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作者:熊国帧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9-01
所属丛书: 书林守望丛书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读者评分:4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9(7.3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195392
  • 条形码:9787811195392 ; 978-7-81119-53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本书特色

《书林守望丛书》是一部关于新中国出版人的精神文化启示录。其中反映出的经过沉淀而彰显的文化品格,尤其应该成为新时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支柱。这套丛书的作者,是一群深深地钟情于出版事业的文化守望者,他们在“书荒”时代辛勤耕耘,在“书海”时代坚持方向,恪守文化的尊严,组织、规划、策划、编辑、出版过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具有学术价值、文化品位的标志性工程,主持、主编过一大批科学、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知识读物,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作出过重要贡献。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老子注译及评介》的特点;关于《高僧传》的校勘底本;体验高雅与遭遇亵渎;“鸟语”和“唐诗”等。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内容简介

历史已经证明,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核心,如果没有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便失去了发展的根基。而出版工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文素养、文化责任、文化运作能力和学术品评能力,又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文化含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坚守,不仅是一种出版理念,也是一项出版实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市场中,能否坚持文化本位,能否坚守文化责任,对新时期的出版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书林守望丛书》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关于新中国出版人的精神文化启示录。其中反映出的经过沉淀而彰显的文化品格,尤其应该成为新时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支柱。这套丛书的作者,是一群深深地钟情于出版事业的文化守望者,他们在“书荒”时代辛勤耕耘,在“书海”时代坚持方向,恪守文化的尊严,组织、规划、策划、编辑、出版过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具有学术价值、文化品位的标志性工程,主持、主编过一大批科学、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知识读物,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勇于开拓、后启来者的创新精神和坚守精神家园、淡泊名利的文化风骨,堪称典范。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使新时期的出版工作者形成一种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在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产生更多让世界为之惊喜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文化品牌,再现中华民族宏大的文化气魄。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目录

代序:毕生雅好为书忙
整理古籍要编好目录
《泽螺居诗经新证》书名、目录小议
《老子注译及评介》的特点
“閒诂”不宜写成“闲诂”
要重视佛教典籍的校点——《佛教经籍选编》读后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读后
《天仙金丹心法》漫评
《金瓶梅词典》琐议
读《苏辙集》偶拾
《冥报记》初读献疑
《宋史翼》人名索引试补
《广异记》琐评
读《佛遗教经》
关于《高僧传》的校勘底本
关于《人海诗区》及其辑录者
“分章立目不可少
《声律发蒙》的作者到底姓甚名谁
关于《百喻经》及其今译
贵在尊重与互补
数词和简缩语——试为《汉语数目词词典》改名
《无能子》篇数小考
建设性交流是书评类期刊的重要原则
关于“编校质量”的大实话
体验高雅与遭遇亵渎
沉静执著孜孜不倦的人文学者——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全面规划、区别对待与珍爱人才——古籍整理工作漫谈
温馨的回忆,欣慰的纪念——写在《王力古汉语字典》出版之际
景仰与怀念——魏建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重温中央指示,爱护专门人才
要重视编辑工作含量
《全清词·顺康卷》出版感言
教学、科研与出版相得益彰——在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会上的发言
乐于奉献循循善诱的好老师——缅怀阴法鲁先生
祝贺、感谢与诚挚的期望——写在《南开史学家论丛》**辑出版之后
人才是事业之本——在优秀古籍整理图书颁奖会上的发言
有益的增补,无私的奉献——《法苑珠林校注》出版感言
以守俨先生为榜样
《启功丛稿·艺论卷》出版说明稿
展开全部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节选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内容简介: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扬。

文化的积累与追求 作者简介

p>熊国侦1942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编 审。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随即 分配到中华书局编辑部。1969年到山东胶县部队农场劳 动锻炼,1970年又到湖北成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 锻炼。1971年6月调回北京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1973 年11月任临时党委委员,1975年2月任第二编辑室党 支部书记、室主任。1978年8月中华书局恢复原建制后, 任哲学编辑室主仟。1986年后任中华书局副总经理、副 总编辑,并先后兼任《书品》副主编、主编,《文史知识》 主编。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4年7月退休。2006年11月后出任中国编辑学会编 辑规范专业委员会筹委会主任、顾问。2009年1月获中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