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作者:杨红旗
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09-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1.6(9.0折) 定价  ¥2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524953
  • 条形码:9787807524953 ; 978-7-80752-495-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内容简介

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本书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
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目录

内容提要
序言
**章 开创:以意逆志元命题
**节 说《诗》者,以意逆志
一、以意逆志与断章 取义
二、以心求心的以意逆志
三、诠释学的汉语元命题
第二节 孟子说《诗》与诗教
一、重建《诗》之伦理: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二、交友古人:读其《书》、颂其《诗》,知其人、论其世
三、诗教传统中的以意逆志说《诗》
第三节 意义与回响
一、以意逆志与孟子《诗》学
二、以意逆志与《诗经》的接受
三、以意逆志与中国诠释传统
小结
第二章 拓展:己意与平心的诠释之路
**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适用范围的扩展
二、命题内涵的转变
第二节 理解方法与诠释伦理的建构
一、孟子与《孟子》的意义
二、人情不远与意私志公
三、汉宋之争与理解方法、诠释伦理
第三节 朱熹与以意逆志诠释
一、读书之法,以意逆志
二、以意逆志读书法与儒学
三、意义与回响
小结
第三章 限定:知人论世之助与主观臆测之误
**节 问题的提出
一、有效性的怀疑
二、知人论世的限定
三、主观臆测的批判
第二节 学术转向与文化转型中的以意逆志诠释
一、学术转向与清代以意逆志诠释
二、文化转型与现代以意逆志诠释
三、汉语与以意逆志诠释
小结
第四章 转换:现代视野中的以意逆志
第五章 重建:以意逆志诠释学
结语 汉语诠释学话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叙事伦理话语批判
后记
展开全部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节选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作者简介

杨红旗,男,1973年1月生于四川安岳。1995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论与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已在《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中西比较诗学史》《比较文学教程》等论著多部,先后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重点项目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参与“中外文论比较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理论性较强的一部书

    该书内容较为充实,理论性强,对于以意逆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装帧、封面设计也不错。

    2015/9/2 17:47:48
    读者:wan***(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