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作者:胡乃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4.5(7.0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121512
  • 条形码:9787300121512 ; 978-7-300-1215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阐述了需要正确处理的种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其中主要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代际利益关系,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等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目录

第1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与利益和谐
**节 利益与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利益和谐的前提
第三节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的关键
第2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矛盾及其调节
**节 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利益矛盾
第二节 各种经济利益矛盾的根源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的调节
第3章 现阶段中国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总体格局
**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利益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利益和谐
第4章 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和利益冲突日趋严重
第二节 政府管制与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
第三节 政府管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
第四节 政府管制与城市内部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
第五节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的“缺位”和“越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区域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区域利益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区域经济利益关系失调的原因
第三节 促进区域利益关系协调的对策
第四节 结论
第6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
第二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度界限
第三节 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政策建议
第7章 产业间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中国三次产业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三次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8章 代际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建立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与协调代际利益关系的体制和机制
第三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六节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9章 国有企业内部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原则
第二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共同治理机制的设计
第三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
第10章 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协调
**节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财政分权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语和政策建议
展开全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节选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阐述了需要正确处理的种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其中主要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代际利益关系,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等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实现社会各方面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那么,实现利益和谐和社会共同富裕应当从何人手呢?对于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了明确的说明,基本的方针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

胡乃武,男,1934年生,山西文水人,195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读本科,1959年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办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并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应用经济学分会主席,曾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总编,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兼任北方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几所科研院所的特邀研究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