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39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06719
  • 条形码:9787511506719 ; 978-7-5115-067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本书特色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作者李德伟)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大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发达的传统农业养育了巨大的人口,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达到低水平的马尔萨斯均衡;资本主义萌芽与“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逆工业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增长陷阱等内容。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揭示了大国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增长陷阱”和“逆工业化”现象,进而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起源、特点与趋势等。下篇主要重点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和测评。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目录

上篇 中国增长之谜与大国封闭模型

引言 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论
(一)关于“中国模式”的早期研究
(二)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近况
1.“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
2.“中国模式”蕴含的主要内容
**章 国发展道路
(一)大国发展的特点
1.大国发展的必然性
2.大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3.大国发展的自主性
4.大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关于发展的解释
第二章 现代化启动之前的中国传统经济模型--大国封闭模型
(一)发达的传统农业养育了巨大的人口,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达到低水平的马尔萨斯均衡
(二)内向性自然条件支持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和扩散,内部连通外部封闭的交通环境,便于内贸,但又制约了海外贸易,导致经济的内向性
1.中国古代内贸的发展
2.“重农抑商”政策出现的原因
3.资本主义萌芽与“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逆工业化”
4.中国外贸的阻碍与闭关锁国
(三)发达的传统农业支持着巨大的人口,人口众多支持着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
(四)传统农业经济以共享经济形式,抵御着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冲击
(五)通过血缘+政治关系维系社会的统二,其表现形式是男耕女织的家庭经济和政经合一的中央集权制官有经济的混合形态
第三章 中西方发展模式比较与增长的陷阱
(一)西方国家走上自然发展道路的条件:先发展优势
(二)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工业化的破产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增长陷阱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四)大国发展的“逆工业化”
1.市场需求不足和市场壁垒
2.资本缺口与技术瓶颈
3.过剩劳动力
第四章 增长陷阱的数学证明
(一)“逆工业化”数学模型
(二)模型的数学证明
第五章 中国道路的形成
(一)清王朝的改革--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二)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变革
1.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
2.人民生活
3.民国时候教育发展
4.中国的城市化
5.封建残余与国有化
(三)毛泽东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义
(四)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
1.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误解与实践意义-
2.结构调整是大国工业化过程中基本问题
3.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是发展的决定因素
4.信息化是上帝给中国崛起准备的礼品
第六章 对外开放后大国封闭模型经济的梯度递推
(一)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的梯度递进
(二)在特定的阶段,传统自然经济是后发展地区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
(三)工业经济对后发展地区的作用机制与半封闭模型的数学推导
1.半封闭经济模型假设
2.半封闭模型的数学解与半封闭经济圈
3.后发展地区半封闭经济发展模型的主要结论
第七章 中国发展模式
(一)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发展主要因素的考查
1.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础
2.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活跃的因素
3.对外贸易和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4.国有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导的、稳定的因素
(三)中国发展模式有待解决的问题和趋势
1.民营化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将民营化进行到底
2.结构调整是经济转轨的关键
3.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4.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下篇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研究
**章 前言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预警机制概述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节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二节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指标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及预警模型的建立
**节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预警模型的建立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预警结果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节 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状况及调节对策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的保障措施
**节 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的信息保证系统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失衡的监测和调控能力
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实现
**节 系统概述
第二节 系统设计
附录 8个少数民族省区的各指标的数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节选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作者李德伟)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大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发达的传统农业养育了巨大的人口,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达到低水平的马尔萨斯均衡;资本主义萌芽与“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逆工业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增长陷阱等内容。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 作者简介

李德伟,男,1955年10月出生。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国家经委、计委、财政部和工商总局任职。 首创性提出一系列重大对策建议,相继为中央及有关部门采纳,产生重大作用,为国内外媒体广为报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