向与手指抓的方向是相对的,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用大拇指压在支点的一边,其压的方向与四个手指捏的方向成90。的方式捏捶支点,当支点很小时,只能靠拇指和食指的第二关节外侧面去捏握。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