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作者:解志熙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3(7.5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232996
  • 条形码:9787301232996 ; 978-7-301-2329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本书特色

解志熙著的《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博雅文学论丛》包括了爱欲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佚文废邮再拾、遗文疑问待平章、沈从文佚文辑补、“*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相濡以沫在战时、关于《春蚕》评价的通信、人与文的成熟等内容。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内容简介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 集)/博雅文学论丛》在校读文献的基础上,对沈从文 、茅盾、冰心、老舍、胡风、卞之琳等著名作家的文 学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进而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现 代文学史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如冰心三四十年代的 创作转型及其散文艺术的成熟,胡风派主观战斗精神 的得失及左翼文学分歧之症结,沈从文现代时期一以 贯之的爱欲情结在其创作中的不断变形及其四十年代 末的“疯与死”之原因,等等。这些从文献校读中生 发出的新看法,有助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 集)/博雅文学论丛》解志熙著。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目录


爱欲抒写的“诗与真”
——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
一部田园牧歌背后的爱欲隐衷:且从《边城》表里的
“不凑巧”说起
从“爱欲的压抑”到“情绪的体操”:沈从文的
爱欲观与文学现之回溯
从苦闷的“自叙传”到抒情的“爱欲传奇”:沈从文
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变”与“转”
理想的人性乐园和愉快的抒情美学:沈从文30年代
乡土抒写的得与失
“抽象的抒情”之底色和“*后的浪漫”之背后:
沈从文40年代“新爱欲传奇”的“诗与真”
“余响”费猜详:关于沈从文40年代末的“疯与死”
“诗与真”的纠结之归结:新的与旧的浪漫性之统一
沈从文佚文废邮再拾
废邮存底·致丁玲
废邮存底·辛·第廿九号
旱的来临
读书随笔
梦和呓
文牢
敌与我
新废邮存底·关于《长河》问题,答复一个生长于
吕家坪的军官(残)
新废邮存底·致莫千(残)
给一个出国的朋友
诗人节题词
新书业和作家
纪念诗人节
遗文疑问待平章
——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
友谊与爱情的遗迹:沈从文致丁玲的信和给张兆和的情书
爱国与爱欲的焦虑:沈从文抗战及40年代的佚文废邮
沈从文佚文辑补
人的重造——从重庆和昆明看到将来
《(断虹)引言》附函
一个理想的美术馆
“*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
——沈从文佚文辑校札记
从《立言画刊》上的《废邮存底补》说起
《世界晨报》上的沈从文文章书简
人的重造:“*后一个浪漫派”的人文理想之重申
相濡以沫在战时
——现代文学互动行为及其意义例释
相濡以沫在战时:沈从文给李健吾的慰问信及其他
海上羁客有所思:李健吾对林徽因、沈从文的感怀
临风寄意怀远人:柯灵组编《作家笔会》的苦l心
文人交往有深致:文学互动行为的文学史意义
关于《舂蚕》评价的通信
——从吴组缃和余连祥的分歧说起
附记
补遗与复原
——冰心40年代佚文辑校录
默庐试笔(前六节)
由评阅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谈到写作的练习
冰心词稿——洞仙歌·题石屏李右侯尊堂《机灯
课子图》
请客
从歌乐山到箱根
冰心女士对于日本妇女的印象
附录一做梦
附录二冰心女士讲旅日感想
人与文的成熟
——冰心40年代佚文校读札记
《默庐试笔》补遗:“沉默已久”后的冰心新作
复原与辨正:《请客》、《做梦》及《从歌乐山到箱根》
合与分:有关“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评阅的
三篇文字
两篇访谈:冰心的日本观感和对战后中日关系的思考
人与文的成熟:关于40年代的冰心
附录
惟其是脆嫩何必是讥嘲
——也谈所谓“冰心一林徽因之争”
来自“我们太太的客厅”的观察:沈从文和李健吾
观点的片面性
美丽的新风雅:京派的人文理想和冰心的冷眼旁观
毕竟不一般:林徽因和冰心心照不宣的相互回应
“献上我们的智与力”
——老舍抗战及40年代诗文拾遗
战壕里的呼声
老舍的话——答《青年向导》“青年问题专号”征文函
两年来抗战中的文艺运动
军歌
劳军感言
怎样开始写作?
一年间的文学
献上我们的“智”与“力”
乙酉重阳于、程两诗翁招饮赋此述志并以致谢
美国来鸿——致吴云峰
“风雨八年晦,贞邪一念明”
——老舍抗战及40年代佚文校读札记
一篇小说、一次讲演及一场座谈:老舍对初期
“抗战文艺”的反恩及其与延安文艺界的呼应
“诗歌”传统的复兴与军民关系的新变:
老舍抗战时期几篇劳军一拥军诗文所传达的信息
诗函答问见0声:热情爽朗的老舍及其在抗战后的忧愤
卞之琳佚文佚简辑校录
流想
年画
五个东北工人
日华亲善
游击队请客
渔措
又坐了一次火车
寄自峨眉山
儿戏
致叶以群
读诗与写诗
××礼赞
意见,意见还是意见——读奥登《新年信》附注偶记
伏枕草:洒脱杂论
夜起草:前进两说
复《文学创作》编者函
新文学与西洋文学
中国“新诗”的发展与来自西方的影响
附录关于战地文艺工作
灵气雄心开新面
——卞之琳的诗论、小说与散文漫论
卞之琳诗学的象征观、音节观和传统观及其他
“小大由之”的战时叙事:从《游击奇观》
到《山山水水》
析理绵密的知性散文:卞之琳的“论说文”略说
胡风的问题及左翼的分歧之反思
——从“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说开去
周恩来和胡风在发挥“鲁迅精神”上的异同:关于“重庆
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
“仇恨”心态和“战斗”愿望缘何而生:一个“青年鲁迅派”
暨“启蒙左翼”的“主观战斗精神胜利法”
*后的“斗争”为何遭遇“团结”的处理:
“胡风集团”冤狱的成因与左翼文学运动的终结
后记
展开全部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 作者简介

    解志熙,1961年10月出生于甘肃环县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受教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1981)、河南大学中文系(1983~1986)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1989),曾在环县第一中学、河南大学中文系工作,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教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等论著。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文学史的诗与真

    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解志熙老师的大著,值得拥有

    2023/5/25 9:56:22
  • 主题:解志熙教授的书

    清华大学教授解志熙的文章在现当代文学领域是公认很有学术价值的,史料丰富,考证扎实,在此基础上又高见迭出,不愧大家手笔。

    2016/4/16 10:48:41
    读者:for***(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