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作者:谢伏瞻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6.4(8.3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768057
  • 条形码:9787503768057 ; 978-7-5037-680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本书特色

《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2002-2012)》编著者谢伏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经过30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内容简介

  《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2002-2012》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和理论创新、关于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取向、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动力和前景、积极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经济增长的动因看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等。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目录

**章 宏观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关于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取向
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动力和前景
积极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从经济增长的动因看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当前的就业压力与增加就业的途径
中国人世: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世界繁荣

第二章 科学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
坚持“好字优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十二五”规划解读
关于“十一五”规划的若干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中国城市化的战略重点与政策支持

第三章 产业政策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要点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十一五”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积极发展保险业,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于不动产税税制改革的建议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与调控建议
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与调控建议

第四章 报告解读
稳中求进,扎实开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全面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好形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纲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全面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行动纲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十八大报告解读
……

第五章 调查研究
第六章 统计工作
第七章 访谈实录

后记
展开全部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节选

  首先,中美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扭曲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按照中方的统计,2004年中美贸易的差额是803亿美元,按照美方的统计是1620亿美元,双方的统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中方的进口统计使用的是到岸价,出口统计用的是离岸价;美国进口是普查价,而出口是使用船边的交货价。二是美方的统计没有计入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贸易。三是原产地规模方面存在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剔除上述统计误差以后,中美双边的贸易差额大体上在1100亿美元1400亿美元之间,明显小于美方的统计结果,而大于中方的统计结果。  其次,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中美双边贸易的增长与亚太地区整体贸易格局的变化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2001年到200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全部贸易逆差增加了4.68个百分点,同期美国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份额下降了7.06个百分点,可见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贸易逆差总体上是下降的。对华贸易逆差的增加,主要是东亚地区出口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真正受益的主体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第二,随着国际化、国际产业化的步伐加快,美国、欧盟和东亚一些大的跨国公司近年来对华的直接投资额都在增加,产业转移的规模也在扩大,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当中50%以上是加工贸易,相当部分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2003年在对美贸易顺差中,外资企业进出口的顺差占对美贸易顺差总额的70%。另外,由于跨国公司进入了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直接销售已经代替了以往的对华出口。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已经占中国碳酸饮料30%的份额,还有汽车手机等产品,合资和独资企业也占有中国市场比较大的份额。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简单用贸易尺度来衡量国家利益的损益是有偏颇的。双边贸易逆差不是一个好的衡量双边贸易利益的指标。  再次,从中美经济贸易发展和总体格局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中美贸易格局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对美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对华的产品是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其中顺差*大、增长*快的是农产品和化工产品,现有的贸易结构明显地表现出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只是由于美国本国的政策限制,在高科技领域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而已。  ……

2002-2012-发展的轨迹-谢伏瞻经济文集 作者简介

  谢伏瞻,河南省省长研究员。1954年出生于湖北天门市。先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9-10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2006年9月,剑桥大学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  1980-1983年在人民日报社工作。1986年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局长、办公厅主任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2006年10月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08年6月任国务院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  2013年3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4月任河南省省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2001年分别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顾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