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作者:杨荣昌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读者评分:5分4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2.6(2.9折) 定价  ¥21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团购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1032334
  • 条形码:9787501032334 ; 978-7-5010-323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文物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登记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初步研究的成果
长期以来,有关乡土建筑学术调查研究的严重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乡土建筑大规模消亡的命运。因此,摸清地方建筑基础数据是中国乡土建筑保护的当务之急
铜版纸全彩图文,印质优良,清晰美观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登记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初步研究的成果。长期以来,有关乡土建筑学术调查研究的严重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乡土建筑大规模消亡的命运。因此,中国乡土建筑保护的当务之急就是摸清家底,如果没有掌握自己的家底,就谈不上具体保护的细节。这份报告从深圳东北地区乡土建筑的其中一个类型入手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实施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从7000年前的咸头岭彩陶文化一直到现代化的今天,深圳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区域文化特征。自清代中期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时期,历史的原因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建筑风格,西方建筑美学的东渐,华侨文化的广为传播功不可没。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终形成了大量受西方建筑文化因素影响的乡土建筑,炮楼院建筑一度成为晚清民国时期深圳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景线,同流行于本地区的另一类型特色民居大型客家围屋一道共同谱写成就“凝固的音乐史诗”!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内容简介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登记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初步研究的成果。长期以来,有关乡土建筑学术调查研究的严重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乡土建筑大规模消亡的命运。因此,中国乡土建筑保护的当务之急就是摸清家底,如果没有掌握自己的家底,就谈不上具体保护的细节。这份报告从深圳东北地区乡土建筑的其中一个类型入手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实施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从7000年前的咸头岭彩陶文化一直到现代化的今天,深圳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区域文化特征。自清代中期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时期,历史的原因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建筑风格,西方建筑美学的东渐,华侨文化的广为传播功不可没。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终形成了大量受西方建筑文化因素影响的乡土建筑,炮楼院建筑一度成为晚清民国时期深圳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景线,同流行于本地区的另一类型特色民居大型客家围屋一道共同谱写成就“凝固的音乐史诗”!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目录

**章 概况
**节 区域位置和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以往研究成果
第四节 调查经过

第二章 调查及分布
**节 平湖街道
第二节 布吉街道
第三节 坂田街道
第四节 南湾街道
第五节 横岗街道
第六节 龙岗街道
第七节 龙城街道
第八节 坪地街道
第九节 坪山街道
第十节 坑梓街道
第十一节 葵涌街道
第十二节 大鹏街道
第十三节 南澳街道

第三章 分类及特征
**节 炮楼分类与基本特点
第二节 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 分期断代及相关问题
**节 瓦坡顶与天台顶的年代特征
第二节 铳斗的年代特征及指征意义
第三节 特殊型制的炮楼
第四节 相关问题
后记
展开全部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 节选











商品评论(4条)
  • 主题:

    很有意思的书,很少能从书上看到这里的历史遗迹

    2023/8/7 13:22:38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

    A4左右大小,平装版,高克重铜版纸,书比较薄,但很重。分两个章节,前面介绍了调查基地的基本情况,后面就是各种炮楼的图鉴,包括实地照片和平立剖。种类多,内容详实。里面很多炮楼都很好看,就是不知道现在还剩下多少。

    2023/3/7 11:19:13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

    2011年的书。朋友之前买过一本,我们按图索骥,发现不少炮楼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2023/2/27 22:48:42
  • 主题:又厚又大的一本书,印刷精美。

    又厚又大的一本书,印刷精美。

    2023/2/24 12:12:29
    读者:mao***(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