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魏巍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0.6(4.3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155149
  • 条形码:9787112155149 ; 978-7-112-1551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刘魏巍著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博士论丛》效益分配问题,站在未来战略思考的高度,提出了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策略。首先在对国内外的溢价回收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开发利益体系,解构了利益形成到溢价回收的全周期过程;然后通过系统动力学从本质上解释开发溢价回收机制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多种溢价度量方法计算出多重利益主体的效益,*后通过分析国内应用溢价回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时空双维度提出了适合国情的溢价回收策略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示范。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经营亏损和不合理效益分配问题,站在未来战略思考的高度,提出了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策略。首先在对国内外的溢价回收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开发利益体系,解构了利益形成到溢价回收的全周期过程;然后通过系统动力学从本质上解释开发溢价回收机制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多种溢价度量方法计算出多重利益主体的效益,*后通过分析国内应用溢价回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时空双维度提出了适合国情的溢价回收策略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示范。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目录

**章 绪论
1.1引言
l.2研究范畴的界定
1.2.1基本概念
1.2.2研究范围
1.3问题的提出
1.3.1背景
1.3.2轨道交通开发的溢价为何要回收?
1.4研究目的和意义
l.4.1研究目的
1.4.2研究意义
1.5研究内容及组织框架
1.5.1研究脉络
1.5.2技术路线
1.6研究方法
1.6.1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1.6.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6.3 gis空间分析方法
1.6.4离散选择分析方法
1.7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1检索方法和总述
2.1.1主要检索词和检索方法
2.1.2检索结果涵盖广泛
2.1.3国内外研究的数量和结构差异
2.2基础理论
2.2.1外部性理论
2.2.2城市地租理论
2.2.3土地增值回收理论
2.3 国内外既有相关研究
2.3.1**类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效益的衡量与评价
2.3.2第二类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方式的演进与革新
2.3.3第三类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度量与回收
2.3.4对既有研究的总结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利益形成与溢价回收过程
3.1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体系
3.1.1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分类
3.1.2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详解
3.1.3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受益对象
3.2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利益形成过程
3.3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溢价回收过程
3.3.1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溢价回收的全过程
3.3.2溢价回收的三种理想化模型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d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机制研究
4.1系统动力学在轨道交通研究领域的适用性
4.1.1系统动力学方法与模型特点
4.1.2系统动力学应用在溢价回收机制上的优点
4.2建模目标与系统要素
4.2.1建模目标
4.2.2系统边界与模型要素
4.3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
4.3.1系统模块结构
4.3.2模块要素因果相互关系
4.3.3模型系统流图
4.4模型数据来源与参数估计
4.4.1模型数据来源
4.4.2模型参数估计
4.5模型有效性检验
4.5.1直观检验
4.5.2运行检验
4.5.3历史检验
4.6情景仿真分析
4.6.1情景分析概念和应用
4.6.2基础情景分析
4.6.3未来情景设计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度量方法研究
5.1引言
5.2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时空变化分析
5.2.1分区域的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趋势变化
5.2.2分线路的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趋势变化
5.2.3小结
5.3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影响范围的确定
5.3.1断裂点理论法
5.3.2可达性计算法
5.4基于特征价值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度量方法
5.4.1特征价格模型概述
5.4.2特征变量选择
5.4.3理论模型构建
5.4.4模型估计和检验
5.4.5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伸线开发溢价计算
5.5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度量方法
5.5.1离散选择模型概述
5.5.2住宅供需均衡模型
5.5.3住宅供需均衡模型的参数估计
5.5.4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伸线开发溢价计算
5.6城市轨道交通溢价度量方法的对比评价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的策略研究
6.1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6.1.1国外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来源
6.1.2国内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来源
6.1.3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规律的启示
6.2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策略的比较分析
6.2.1基于使用方法的溢价回收策略比较
6.2.2基于使用地域的溢价回收策略比较
6.2.3溢价回收策略比较总结
6.3 上海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策略的访谈调查
6.3.1访谈调查的对象选择
6.3.2访谈问答的主要结论
6.3.3访谈结果的提炼分析
6.4我国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相关政策建议
6.4.1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我国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的策略
建议
6.4.2我国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策略的保障体系建议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轨道交通开发背景和溢价回收原因分析的结论
7.1.2轨道交通开发利益体系分析的结论
7.1.3轨道交通开发受益一负担结构分析的结论
7.1.4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时空变化分析的结论
7.1.5轨道交通开发溢价的度量方法的结论
7.1.6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模式分析的结论
7.1.7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策略分析的结论
7.1.8轨道交通开发溢价回收策略的保障体系的结论
7.2创新点
7.3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a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公式列表
附录b 轨道交通周边居民出行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c 第五章 matlab计算程序
附录d 嘉定轨道交通公司访谈问答的整理汇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投融资革新模式-溢价回收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刘魏巍,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获博士学位,随后在上海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系任教,并担任区域规划与交通运输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同时兼任名古屋大学都市环境研究科项目研究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研究院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土地使用与城市交通规划,战略城市模型,城市交通空间的管理和设计。曾主持和参与了数十个城市的交通规划、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交通各种专项规划。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联合国人居署、日本交通政策研究所、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多个国际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演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