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精)《有情》(八品)

(精)《有情》(八品)

豆瓣8.5分,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张新颖作品,截取讲述鲁迅、许地山、张爱玲等大师的人生片段。

作者:张新颖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7(3.8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精)《有情》(八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62355
  • 条形码:9787546162355 ; 978-7-5461-6235-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有情》(八品) 本书特色

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张新颖*珍爱的随笔集,沈从文研究专家,复旦中文系课堂片段原样呈现,让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能亲近的文字。

(精)《有情》(八品) 内容简介

本书所写囊括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著名作家,如鲁迅、许地山、废名、巴金、夏济安、张爱玲等,作者善于截取这些20世纪人文大师人生经历中的片断,勾勒出每个人物的有趣侧面或其重要方面。全书始终贯穿“有情”之旨意,既是书中大师们生命中荡漾的感情,亦是作者写作此书时倾注的真情。作者是沈从文研究专家,本书中C卷的大部分内容后经修改进入了《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一书。

(精)《有情》(八品) 目录

小引/1

A 卷 “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孤桑好勇独撑风/3“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7“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9猫头鹰、蛇之类/12暗途、河流、墓碣/15启发悲哀和苦感/18《缀网劳蛛》编后记/21许地山著《印度文学》/28莫须有先生言行录/31 “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34刘西渭的孤独/38钱锺书挖苦胡适/42读《林徽因文集》/46林徽因一生中的几个情景/50深夜赛跑的赤子/53“我的骨骼里树立着它永恒的姿态”——牛汉和《悼念一棵枫树》/56旧北平的调子和成长的歌、59读夏济安记、65一只粗糙的手的抚慰 ——略谈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73

B 卷 葡萄苹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
寻访戴望舒游学法国的事/81抗战和他们的诗 ——戴望舒、艾青、穆旦:三代诗人的例子/87鱼化石/92山山水水总关情/100葡萄苹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108穆旦在芝加哥大学——成绩单隐含的信息及其他/111穆旦与萧珊/122用简单的语言写单纯朴素的诗/137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学习时代——从《关于罗丹》看熊秉明/144

C 卷 “天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沈从文早年的教书生活/157“天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沈从文的一篇佚文和他的“骄傲”/165野话/168沈从文与音乐/171沈从文在革命大学/175沈从文的一九五一年/184“看了会新书,情调和目力可不济事”——沈从文对新兴文学的意见/193“但丁在什么桥头曾望见一个白衣女郎走过” ——沈从文的济南印象/197漫说《从文家书》/203远的因缘,近的感念——关于《沈从文别集》/214沈从文从事文物研究时的心态/218沈从文佚简:谈罗汉图/221 “我不理解他”/229花的收藏/232沈从文谈汪曾祺/233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所见沈从文签名本/237
D 卷 怀念
个人命运和时代悲歌/247贾植芳先生的乐观和忧愤/250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琐记贾植芳先生/254早春日记中的人和事/265
展开全部

(精)《有情》(八品) 节选

鱼化石(节选)  一  夏济安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爱上他班里的一个女学生,可是一个人内心狂热痴想,很少化为切实的言行,偶有笨拙的表示,自以为深意存焉,对方却极可能浑然不觉,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结果。《夏济安日记》在台湾是一本很有名的书,重版多次,我手头所据的是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一九八〇年第八版的复印件。一代名家的这一段苦恋心迹,不能不令读者感慨良多。  夏济安那时来往较多的年轻同事有卞之琳、钱学熙等,而卞之琳的恋爱苦恼之深犹甚于他,所以他有时候会把自己跟卞之琳比,以苦比苦,似乎苦还可以忍受,恋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独于己如此,这也勉强算是个安慰。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二日记:钱学熙“批评卞之琳爱情失败后,想随随便便结个婚,认为这是放弃理想,贪求温暖,大大要不得。”夏济安在日记里替卞之琳——其实是为自己——辩解道:“可是像卞之琳这样有天分有教养的人,尚且会放弃理想,足见追求理想之难了。”  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一九三三年,卞之琳虚岁二十三,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当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但是后来,在一九三三年初秋,例外也来了。”——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但事情并不到《无题》诗时期为止,“这番私生活以后还有几年的折腾长梦”。说得更郑重一些,这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经验和记忆。其中不乏一些感情的细节,如《无题三》所写——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  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  叫字泪不玷污你写给我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香港的张曼仪女士是卞之琳研究专家,她编选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一书附有《卞之琳年表简编》,极其简单的年表,许多事情只能略而不记,却特别在意地记下了与张充和相关的“细小”信息,如一九三三年的初识;如一九三六年十月,回老家江苏海门办完母亲丧事,“离乡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如一九三七年,“三月到五月间作《无题》诗五首”,又,“在杭州把本年所作诗十八首加上先两年各一首编成《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手抄一册,本拟交戴望舒的新诗社出版,未果,后收入《十年诗草》。”如一九四三年,“寒假前往重庆探访张充和”,其时距初识已经十年。年表虽然是张曼仪所编,这些事情却一定是卞之琳讲出来并且愿意郑重编入年表中的。  一九五五年,卞之琳四十五岁,十月一日与青林结婚。  ……

(精)《有情》(八品) 作者简介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来路》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