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作者:叶齐茂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477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43.5(3.4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版权信息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006BAJ05A12)课题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委托作者开展“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建设研究”之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部分内容。本书通过从发达国家都市区郊区村、镇、县获得的翔实数据、卫星遥感图和规划图、表格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采用从个案出发,观察细节,再得出结论的逻辑结构,解剖发达工业化国家都市郊区,向读者系统地介绍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1个发达工业化国家14个大都市郊区和40个都市郊区村镇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发展特征、多样性的发展模式和产生这些模式的原因,帮助读者对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和郊区发展形成综合性和历史性的认识,特别是了解他们目前的困难、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
本书可供广大主管郊区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借鉴和参考。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目录


引言
关键术语
**章 导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乡村和郊区的划分
案例分析篇
 第二章 英国伦敦都市区和英格兰的郊区
 第三章 法国大巴黎都市区的郊区
 第四章 德国柏林都市区的郊区
 第五章 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的郊区
 第六章 比利时中部城市群的郊区
 第七章 爱尔兰都柏林都市区的郊区
 第八章 意大利的郊区:以米兰和托斯卡纳为例
 第九章 市区支配的西班牙都市郊区:马德里和毕尔巴鄂的郊区
 第十章 澳大利亚的郊区:以墨尔本都市区为例
 第十一章 加拿大的都市郊区:以多伦多都市区为例
 第十二章 郊区的国家:美国的奥兰治县和费尔法克斯县
政策分析篇
 第十三章 对蔓延式郊区化公共政策的经济学批判
 第十四章 保留农田和开发都市农业的经济价值和方法
 第十五章 保留郊区开放空间的经济价值和方法
 第十六章 郊区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十七章 结论:发达国家郊区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以美国为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节选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委托作者开展“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建设研究”之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部分内容。《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通过从发达国家都市区郊区村、镇、县获得的翔实数据、卫星遥感图和规划图、表格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采用从个案出发,观察细节,再得出结论的逻辑结构,解剖发达工业化国家都市郊区,向读者系统地介绍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1个发达工业化国家14个大都市郊区和40个都市郊区村镇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发展特征、多样性的发展模式和产生这些模式的原因,帮助读者对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和郊区发展形成综合性和历史性的认识,特别是了解他们目前的困难、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可供广大主管郊区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借鉴和参考。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雷蒙德·昂温和巴里·帕克对20世纪的设计传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昂温和帕克所倡导的是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形成的“安娜女王”复兴时期的风格,所以,他们通常把郊区设计得如同传统的英国村庄。莱奇沃思的设计还受到了城市美化思潮和田园城市观念的影响。由于霍华德在他的理论中没有描述道路的布局,于是,昂温和帕克就能够从其他的范式中选择有吸引力的模式。这个城镇中心几何状的精致布局以及通向城镇核心的林荫大道,显而易见地打上了城市美化思潮的烙印。这个城镇的核心地区依然采用的是变形的方格式布局,周边由“环路”围合起来。部分道路布局好像一个从头上伸出触角的虫子,道路从核心区放射出去。这种典雅的布局会给许多模仿者以某种启迪。到了1905年,当昂温和帕克承接“国民信托”的大型设计项目“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时,他们实际上已经调整了田园城市的模式,去适应市场的现实,而放弃了田园城市最初的特征。“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并非一个完整的社区,而是一个中产阶级的郊区,有火车通往伦敦。在“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的设计过程中,昂温和帕克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设计原则,但是,缺少了田园城市思潮中的那些社会承诺。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的设计实际上中断了19世纪的建筑模式。昂温和帕克曾经向议会提交了一份私人的提案,允许他们可以不采用笔直和无尽头的“合法的街道”,原因是他们感到这种规定妨碍了他们的设计。于是,大弯曲度的道路弯道和死胡同成为了他们的设计里程碑。这种设计保护了大片的石楠树丛地区。适应地形而产生的弯曲的胡同与放射性的道路相连,形成了一个街道层次。每一所住宅都有街道和田园两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启迪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潮的田园城市理论诞生没有几年,其关键原则已经在实践中所剩无几了,田园郊区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它。市场可以接受的设计和规划原则使田园城市的社会愿景化为虚有。汉普斯特德田园郊区的成功在田园城市思潮中引起了争论。一些倡导卫星式田园城市的人感到,新的郊区建设原则背离了田园城市运动的目的;而另外一些人则为昂温和帕克的优美郊区喝彩,他们认为,昂温和帕克提供了具有广泛吸引力的规划原则。昂温和帕克所提出的这种累进方式使设计师和规划师可以把这些新的原则用到比较小的开发项目上去(比起大型的卫星城建设来讲,小项目比较容易筹措到资金)。田园郊区在20世纪的支配地位说明了昂温和帕克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建设田园城市的一个部分比起完整的田园城市要容易许多。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

叶齐茂,男,195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奥大利亚执业城市规划师,同时兼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建设部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专栏主持。近几年,相继应有关政府部门的邀请,对中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村庄进行了现场调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编制村庄规划,并开设“村镇规划”课程。主要译著有《区域城市》、《无边的城市》、《乡村设计》、《社区规划》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