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刘世洪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8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0.3(5.5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2339507
  • 条形码:9787802339507 ; 978-7-80233-95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信息化理论、经济测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论,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系统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充分并灵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综合指数法”,并比较分析出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指数”和各“子项指数”,为政府制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软件平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科学、便捷的软件工具。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从农村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外部环境等6个方面,采用25个指标,衡量和描述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其中,关于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农村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相关指标的提出,富有创意,也很有实际意义,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本书还对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方法进行了设计,重点介绍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比较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利用其理论研究的成果,利用可获得的实际数据,对目前我国各地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总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各地农村信息化分类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测算结果来看,基本上符合当前我国各地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相应地,这些测算结果也证实了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目录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章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应用对象 2.1 研究的目标 2.2 研究的内容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 研究的服务对象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基本理论 3.1 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3.2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 3.3 农村信息化六大要素分析 3.4 小结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与测度理论 4.1 国外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 4.2 我国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 4.3 小结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5.1 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2 指标的选用与确定方法 5.3 测评基准的选定与建立 5.4 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5.5 小结第六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的设计 6.1 测评方法简介 6.2 德尔菲(Telphi)法数学模型介绍 6.3 层次分析法(AHP)数学模型介绍 6.4 “综合指数法”设计 6.5 基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6.6 小结第七章 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分析 7.1 我国农村信息化总指数分析 7.2 我国农村信息化分类指数比较分析 7.3 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分析比较 7.4 我国区域(东中西部)农村信息化比较分析 7.5 小结第八章 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案例分析 8.1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8.2 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8.3 山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8.4 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8.5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8.6 重庆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8.7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第九章 农村信息化测评系统研发 9.1 目标和需求分析 9.2 总体设计 9.3 详细设计参考文献附件一 测评数据 1.1 测评基本数据 1.2 测评标准化数据 1.3 农村信息化区域指数总表附件二 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平台操作与使用说明 2.1 平台简介 2.2 测评平台的测评流程——以DELPHI法为例 2.3 平台功能说明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农业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

刘世洪,男,1960年生,山东临朐人,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专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网络信息》(原《计算机与农业》)主编,兼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知识组织与管理、农业信息标准、农业企业数字化管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等。先后承担国家攻关、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农业部重点、国家专项、中国科协专项等课题研究4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主持35项,其中获国家、北京市、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共11项;国家级综合图书奖一等奖1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38项。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企业数字化管理、农业统计分析和模拟模型、农业本体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标准体系框架,以及农业信息技术体系等,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并具有较大的影响,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出版专(译)著8部、论文集6部,公开发表包括SCI、EI、ISTP在内的论文近百篇,培养研究生16名。 代表作有《农业信息技术与农村信息化》,全面阐述了农业信息技术和农村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与农业科技信息元数据标准框架研究》,提出了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和科技信息元数据标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