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0.4(6.0折) 定价  ¥3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89740
  • 条形码:9787500489740 ; 978-7-5004-8974-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内容简介

     王列耀等编著的《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将试图抓住三个主线:“望乡”主题——从故乡到原乡的转换;“父亲”形象——从强势到“弱势”的嬗变;华人文学与华裔文学在“异族叙事”中出现的多种变化,以探寻华文文学在发展与变化途中的新内涵与新特点,并且试图围绕上述三个主线,通过对华人文学与华裔文学所表现出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的分析,进而探寻在当代转换过程中,华人族群文学在“自我”意识与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特点、趋势。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目录

**章 “船”与“岸”的回望 一 “祖辈”与“祖辈”的故乡 二 “船”与“岸”的想象 三 在回首中重构历史 四 “故土”不在婆罗洲 第二章 故乡与原乡 一 此乡与彼乡 二 “家园”的乌托邦色彩 三 “一个国家、一个故乡” 四 “第三代橡胶树” 第三章 叙说“父亲” 一 “父亲”的英雄化 二 “父亲”的硬汉化 三 “弱势”的“父亲” 四 被审视的“父亲” 五 “父”与“子”的定位与反思 第四章 视角的调整 一 从“吉宁仔”到“蔡也古巴” 二 “拉子”与“半唐半拉” 三 “魔化”、“华化”与“还原” 第五章 “涵化”:自由与不自由 一 “涵化”特色与艺术视角 二 “自我”的担忧 三 “泰人”、“红毛”、印度人 四 审美技巧的推演 第六章 异与同的辩正 一 “烂熟的芒果”、“梦中情人”与“烂蚝西施” 二 “大爱叙事”与“比较叙事” 三 “形神分离”与“在而不属” 四 都市进程与创作中的互文性 五 “浪子回头”与双重肯定 第七章 艺术空间的新建 一 族群姿态与书写姿态 二 在钢丝上行走的“继子” 三 戴着与松解“镣铐”的舞蹈 四 在趋异与共生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作者简介

     王列耀,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暨南大学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在《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的著作有《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隔海之望——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望”与“乡”》、《宗教情结与华文文学》、《困者之舞——近四十年来的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