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徐福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徐福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作者:朱亚非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4-01
所属丛书: 齐鲁诸子名家志
开本: 16开 页数: 465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92.4(6.6折) 定价  ¥1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徐福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9047692
  • 条形码:9787209047692 ; 978-7-209-04769-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徐福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目录

总序前言**篇 生 平**章 徐福的祖先——徐夷**节 徐夷的起源第二节 徐夷的发展第三节 徐夷的消亡第四节 徐福的家世第二章 徐福的故里——山东龙口**节 “齐人徐市”的历史记载第二节 秦始皇三巡琅玡必经之地第三节 三神山传说和八神将地望第四节 方仙道发源地和方士活动中心第三章 徐福在国内的活动**节 徐福思想的来源第二节 徐福是秦代方士的杰出代表第三节 徐福与秦始皇的交往第四章 徐福东渡**节 徐福东渡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徐福两次出海第五章 徐福一行海外活动踪迹**节 徐福一行在朝鲜半岛第二节 徐福一行在日本列岛第二篇 业绩与影响**章 徐福东渡与古代朝鲜、日本社会**节 徐福东渡与古代朝鲜社会第二节 徐福东渡与古代日本社会第二章 徐福的影响**节 从遗迹和传说看徐福东渡的影响第二节 从文献记录看徐福东渡的影响第三节 从历代纪念活动看徐福东渡的影响第四节 从研究、宣传看徐福东渡的影响第三章 徐福东渡的历史功绩**节 徐福东渡的历史意义第二节 徐福精神的现代价值第三篇 历代研究**章 历代学者、文人对徐福的宣传和研究**节 中国古代学者、文人对徐福的宣传和研究第二节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文人对徐福的研究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前徐福在日本、韩国的流传第四节 地方志、家谱中的徐福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福研究概述**节 徐福其人研究第二节 徐福故里研究第三节 东渡原因研究第四节 徐福东渡的规模与次数研究第五节 徐福东渡起航地研究第六节 徐福一行所到之处研究第七节 徐福一行东渡航线研究第八节 徐福文化和徐福精神研究第四篇 文献记载**章 中国部分史志书籍有关徐福的记载**节 正史记载第二节 其他书籍记载第三节 诗词摘录第二章 日本部分史志书籍有关徐福的记载**节 文献书籍记载第二节 辞书有关记载第三节 诗词摘录第三章 韩国部分史籍有关徐福的记载**节 文献书籍记载第二节 诗词摘录第五篇 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章 国内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节 山东省龙口市第二节 山东省胶南市第三节 山东省有关景点第四节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五节 河北省盐山县第六节 江苏省赣榆县第七节 浙江省慈溪市第八节 浙江省岱山县第九节 国内其他地区第二章 韩国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节 济州道第二节 南海郡第三章 日本遗址、遗存与纪念设施**节 和歌山县第二节 高知县第三节 三重县第四节 宫崎县第五节 鹿儿岛县第六节 佐贺县第七节 福冈县第八节 山口县第九节 京都府第十节 秋田县第十一节 青森县第十二节 东京都第十三节 山梨县第十四节 爱知县第十五节 神奈川县第六篇 民间传说**章 山东省龙口市的传说**节 徐福与莱山第二节 徐福与登瀛门第二章 山东省荣成市的传说第三章 河北省盐山县的传说**节 开化寺与千童镇第二节 百工集训地的传说第三节 徐福为啥带童男童女第四节 童男豆腐第五节 “瓜哥儿”和“豆儿姑”第六节 左永和与李荣花第七节 庾知县赋联祭千童第四章 浙江省慈溪市的传说**节 达蓬桥第二节 龙门坊第三节 徐久堂名和徐家祠堂第四节 秦始皇求仙第五章 浙江省岱山县的传说**节 “海天一览亭”的传说第二节 紫霞洞的传说第三节 马齿苋与柃木附录20世纪以来徐福研究文献一览表中国各地徐福组织一览表(2006年6月)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徐福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节选

