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604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66.0(5.5折) 定价  ¥1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601285
  • 条形码:9787511601285 ; 978-7-5116-012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本书特色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分类型熟期组概述了试验基本情况,着重分析了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生育特性、对主要病虫害抗性和稻米品质表现,并对各参试品种逐一做了综合评价。
  2009年继续对所有区试品种进行dna指纹检测,对所有中晚稻区试及筛选试验品种统一密码编号、统一种子分发,并对所有试验实施封闭管理。此外,还组织国家稻品种审定委员、有关省种子管理站对试验和品种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目录

**章 2009年华南早籼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二章 2009年华南早籼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三章 2009年华南感光晚籼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四章 2009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五章 2009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六章 2009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c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七章 2009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d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八章 2009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e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九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试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一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二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三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c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四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d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五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e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六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七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八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十九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二十章 2009年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二十一章2009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
 表
第二十二章2009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
 表¨
第二十三章2009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新品种筛选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
 表
第二十四章2009年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
 表
第二十五章2009年武陵山区中籼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表
第二十六章2009年武陵山区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
 一、试验概况
 二、结果分析
 三、品种评价
 四、结论
 表
展开全部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节选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分类型熟期组概述了试验基本情况,着重分析了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生育特性、对主要病虫害抗性和稻米品质表现,并对各参试品种逐一做了综合评价。2009年继续对所有区试品种进行DNA指纹检测,对所有中晚稻区试及筛选试验品种统一密码编号、统一种子分发,并对所有试验实施封闭管理。此外,还组织国家稻品种审定委员、有关省种子管理站对试验和品种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09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 相关资料

插图:第二章 2009年华南早籼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一)参试品种及试验地点(表2-1、表2-2)区试参试品种11个,即:Y两优792、特优679、特优6603、特优138、Y两优865、华两优9348、Y两优624、准s/R2010、粤杂751、天优华占和光香优8号,均为杂交组合,以天优998(CK)作对照。生产试验参试品种1个,即:Y两优792,也以天优998(CK)作对照。区试试验点9个,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4省(区),其中广东省惠州市农科所试点稻飞虱危害严重,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试验数据未纳入联合汇总;生产试验试验点5个,分布在广东、广西和福建3省(区)。(二)试验设计各试验点均按统一的试验实施方案及技术规程进行试验。田间试验设计:区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0.5亩。所有参试品种同期播种、移栽,耕作栽培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苗情调查、取样及性状考查项目与标准均按《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执行。(三)统计分析对各试验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试验误差、整体产量水平、对照品种产量水平等进行分析评估,确保汇总质量。产量联合方差分析采用混合模型,品种间差异多重比较采用I)uncan's新复极差法,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采用AMMI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四)特性鉴定抗性鉴定:由广东省广州市农科所试点统一提供鉴定用种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广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福建上杭县茶地乡农技站负责稻瘟病抗性鉴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负责白叶枯病抗性鉴定。鉴定采用人工接菌与病区自然诱发相结合。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发展中心负责稻飞虱抗性鉴定。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负责汇总。米质检测:由广东省高州市良种场、广西玉林市农科所和福建龙海市良种场三试点分别单独种植生产提供样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检测。DNA指纹特异性及一致性鉴定: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负责。二、结果分析(一)产量1.丰产性(表2-3、表2-4)(1)区试:根据2009年试验结果,依据较天优998(CK)的增减产幅度,天优华占产量水平高,平均亩产533.35千克,比天优998(CK)增产5.61%,达极显著水平;特优6603、特优679、光香优8号和华两优9348产量水平一般,平均亩产429~482千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