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作者:范方俊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55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1.8(7.2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19427
  • 条形码:9787010119427 ; 978-7-01-01194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本书特色

当代社会是一个强调对话的社会。人们不仅关注形形色色的对话理论,如马丁·布伯(MartinBuber)、哈贝马斯(JtirgenHabermas)的交流与对话理论、巴赫金(MikhailBakhtin)的小说对话理论、伽达默尔(GeorgGada.mer)的哲学解释学对话理论、托多洛夫的文学对话理论以及花样翻新的诸种后现代主义对话理论等等,而且热衷于各个领域内的“对话”:政治对话、经济对话、文化对话、哲学对话、文学对话、家庭对话,等等,不一而足。 在对话成为时代主潮的背景下,中西比较诗学的基点也一跃从“比较”转向了“对话”,走向对话成为中西比较诗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中西诗学对话在大大拓展了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视野及思路的同时,自身也面临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走向对话的中西比较诗学由此成为比较学界令人瞩目的焦点。而范方俊专著的《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便是以此焦点为研究对象的书籍。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内容简介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的核心内容是从语言与诗学的密切关联入手,探讨中西诗学各自的话语特点,通过总结中西比较诗学在进行中西诗学话语融合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贡献和存在着的问题,为中西诗学间的平等对话提供必要的理论思路和现实路径。全书围绕“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和“中西诗学话语的转换”三个部分依次展开。其中,上编的“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部分,以《文心雕龙》和《诗学》为个案,从诗学观念与核心范畴、体系架构与话语言说、理论旨归与意义生成出发,归纳和总结中西诗学在话语方面的特征与分野。中编的“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部分,以王国维、朱光潜和钱锺书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为线索,在肯定了他们为融合中西诗学话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对西方学者片面强调东西方语言差异、进而否定东西方诗学对话可能性的理论主张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下编的“中西诗学话语的转换”部分,分“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和“西方文论的异质性和中国化转换”三个方面,具体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于中西诗学话语转换的问题提出及理论回应。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目录


绪论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走向诗学的语言阐释之途
一、中西诗学对话的缘起
二、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
三、走向语言阐释之途
上编: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
**章中西诗学的基本观念与核心范畴
**节从《文心雕龙》的“言志抒情”看中国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说
第二节从《诗学》的“诗即摹仿”看西方传统诗学的“摹仿说”
第三节 从《文心雕龙》的主要文论范畴看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从《诗学》的主要文论范畴看西方传统诗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中西诗学的体系架构与话语言说
**节《文心雕龙》的诗学体系架构
第二节 《诗学》的文学理论体系架构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语言观及话语言说
第四节 亚里斯多德的语言观及《诗学》的话语言说
第三章中西诗学的理论指归与意义生成
**节 “原道”:《文心雕龙》的理论指归
第二节 “原理”:亚里斯多德《诗学》的理论指归
第三节 “徵圣”与“宗经”:《文心雕龙》的意义生成
第四节 科学证明:亚里斯多德《诗学》的意义生成
中编: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
第四章中西诗学话语的历史性交汇
**节 近现代之交的中国诗学转型与王国维的学术使命
第二节 王国维对诗学话语的关注与中西“化合”说的提出
第三节《(红楼梦)评论》:引入西方诗学研究范式的尝试'
第四节 由“欧穆亚”、“古雅”看王国维对中西诗学话语的“化合”
第五节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对中西诗学话语的“化合”
第五章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上)
**节话语的诱惑:从《无言之美》、《诗的无限》看朱光潜诗学研究的起点
第二节作为融汇中西诗学话语先驱的王国维与朱光潜
第三节朱光潜对于中西诗学话语的认知及对中国现代诗学话语的提倡
第四节 “阐发”的范例:从《文艺心理学》看朱光潜对中国现代诗学话语的再造(上)
……
下编:中西诗学话语的转换
论文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作者简介

  范方俊(1969—),安徽蚌埠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比较文学与比较戏剧。学术成果: 专著部分: 1,《洪深与20世纪中外现代戏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文艺学百年》 (合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文学批评教程》(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比较文学实用教程》(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