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作者:胡适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6-01
所属丛书: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读者评分:4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9.8(4.3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048989
  • 条形码:9787506048989 ; 978-7-5060-4898-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本书特色

胡适断言凡有价值的文学必是白话文学;文言文学概无价值。所以他以为中国二千年间只有些“死文学”。 这本书把汉以后的中国文学史,定性为文言文学与白话文学彼此争斗、彼此消长的历史,表面上是以文言文学为正宗,实际上却是白话文学不断战胜文言文学。所以这部历史就是白话文学不断克服障碍,*终争得“正统”、“正宗”地位的历史。 颠覆文言文学的“正统”、“正宗”地位,重新确立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正宗”,就是本书的使命。胡适视此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白话文学史》是胡适整理国故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有人认为,此书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是,也有人认为本书先入为主的成见太深,刻意贬低乃至抹杀了两千年来的文人文学,留下了很多遗憾。这部文学史从汉代写起,到中唐结束,是为上卷,下卷未能完成写作。本书共十六章,二十余万言,价值究竟如何,有待读者诸君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理性予以判断。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目录

自序
引子
**编 唐以前
**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
古代方言的不统一——汉武帝时古文已死的证据——科举是维持古文的绝妙方法——古文在历史上的大功劳——白话文学是压不住的——国语文法的进化
第二章 白话文学的背景
平民做了帝后公卿——庙堂的文学——田野的、平民的文学
第三章 汉朝的民歌
一切新文学都来自民间——汉初的民谣——李延年——古乐府里的汉时民歌——从民间口唱到“乐府”里——“乐府”是什么
第四章 汉朝的散文
散文发达总在韵文之后——汉初的散文还近于语体——王褒的《僮约》——文体之坏起于一班文人清客——王充用“俗言”著书——王充的文论
第五章 汉末魏晋的文学
西汉只有民歌——东汉中叶以后才有文人仿作乐府——建安时代文人用旧曲作新词——曹操——曹丕——曹植——他们同时的文人——白话诗人应璩——阮籍
第六章 故事诗的起来
中国古代民族没有故事诗——故事诗的背景——蔡琰的《悲愤》——左延年的《秦女休》——傅玄的《秦女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的时代考
第七章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
中国分裂了四百年——南方的儿女文学——北方的英雄文学
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三○○—六○○)
一切文学的骈偶化——左思与程晓——说理诗——大诗人陶潜——元嘉文学无价值——天才的鲍照——惠休与宝月——用典的恶风气——当时的声律论——反对的声浪——仿作民歌的风气——律诗的起来
第九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上)
总论——第二世纪的译经——三世纪的译经——维祗难论译经方法——维祗难与竺将炎的《法句经》——法护一一《修行道地经》里的《擎钵》故事——四世纪的译经——赵整——鸠摩罗什——附记:陈寅恪《论鸠摩罗什译经的艺术》
……
第二编 唐朝(上)
展开全部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节选

这个计划很可以代表我当时对于白话文学史的见解。其中*重要的一点自然是加上汉以前的一段,从《国风》说起。
但这个修改计划后来竟没有工夫实行。不久我就办《努力周报》了;一年之后,我又病了。重作《国语文学史》的志愿遂一搁六七年,中间十二年(1922年)暑假中我在南开大学讲过一次,有油印本,就是用三月中我的删改本,共分三篇,除去了原有的**讲。同年12月,教育部开第四届国语讲习所,我又讲一次,即用南开油印本作底子,另印一种油印本。这个本子就是后来北京翻印的《国语文学史》的底本。
我的朋友黎劭西先生在北京师范等处讲国语文学史时,曾把我的改订本增补一点,印作临时的讲义。我的学生在别处作教员的,也有翻印这部讲义作教本的。有许多朋友常常劝我把这部书编完付印,我也有这个志愿,但我始终不能腾出工夫来做这件事。
去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春间,我在外国收到家信,说北京文化学社把我的《国语文学史》讲义排印出版了,有疑古玄同先生的题字,有黎劭西先生的长序。当时我很奇怪,便有信去问劭西。后来我回到上海,收着劭西的回信,始知文化学社是他的学生张陈卿、李时、张希贤等开办的,他们翻印此书不过是用作同学们的参考讲义,并且说明以一千部为限。他们既不是为牟利起见,我也不便责备他们。不过拿这种见解不成熟、材料不完备、匆匆赶成的草稿出来问世,实在叫我十分难为情。我为自赎这种罪过起见,遂决心修改这部书。
……

白话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