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

作者:戴昭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6.2(9.4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 版权信息

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 本书特色

戴昭铭编著的《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采用答问的编写方式,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82个问题。全书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且“与时俱进”,谈到了不少热点问题,如“给力”的出现和流行,“凡客体、淘宝体”的应用等,能引发读者对不断变化的语言现象进行思考。全书叙述流畅,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和一定的理论性,对于对外汉语老师有释疑解惑的作用。

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 内容简介

本系列为非汉语专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培训用书,本书着重介绍汉语规范化方面知识。深入浅出,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目前学术发展状况。由具有博士学历在全国各高校从事相关领域教学的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参与编写。

现代汉语规范化答问 目录

**章 绪论:汉语规范化的概念和意义 1.什么叫“汉语规范化”? 2.汉语规范化真的有重大意义吗? 3.现在不是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吗?为什么还要强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如何并行不悖?能否具体说说? 5.国家为什么不立法保护方言呢?方言就不需要保护吗? 6.汉语规范化同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系吗? 7.教外国人说汉语,教学标准可以降低一些吗?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二章 汉语规范化的理论问题 1.“对外汉语教学”执行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就可以了,还要掌握关于规范化的理论吗? 2.什么叫“语言变体”? 3.语言的形式为什么会发生变异? 4.语言变异都是不好的吗?都必须消灭吗? 5.规范化不是要维持语言使用标准的稳定吗?为什么还要谈语言的变异和变化? 6.维持语言使用的稳定真的会束缚语言的发展吗? 7.什么是“动态规范观”呢? 8.《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未收QQ这个词,第5版中就收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可是为什么没有收GG、MM等词语呢? 9.什么叫“普通话”?它和“国语”“华语”是什么关系? 10.什么叫“大华语”?它同“华语”是一回事吗? 11.既然提倡树立“大华语”“宽式国际华语”的观念,那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需要坚持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吗?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三章 语音规范问题 1.普通话语音规范为什么要规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否意味着北京本地人说的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呢? 3.什么叫“音系”?为什么普通话的音系与北京话的音系可以相同? 4.既然北京话与普通话音系相同,那么二者在语音上还有其他差别吗? 5.我不是北京人,对北京接触也很少,上面说到北京话中的儿化遍及各类实词,我觉得有些奇怪。能否具体说说是怎样一种情形? 6.现在有一种意见,认为普通话不应该有儿化音,你是怎么看的? 7.现在在推普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人们普遍觉得儿化是普通话教学的沉重负担,对此应当怎样看待? 8.你认为普通话儿化教学这一难题还有解决之道吗? 9.有人认为轻声的规范是不必要的,这有道理吗? 10.轻声的规范有明确的标准吗? 11.为什么轻声词的规范难有明确的标准? 12.《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是什么性质的文件?应该怎样使用这份文件? 13.现在不同种类的对外汉语教材对轻声词的标注往往很不一致,应该怎样对待这一问题? 14.目前的教学中,轻声词的记忆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减轻学生的负担? 15.轻声的实际读法真的是“短、轻、弱,失去调值”吗?轻声有没有自己的音值标准?? 16.外国人说汉语常有一种“洋腔洋调”,应该怎样帮他们纠正?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四章 汉字规范问题 1.对外汉语教学在汉字规范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什么是“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否就等于简化字? 3.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大陆去的教师和台湾去的教师执行的是不同的规范标准,这个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4.现在,海内外有一些人认为推行简化字是政府强制行为,不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对此应该怎样看待? 5.有人说:香港和台湾使用繁体字,也实现了教育普及和社会繁荣,可见简化字对推进现代化未必有功效。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有道理? 6.有人说:学简化字不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学繁体字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这话有道理吗? 7.有人说:简化字无字理,繁体字有字理。这话对吗? 8.海内外有那么多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不懈”地批评简化字,总不能说简化字完美无缺吧?它究竟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9.简化字既然确实有可改进之处,是否可以修订一下,使它更加合理化一些? 10.什么叫“识繁写简”?怎样看待“识繁写简”的提法? 11.简化字的前途究竟如何? 12.有人说:外国人写汉字,只要写对就行了,不要管他笔顺和写法。这话对不对? 13.什么是“火星文”?它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应当怎样看待它们?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五章 词汇规范问题 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词汇规范有没有比较具体而明确的标准? 2.既然现代汉语词汇难以提供规范标准,那么现代汉语词汇还有规范吗? 3.既然《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词汇规范方面有较高的权威性,那为什么不能把它们作为规范标准呢? 4.在海外进行汉语国际传播,常常会遇到大陆没有而在当地流通度很高的“华语词”,还有与大陆同义异形的词语,因此感到《现代汉语词典》也不够用,这个问题应当怎样对待? 5.《全球华语词典》是怎样一部词典?它有什么用途? 6.《全球华语词典》究竟有哪些编纂特色,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7.从《全球华语词典》来看,词汇规范的尺度比原来宽松多了,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要坚持词汇规范的原则吗? 8.《全球华语词典》的“特有词语”是否相当于大陆学界所说的“异形词”? 9.为什么中国大陆要整理异形词语?其他华语社区就不需要了吗?大陆语言学界是怎么做的? 10.异形词规范与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关系吗? 11.如果《大纲》不能作为异形词规范标准,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该怎样把握异形词规范呢? 12.外来词的一词多形现象也不少,应当怎样对待? 13.什么是字母词?字母词是不是外来词?字母词需要规范吗?对字母词使用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1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曾下发过有关禁止使用字母词的通知,并且引发了热议和批评。应该怎样看待此事? 15.两个通知有“不能使用”“禁止使用”的字样,是否意味着字母词今后就不能用了呢?后一通知又强调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似乎互相有点抵牾。应该怎样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才合乎规范呢? 16.字母词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没有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怎样恰当处理字母词问题? 17.什么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要不要规范化?网络语言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没有关系? 18.“给力”是不是网络词语?如果是的话,是否可以说某些网络词语也有巨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从而成为通用词语呢?“给力”一词可以在课堂上讲授吗?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六章 语法规范问题 1.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和实行这个标准? 2.“语法系统”和“语法体系”是不是一回事?我们在教学中对外国学生提出的疑问,用现行的教学语法体系解释不了怎么办? 3.“语言习惯”和“语法规范”有关系吗? 4.“语言习惯”更接近于语法的“客观规范”,这个说法很新鲜,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5.语言习惯问题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关系吗? 6.普通话定义中“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典范”如何理解?能否为我们列一份典范著作的清单?在写作大众化的当今,典范作品的规范作用是否已经过时了? 7.新时期以来汉语语法有哪些变化和发展?其中有哪些可以成为新的语法规范? 8.语法变化中的是是非非如此复杂,专家们在分析评判时似乎也很不容易,对外汉语教学有讲的必要吗? 9.评判语法变化的是非,有哪些可以依循的原则? 10.据说,新时期中国文学界曾兴起文学语言“反规范”的浪潮,这是怎么一回事?文学语言是“反规范”的语言吗?“反规范”的主张行得通吗? 11.什么是中介语?中介语有哪些特点?中介语同规范化有关系吗? 12.什么是“杂菜式华语”?“杂菜式华语”能成为语言规范吗?应当如何对待“杂菜式华语”? 13.什么是“淘宝体”?它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14.什么是“凡客体”?它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15.什么是“言语行为规范”?请结合“淘宝体”“凡客体”具体解释一下。 16.“凡客体”侵权了吗?有那么严重吗? 17.“淘宝体”和“凡客体”涉及这么多有趣的话题和内容,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讲一些吗?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