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作者:何传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4.5(7.0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版权信息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内容简介

现代化既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图1),也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种国际竞争。中国现代化的国家目标是: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在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1年是中国“第三步战略”的起点。从2001年开始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每年主题不同,都引起广泛关注。本书包含2001年至2010年的10本《中国现代化报告》的内容概要、2006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现代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等内容。本书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报告》的世界背景、主要结果和基本观点。
《中国现代化报告》坚持科学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建设性的特点,系统探索世界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原理,理性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和合理路径;研究的时间跨度为400年(1700~2100),空间跨度为五大洲131个国家,覆盖全球97%的人口,研究的结果涉及发达国家地位下降和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的可能性、中国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和路径等。目前《中国现代化报告》的内容包括现代化趋势、现代化评价、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地区现代化、国际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等。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目录

前言
**部分 文明与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全球背景
ⅰ 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人类历史长河和社会进化的一个案例
ⅱ 现代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
ⅲ 2006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世界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和地区差距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化报告》的内容综述和目录
ⅳ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现代化与评价》
ⅴ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
ⅵ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与展望》
ⅶ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
ⅷ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
ⅸ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
ⅹ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国际现代化研究》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
展开全部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节选

《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讲述了现代化既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图1),也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种国际竞争。中国现代化的国家目标是: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在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1年是中国“第三步战略”的起点。从2001年开始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每年主题不同,都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包含2001年至2010年的10本《中国现代化报告》的内容概要、2006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现代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等内容。《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报告》的世界背景、主要结果和基本观点。《中国现代化报告》坚持科学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建设性的特点,系统探索世界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原理,理性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和合理路径;研究的时间跨度为400年(1700~2100),空间跨度为五大洲131个国家,覆盖全球97%的人口,研究的结果涉及发达国家地位下降和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的可能性、中国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和路径等。目前《中国现代化报告》的内容包括现代化趋势、现代化评价、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地区现代化、国际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等。

2001-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 相关资料

插图:(3)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在20世纪后50年里,世界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阶段性,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步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起步期,然后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和成熟期,比较发达的国家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逐步进入成熟期和过渡期,然后在1970~2000年期间先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和发展期;到2000年,还没有一个国家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成熟期。在1950~1960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过渡期,最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在1970~1980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最不发达国家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在1990~2000年,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已经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最不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拉大在1970~2000年期间,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它们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4%~4.1%,同时有21个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负数,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为负增长!这意味着有21个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最大差距,1970年为69,2000年为100。(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水平的差距较大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程度的最大差距为69%,知识创新指数差距为120,知识传播指数差距为117,生活质量指数差距为96,经济质量指数差距为104,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差距为100。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差距较大。2.20世纪后5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在20世纪后50年里,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50年的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经过50年建设,中国已经从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化中期社会,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因素已经落户中国,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世界排名。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并存的基本态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走上快车道。(1)中国现代化水平在快速提高。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已经从195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769/6,2001年达到78%;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从1970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31(图Ⅵ-3)。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108个国家中分别排第62位和58位。20世纪后50年里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1960~2000年40年平均发展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即达到1960年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