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作者:张向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0.6(4.3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13240
  • 条形码:9787516113240 ; 978-7-5161-132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本书特色

自1980年代中期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以来,现代文学史写作的观念、分期、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重写文学史,既要有宏观的思想体系作支撑,也要有对具体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真知灼见。张向东编著的《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所论述的几个问题,都是“微观”或“边缘”的,是对现代文学容易被忽略的“连续性”问题的考察。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向来有构建宏大体系的自觉意识,且在叙述上多以整体的意识形态取代写作者个人的趣味,但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注重史料的发掘和细节的钩沉,趣味的呈现,文体的自觉,也是文学史应有的“另类”维度。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内容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从“言意之辨”到“文白之争、春秋战国:语言观念的形成——正名/无名·名/实·专/遭、魏晋六朝:言意之辨、传统话题的延续和“文白之争”的兴起、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的演变、理论背景——中国传统诗学语言观和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启示、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演变的历史分期、“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鲁迅的另一面——鲁迅被压抑的才华等。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目录

前言**编 从“言意之辨”到“文白之争”**章 春秋战国:语言观念的形成——正名/无名·名/实·专/遭**节 正名与无名第二节 名与实第三节 言与道(意)第二章 魏晋六朝:言意之辨**节 名实之辨第二节 言意之辨第三章 传统话题的延续和“文白之争”的兴起**节 对“正名”与“名教”的批判第二节 名与实第三节 言与意第四节 文白之争第四章 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节 小说、戏曲跃居文学“正宗”地位第二节 诗文的边缘化 第二编 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的演变**章 理论背景——中国传统诗学语言观和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启示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演变的历史分期**节 晚清到五四前后——权力话语的颠覆和个人话语的出场第二节 20年代中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个人话语和大众话语的众声喧哗第三节 50年代到70年代末——大众话语的一统天下第四节 80年代以后——个人话语的回归第三章 “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节 语言与世界和意义第二节 从传统文学观念的解构中看文学的语言性第三节 后新诗潮的语言变革…… 第三编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第四编 鲁迅的另一面——鲁迅被压抑的才华
展开全部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作者简介

张向东(笔名黄亮),1969年10月生于甘肃通渭。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和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郭志刚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并获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合作导师陈子善教授)。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清末民初的文学转型研究。著有《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编选《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虫》,发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书写形式革命》、《清末的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清代的音韵学与文学革命》等论文50余篇。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

    很好,谢谢中图网,价格比较优惠,图书内容经典,值得收藏!

    2023/7/9 10:57:19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