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

作者:孙麾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3-01
开本: 16 页数: 426 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9.4(4.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 版权信息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 本书特色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哲学与史学的对话(第1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 目录

对话主题专论**部分 唯物史观在学术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事实、客观规律和历史意义唯物史观及其指引的历史学的科学品格论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中的去蔽作用恩格斯史学方法论研究第二部分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问题关于历史进步的评价问题历史构境:哲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关于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确立历史评价科学性的理论基础的三个重要逻辑环节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论大革命失败后的马克思主义潮流第三部分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及其他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解释学史学(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副本批判哲学、历史与哲学史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唯物史观的传承——由弗兰茨·梅林说开去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对话现场实录哲学与史学的对话——“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全国学术研讨会现场记录会议述评哲学与史学的对话——“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评一 学科对话之于学术创新的必要性二 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三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四 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析评及其他五 思考与展望
展开全部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 节选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哲学与史学的对话(第1卷)》讲述了:人类思想、学术的渊源递嬗,确有其自身之规律,但这种规律归根到底要服从社会演变之规律,它是时代与社会变迁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黑格尔在论述时代与哲学的关系时曾经写道:“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一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实际上,不仅仅是哲学,全部人文社会科学都是时代所孕育的思维产物,也就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而,要准确理解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并切实推动其繁荣发展,就决不能脱离我们这个时代,超然于社会环境之外。现代社会,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一元走向多样,愈加密切、复杂地勾连在一起。在社会和知识领域,有两个基本事实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是没有哪一个学科单纯依靠本学科的力量,能够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学科的进步,越来越多地需要借鉴相关学科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说学科之问的相互依存度在增加,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增强。正是这两个事实,决定了社会科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对话,促进学科交流,在不同学科的协同研究和视界融合中寻找更加富有现实解释力与思想创造性的学术生长点。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方法相互冲击的情况下,加强跨学科的对话和研究,可以给既有的学科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带来新的启迪与冲击,为学术生长拓辟新的巨大空间。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推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前沿系列对话”,力图推动学术界在不同学科之间展开富有学术质量和理论深度的交流,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