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作者:李鸣生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0-01
所属丛书: 共和国作家文库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9(7.0折) 定价  ¥2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348577
  • 条形码:9787506348577 ; 978-7-5063-485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本书特色

《千古一梦:中国人**次离开地球的故事》:共和国作家文库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内容简介

三十五年前,我当兵走进西昌发射场,有幸成为中国航天创业队伍中的一员。那时的西昌发射场严格说来还不能叫发射场,因为一切尚在初创之中。我所在的工兵团三连的具体任务,是每天每夜打山洞。我**次相遇“飞船”,就是在**次打山洞的那个夜晚。那天晚上班长带我来到一座光秃秃的大山面前,先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就领着我钻进了一个黑乎乎的山洞。一进山洞,我便看见一群老兵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抱着风钻,像老鼠似的趴在那儿,正“吭哧吭哧”地打着山洞!我的任务是把石砟装进一辆小推车,然后把小推车推出山洞,再将石砟倒在山下。我推着上千斤重的小车,犹如推着一座大山,每迈出一步,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这对年少青春的我来说,简直如同劳役!后来我实在推不动了,便一屁股坐在洞口的石头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目录

前言 我与飞船三十年
序章 从加加林说起
**部 “曙光”飞船
 **章 中国猴子的遗憾
 第二章 该上几个航天员
 第三章 毛泽东画了一个圈
 第四章 秘密选拔航天员
 第五章 飞船·图纸·馒头·挎包
 第六章 先把地球上的事办好吧
第二部 七年论战
 第七章 中国到底搞不搞载人航天
 第八章 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
 第九章 中国载人航天究竟怎么搞
 第十章 中央为何迟迟不拍板
 第十一章 用科学的“钥匙”,打开政治的“后门”
 第十二章 就是卖黄金,也要搞载人航天
第三部 卧薪尝胆
 第十三章 顶着压力上路
 第十四章 大总师王永志
 第十五章 谁来搞飞船,飞船怎么搞
 第十六章 苏联“老大哥”
 第十七章 白头老翁与诺亚方舟
 第十八章 真人航天员
 第十九章 军中无戏言
第四部 血火涅檠
 第二十章 飞船开膛破肚
 第二十一章 火箭突然被撞
 第二十二章 发射推迟三个月
 第二十三章 棉被盖在火箭上
第五部 飞越人间
 第二十四章 上帝的考验
 第二十五章 会师发射场
 第二十六章 谁是中国加加林
 第二十七章 为了这一天
 第二十八章 零秒越千年
 第二十九章 杨利伟回家
尾声 清醒,是一种素质
展开全部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节选

《千古一梦:中国人**次离开地球的故事》内容简介:三十五年前,我当兵走进西昌发射场,有幸成为中国航天创业队伍中的一员。那时的西昌发射场严格说来还不能叫发射场,因为一切尚在初创之中。我所在的工兵团三连的具体任务,是每天每夜打山洞。我**次相遇“飞船”,就是在**次打山洞的那个夜晚。那天晚上班长带我来到一座光秃秃的大山面前,先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就领着我钻进了一个黑乎乎的山洞。一进山洞,我便看见一群老兵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抱着风钻,像老鼠似的趴在那儿,正“吭哧吭哧”地打着山洞!我的任务是把石砟装进一辆小推车,然后把小推车推出山洞,再将石砟倒在山下。我推着上千斤重的小车,犹如推着一座大山,每迈出一步,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这对年少青春的我来说,简直如同劳役!后来我实在推不动了,便一屁股坐在洞口的石头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

共和国作家文库 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相关资料

人类的梦想始于何年?飞天之梦起于何时?今天的我们恐怕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从我查阅的大量国内外史料来看,说飞天梦起源于中国,并最早被中国人付诸行动,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但问题在于,尽管全世界都说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全世界都知道中华民族最早怀有飞天的梦想,全世界也承认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六百年前中国就有“万虎登天”的真实故事。但历史却从不在乎什么神话不神话,也不管你什么梦想不梦想,而只认一样东西——事实!事实是,第一个把人类飞天梦变成现实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苏联人。苏联的加加林上天这年,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还没有出生。美国宇航员谢泼德遨游太空时,中国航天人还在一边捂着饥饿的肚子一边画着飞船的草图。因此,如果说人类的飞天梦源于中国,那么人类的飞天史就始于苏联。而中国真正追梦的旅程,从严格意义上说,则起步于1958年。195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政治热潮高涨、民众情绪几近疯狂的一年。这一年,“反右斗争”刚刚过去,“大跃进”的旋风又骤然卷起,中国人像被灌了一桶大剂量的兴奋剂,除了拼命地“大炼钢铁”,就是疯狂地“大放卫星”,拼命地制造谎言!而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老大哥”,不仅一年前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且紧接着又将一只名叫“莱依卡”的母狗送上了天。于是母狗上天再次成为轰动世界的又一特大新闻。苏联发生的这两件事——一件是没有生命的卫星上天,一件是有生命的母狗上天,对世界的震动都很大,对中国的震动同样也很大。在这种背景下,或者说在这种压力下,中国航天人自然就开始考虑中国人上天的问题了。而作为新中国领军人物的毛泽东,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也大手一挥,用气吞山河般的湖南话说了一句:“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于是,中国航天人从此踏上了从陆地走向太空的漫漫征程。然而,先驱者总是孤独而寂寞的。1958年8月初,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小组,即后来所谓的“581小组”。“581小组”的成立,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步。由于这个时候苏联已经开始着手研制载人飞船了,所以中国飞船的问题也就纳入了“581小组”的议程之中。几天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当时很有名望的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第一次公开表达了中国要搞飞船的意向。 这位科学家叫赵九章。 赵九章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钱学森齐名的一位气象学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长编报告文学

    航天梦,长编报告文学

    2014/9/1 16:46:34
  • 主题:李鸣生的航天六部曲之一

    又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描述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造梦、追梦到圆梦的曲折历程。展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艰难历史进程,是伟大的航天精神的赞歌。

    2014/7/11 12:19:44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