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作者:张树仁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3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38.4(8.0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4084942
  • 条形码:9787114084942 ; 978-7-114-0849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本书特色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桥梁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修订版。在原版本的基础上,按照高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内容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圬工结构。与传统教材相比,本书新增加了结构耐久性设计和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计算的内容,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同时,本书的习题和例题设计注重启发和引导读者思考,注重从作用原理上加深对规范条文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目录

总论**篇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和材料性能**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1-1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2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1-3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总结与思考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1 结构的可靠性概念§2-2 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方程§2-3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理§2-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懒4§2-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2-6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总结与思考第二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构造要点§3-2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状态分析§3-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一般问题§3-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5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6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7 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引入纵向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限制的物理意义及控制方法总结与思考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1 概述§4-2 斜截面剪切破坏状态分析§4-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4-4 变高度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4-5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4-6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4-7 综合例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设计总结与思考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5-1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5-2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一般问题§5-3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4 I形(或箱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5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6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总结与思考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6-1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6-2 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七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及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7-1 概述§7-2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3 受弯、剪、扭共同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4 复杂形式截面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总结与思考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8-1 混凝土结构裂缝与耐久性§8-2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8-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总结与思考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短暂状况应力验算§9-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正截面应力验算§9-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斜截面应力验算总结与思考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10-1 深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10-2 深梁的配筋及构造要求§10-3 深梁的内力计算§10-4 深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0-5 钢筋混凝土盖梁(短梁)的承载力计算总结与思考第三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第十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问题§1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11-2 预加力的实施方法§11-3 预应力钢筋的锚固§11-4 预应力损失§11-5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各受力阶段分析§11-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总结与思考第十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12-1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2-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2-3 预应力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2-4 预应力混凝土受扭及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2-5 锚下局部承压承载力计算总结与思考第十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13-1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性验算§13-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13-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总结与思考第十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14-1 全预应力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1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14-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应力验算总结与思考第十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15-1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步骤§15-2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截面设计§15-3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配筋设计§15-4 组合式受弯构件设计特点§15-5 综合例题: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总结与思考第十六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与计算§16-1 概述§16-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构造要点§16-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16-4 体外预应力筋(束)的预应力损失§16-5 活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筋(束)拉力增量计算§16-6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16-7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16-8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转向装置设计总结与思考第四篇 圬工结构第十七章 圬工结构的基本概念与材料§17-1 圬工结构的基本概念§17-2 圬工材料种类及性能要求§17-3 圬工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第十八章 圬工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8-1 圬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18-2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8-3 局部承压、受弯及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附录附录1 混凝土强度附录2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附录3 普通钢筋强度附录4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附录5 预应力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附录6 钢筋的弹性模量附录7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质量附录8 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附录9 预应力钢筋公称截面面积和公称质量附录10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系数附录11-1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20,R235)附录11-2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20,HRB335)附录11-3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25、R235)附录11-4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25、HRB335)附录11-5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25、HRB400)附录11-6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30、HRB335)附录11-7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诺模图(适用于C30、HRB400)附录12-1 混凝土预制块砂浆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附录12-2 块石砂浆砌体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附录12-3 片石砂浆砌体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附录13 砂浆砌体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和直接抗剪强度设计值附录14 小石子混凝土砌块石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附录15 小石子混凝土砌片石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附录16 小石子混凝土砌块石、片石砌体的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和直接抗剪强度设计值(MPa)附录17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和弹性模量(MPa)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节选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2版)》参照高等学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及方向的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新桥梁设计规范编写而成。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圬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书中对桥梁规范有关条文和计算公式的背景及应用注意事项作了解释性阐述,以使读者能准确理解规范的原意,正确应用规范进行桥梁工程结构的设计。《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2版)》可作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方向的结构设计原理课的教材,同时可作为从事公路及城市桥梁设计、科研、施工及管理人员学习和应用桥梁规范的辅导材料。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相关资料

插图: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FIP)和欧洲混凝土委员会(CEB)联合制订的《国际标准规范》亦采用圆柱体强度,试件的尺寸为直径6in(约为150mm),高度12in(约为300mm),其标准强度称为特征强度。根据我国的试验资料,圆柱体强度与150ram立方体强度之比为0.83~1.04,平均值为0.94;但过去我国习惯于按与200mm立方体强度之比为0.85进行换算。考虑到新旧规范立方体强度试件尺寸和取值保证率的不同,圆柱体强度与《桥规》(JTG D62)规定的边长为150mm立方体强度之比,可近似地按0.85换算。公路桥涵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C20~C80,中间以5MPa进级。C50以下为普通强度混凝土,C50及以上为高强度混凝土。《桥规》(JTG D62)规定公路桥涵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20,当采用RB400、KIA00级钢筋配筋时,不应低于C25;(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40。应该指出,近几年来关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解决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需要出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由于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减轻了结构的自重,扩大了结构的适用跨度,收到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保证的前提下,设计时宜适当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笔者认为,从解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出发,改变传统的设计习惯,适当提高设计时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采用C30~C35;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采用C30~C4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采用C50~C60。

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圬工结构)-第二版 作者简介

张树仁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校长,交通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桥梁结构工程的教学、科研和设汁工作,形成了以桥梁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桥梁加固设计理论为主的两大科研方向。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和桥梁设计任务,两次参与桥梁设计规范修订专题科研,多项科研成果纳入相关规范。黄侨博士教授,博士导师,东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所长,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桥梁工程设计理论,桥梁工程耐久性及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方法,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