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保护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

保护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

作者:李荣潮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8-10-01
开本: 小32开 页数: 182
中 图 价:¥4.2(4.9折) 定价  ¥8.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保护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7810029762
  • 条形码:9787810029766 ; 978-7-81002-976-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保护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鲜食葡萄生产正向大粒、早熟、优质目标迈进。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优质葡萄的提早成熟、提早上市成为广大果农提高葡萄栽培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种保护地葡萄栽培在全国发展很快,在鲜食葡萄总栽培面积不变甚至稍有减少的条件下,全国保护地葡萄栽培面积迅速发展至1997年的近12万亩,作者所在地北京和安徽省砀山县的保护地葡萄栽培面积也由1989年的几乎为零分别发展到2200亩和3865亩,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门路。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保护地可使相同品种的葡萄较露地栽培条件下提早30~60天甚至更早成熟,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避开了露地葡萄成熟期雨水多、温度高、湿度大的不利条件,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缓和了葡萄集中上市在运输贮藏方面的压力;但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地内具有较特殊的生态小环境,光照、温、湿度等条件都与露地栽培有很大不同,使葡萄的生长、对肥水的要求及病害的防治都具有不同特点。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不能达到早熟优质的生产目的,迅速收回建设投资,甚至可能完全丧失经济效益。当前,尽管葡萄栽培方面的读物种类较多,但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保护地条件下葡萄栽培管理的指导性书籍,作为生产实践中的参考。
李荣潮同志从1989年起在砀山县陇海乡朱园村开展塑料大棚巨峰葡萄早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以后又扩展到其它葡萄优良品种和保护地类型上,取得了成功。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这套技术措施已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中国科技日报》、《中国农业文摘》、《安徽日报》等报刊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为推动保护地葡萄栽培的发展,帮助广大果农掌握有关技术,作者在多年研究、考察和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了这本书,希望能对提高保护地葡萄栽培者的技术水平做一些微薄的贡献。本书独立成章,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任何一章开始,进行选择阅读。考虑到广大农户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还在书中增加了少量果树生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以使有兴趣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各项葡萄栽培管理措施的生理依据。

保护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 目录

**章 概述
一 保护地葡萄栽培的意义和特点
二 保护地葡萄栽培发展的简史和现状
三 保护地葡萄栽培的类型
第二章 葡萄果实发育和商品化的基础知识
一 花和果实的发育
二 果实的商品化
三 保护地生产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葡萄的主要种类和生物学特性
一 葡萄的主要种类
二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
第四章 保护地栽培的优良葡萄品种
一 早熟品种
二 中熟品种
三 晚熟品种
第五章 葡萄育苗繁殖技术
一 扦插繁殖
二 压条繁殖
三 嫁接繁殖
第六章 保护地葡萄园设施结构的建设
一 保护地葡萄园的选址
二 保护地的设施结构和材料选择
第七章 保护地葡萄的架式和栽植
一 保护地葡萄的架式
二 保护地葡萄的栽植类型
三 保护地葡萄的栽植方式
四 栽植时期与方法
第八章 保护地环境条件的调节
一 覆盖与揭盖的时期
二 保护地内的温度特点和温度调节
三 保护地内的水分特点和湿度调节
四 保护地内的光照特点和光照调节
五 保护地内的空气特点及其调节
六 保护地葡萄的生长特点
第九章 保护地葡萄的植株管理
一 休眠期管理
二 枝蔓的生长期管理
三 果实的管理
第十章 土肥水管理技术
一 土壤管理
二 施肥
三 浇水
第十一章 保护地葡萄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 保护地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特点
二 生理病害和防治
三 真菌病害和防治
四 病毒病及防治
五 虫害及防治
第十二章 采收包装运销与贮藏
一 采收
二 包装与运销
三 贮藏处理
附表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