《齐鲁诸子名家志?徐福志》介绍:徐福,我国著名秦代方士,山东龙口人(一说胶南),是中日韩早期友好交流的先驱者。《齐鲁诸子名家志?徐福志》采用志、传、志、图、表、录诸体裁,对徐福的生平活动、思想学说(贡献)、著作与作品及其后世影响、文化遗迹遗存、故里沿革等作客观的记述和考证,引用资料严谨、翔实。

徐福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相关资料

第三节 三神山传说和八神将地望秦始皇多次东巡的目的是寻找方士到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向仙人求取长生不老药。据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记载:“蓬莱山在海中。”晋代郭璞注:“在勃海中也。”《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记载,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勃海中”。“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根据《梦溪笔谈?异事》记载:“登州(古黄县属地)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齐乘》卷一《山川》“沙门岛(海市附)”条记载说:“登州(古黄县属地)北海中九十里。……其相联属则有鼍矶岛、牵牛岛、大竹岛、小竹岛(上述岛屿均属长岛县,即古黄县属地),历历海中,苍秀如画,海市现灭,常在五岛之上。”乾隆《黄县志》卷十《艺文上?海市说》载:“海市称天下奇观,尚矣,蓬莱有之,黄邑亦然,登朝宗门楼,凭眺而寓目焉,往往可得也。”清代钱泳《覆园丛话》卷三“海市蜃楼”条言:“王仲瞿常言:‘始皇使徐福人海求神仙,终无有验。后游山东登州,见海市,始恍然日:秦皇、汉武俱为所惑者,乃此耳。’此言甚确。”《辞海》“海市蜃楼”条说:“我国山东有蓬莱县常见渤海庙岛群岛(今属长岛县,古黄县属地)的幻境,即海市蜃楼。”可以看出,所谓的三神山实际上就是秦代齐郡黄县、睡县一带海边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的缥缈景象。由此也可以证明,徐福应该是黄县、睡县一带的人。《史记?封禅书》又载:秦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日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日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茁南郊山下者。二日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日‘畴’;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日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日阴主,祠三山。五日阳主,祠之罘。六日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日日主,祠成山。成山斗人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日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可以看出,所谓八神将中有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神集中在以黄县为中心的齐北渤海一带,这一带是秦始皇东巡必经之地,这四神主也是其必祀之神,特别是祭奠黄县境内芝莱山上的月主祠时,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所以秦始皇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些地方见到了长期在此活动的著名方士徐福。第四节 方仙道发源地和方士活动中心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方仙道,从事活动的人称为方士,即“方术”、“方技”之士,他们吸取了道家与阴阳家思想,专门研究求神仙、炼丹药以及禁咒祈禳之术,他们宣传人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据说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等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方仙道产生于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时期,起源地点就是在燕、齐一带的海上,也就是今河北、山东两省的渤海沿岸,黄县正好位于这一区域之内。方仙道学说和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齐地方士寻求仙药的活动。顾颉刚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一书中说:“仙人是燕国的特产,这风尚及于齐国;仙人的道是修炼来的;仙人的居地在燕国东边和齐国北边的渤海。”“鼓吹神仙说的叫做方士。想是因为他们懂得神奇的方术,或者收藏着许多药方,所以有了这个称号。《封禅书》说:‘燕齐海上之方士’,可知这班人大都出在这两国。”战国末期齐国方士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就是以黄县为中心的齐国东部沿海地区,这里也就成为当时方士的集中之地,徐福就是山东沿海一带方士集团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徐福从小受到这种活动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和求仙不老学说自然成为徐福的思想渊源和从事方士活动的理论基础,徐福也迅速成为当时全国最为著名的方士之一。综上所述,认为徐福是秦代黄县人的说法符合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齐人徐市”的记载,秦代齐郡黄县属于汉代之东莱郡,并有徐乡县即由徐福而得名;符合秦始皇三次东巡琅玡的路线走向;与三神山的传说和秦始皇所祠八神将的地理位置相吻合;也是战国时期方仙道的发源地和方士活动的中心,所以在今天没有更确凿的资料认定徐福故里的情况下,大致确定徐福的故里就是秦代齐郡黄县,也就是今山东省龙口市。1991年9月,在山东省龙口市召开的由中日80多位先秦秦汉史、中日关系史专家、学者参加的国际徐福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徐福故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共识,认为徐福的故里为山东省龙口市是比较可信的。P22-24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