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作者:伍小涛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2.9(4.3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5112463
  • 条形码:9787105112463 ; 978-7-105-1124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本书特色

     伍小涛著的《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1949-1956年)》以贵州省为中心,剖析了贵州从历史上“因俗施治”的封建上层自治制度向新中国人民自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转变中民族与政权的结合模式是如何转换的,论述了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宗教关系,并将贵州民族问题放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贵州地区特色中考察,牢牢把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协调发展的主流。论文资料翔实,立论正确,研究视野宽阔。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内容简介

     伍小涛著的《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949-1956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在研究范式方面,在革命性叙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性叙事与后现代性叙事,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第二,《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1949-1956 年)》以贵州省为切八点,运用实证的方法,具体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工作与中共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建构,为以后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三,在历史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政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了一定的田野调查,表现了作者相当的理论功底。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目录

序言 引子 **章 源和流: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工作的回溯 **节 历代王朝统治的民族工作 第二节 中华民国的民族工作 第三节 中共早期的民族工作 第四节 扬弃: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一个主题 第二章 制度上的建构:建政工作和民族区域自治 **节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精英置换:民族地区的建政工作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区域自治 第四节 百年小黄:一个侗族村的田野调查 第三章 经济上的建构:民族地区的生产和经济贸易 **节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生产力状况 第二节 输血:民族地区的减免税收、社会救济和农具的发放 第三节 起步:民族地区的互助组与合作社 第四节 始飞:民族地区的经济贸易和财政自主 第五节 掌披: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变迁 第四章 文化上的建构:民族地区的卫生、教育和婚姻 **节 以巫文化为主导的少数民族政治文化 第二节 承继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第三节 冲突与回应: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 第四节 传统与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工作 第五章 认同:民族地区的一个永恒主题 **节 族群认同的拓展:民族习俗的保持、民族语言的创制和民族识别工作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深化:民族访问与民族工作检查及其他 第三节 认同的危机:麻山事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1949-1956年-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作者简介

     伍小涛,男,汉族,湖南祁东人,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2002年、2009年分别获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博士。在《二十一世纪》(香港)、《文化中国》(加拿大)、《当代中国研究》(美国)、《历史月刊》(台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共党史资料》、《人文杂志》、《广东社会科学》和《学术论坛》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有20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