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5.4(7.0折) 定价  ¥2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15320
  • 条形码:9787010115320 ; 978-7-01-01153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本书特色

  文艺学学科长期呈现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文学概论、文艺美学等五个主要分支各成一体的局面,由此导致文学基本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影响到新理论和方法的吸收,制约着文学研究与教学,寡助于文学创作、批评及文化建设。书稿的根本命意是建构一般的、总体的文学理论。既说明五大分支学科各自关注的重点,也说明彼此隔阂疏离的历史原因和实践原因,更以基本问题为纲疏通其关系。书稿既是对文学理论基本共识的整理,也是对文艺学学科的通识性介绍。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不回避但不陷入分歧与争议;不刻意强调中国语境、民族特色,也不唯"西"唯"马"是瞻,直接面对问题、事实和现象本身。目的预期:*可靠的"原理"应该是易理解的"常识",我们力图既"照隅隙",更"观衢路",将刘象愚、曹顺庆所言的"总体文学理论"构想变成现实。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内容简介

文艺学学科长期呈现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文学概论、文艺美学等五个主要分支各成一体的局面,由此导致文学基本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影响到新理论和方法的吸收,制约着文学研究与教学,寡助于文学创作、批评及文化建设。书稿的根本命意是建构一般的、总体的文学理论。既说明五大分支学科各自关注的重点,也说明彼此隔阂疏离的历史原因和实践原因,更以基本问题为纲疏通其关系。书稿既是对文学理论基本共识的整理,也是对文艺学学科的通识性介绍。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不回避但不陷入分歧与争议;不刻意强调中国语境、民族特色,也不唯"西"唯"马"是瞻,直接面对问题、事实和现象本身。目的预期:*可靠的"原理"应该是易理解的"常识",我们力图既"照隅隙",更"观衢路",将刘象愚、曹顺庆所言的"总体文学理论"构想变成现实。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目录

导论  通古今之文理,化争议为通识**章  文章自觉与纯文学观念萌芽  **节  先秦语境中的“文学”    一、“孔门四科”与孔子“四教”    二、由子游、子夏看“文学”所指  第二节  “文章”自觉和文章学创生    一、汉代“文章自觉”在于写作实践变化    二、重道轻文观念之变    三、六朝“文章自觉”在于论文之说兴起    四、由“文学”词义微变看文学自觉端倪第二章  文章学原理和纯文学理论胚胎  **节  《文心雕龙》的学科定位    一、“情文”的误读与正义    二、刘勰以诗为“文”而非纯文学    三、文章概论和文章学原理的结合  第二节  古今文论的主要联结点    一、本体论及相关范畴和命题    二、文体论和当代文论中的文本论    三、写作论与接受论  第三节  道圣经一体的文章学原理    一、《原道》与文章本源    二、《征圣》和《宗经》确定文章之正轨  第四节  文学特性的初步揭示    一、《诠赋》中的纯文学观念    二、《神思》与艺术思維    三、《物色》和《知音》揭示文学特殊规律第三章  论文之说的分流和文章正轨的承变  **节  纯文学文体背离主流观念    一、文体分流的观念原因    二、纯文学文体分论孕育新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  “文章之学”强化明道经世观念    一、“文学”作为官学的传承    二、文章学在古代学科中的比较定位    三、《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文学观念第四章  纯文学理论生成与“文学”学科转型  **节  近现代之交的“文学”学科    一、词章学与“文学”的分合异同    二、官定学制中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法”    三、小说沟通纯文学与明道经世文章    四、词章学与荚学的接轨  第二节  中西“文学”概念的统一和观念的兼容    一、litcraturc从一般到特殊    二、清末民初中国学者对“文学”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文心雕龙》现代转换的建构性和局限性    一、承古启今的《文学研究法》    二、现代龙学参与文学概论教材建设    三、《文心雕龙》与现代文论的疏离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接续明道经世传统  **节  “文艺学”的中国特色    一、“文艺学”名称由来    二、文艺与意识形态结合  第二节  当代文学概论教材的“原理性”    一、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理论教材的“马列化”    二、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结合的代表作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內在理路  第三节  马列文论学科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    一、马列文论与文学概论的分流    二、经世精神和人本主义第六章  西方美学参照下的中国文艺美学  **节  西方美学启示新的文艺观    一、精神自由的美学和明道经世的美育    二、两种对立文艺关学观的会通  第二节  与文学基本问题有关的美学原理    一、关学领域的本体问题    二、关的定义和关学对象    三、荚的界定或荚的事物的特征    四、关感的本源  第三节  以文艺作品为中心的美学概论    一、美的载体    二、美的范畴或类型    三、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內外关系    四、美学和美育的特殊重要性第七章  “中体”视角的西方文学观念与方法  **节  基于叙事文体的古典诗学    一、“诗与哲学之争”    二、柏拉图对诗和诗人的批判    三、亚里士多德确立西方古典诗学传统  第二节  从美学到文学理论    一、审美和认知、功利的区分    二、语言和文本角度的“文学性”研究  第三节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一、韦勒克、沃伦论文学对象与学科    二、文学理论研究的两种基本模式或方法    三、文化研究在中西方的不同境遇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文心雕龙》与文艺学 作者简介

胡海,1970咩生,湖北通城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出版过《王弼玄学的人文智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重大争议问题探析》等专著,主持完成两个教育部项目。 杨青芝,1970年生,河北迁西人,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出版过《这些个文学常识你得知道》、《百年大计一一教育事业》等专著,主持完成两个教育厅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