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绿色化工工艺导论

绿色化工工艺导论

作者:朱宪主编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6.5(8.1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绿色化工工艺导论 版权信息

绿色化工工艺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了绿色化学清洁生产和绿色工艺技术的*新内容,以及化工模拟、新能源、新材料和高分子加工及农、林、牧、副、渔业绿色工艺方法,并且将这些内容组合、编排,使其中60%成为主要面向大学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40%属于提高、深化和前沿性课程。因此本书也适合作为硕士生的学位必修课教材,同时对从事化工、材料、纺织、印染:制药、轻化工、精细化工、环保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绿色化工工艺导论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2.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2 绿色化学概念
 2.3 典型绿色化学反应
 2.4 清洁生产概念
 2.5 化工清洁生产实施
 2.5.1 基本概念
  2.5.2 程序
 2.6 化工清洁生产实例
 2.6.1 清洁生产审核实例
  2.6.2 清洁生产技术实例
 2.7 生态工业园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化工模拟
 3.1 分子模拟
  3.1.1 蒙特卡罗(MC)模拟方法
  3.1.2 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
  3.1.3 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方法
 3.1.4 周期性边界条件和*小映像约定
  3.1.5 网格列表法
  3.1.6 商业化应用软件
 3.2 单元模拟
  3.2.1 前处理
  3.2.2 确定计算域
  3.2.3 生成网络
 3.2.4 设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2.5 选择求解模型
  3.2.6 设定求解参数及求解
  3.2.7 后处理
 3.3 流程模拟
  3.3.1 序贯模块法
  3.3.2 联立方程法
  3.3.3 商业化应用软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绿色能源技术与工艺
 4.1 概述
  4.1.1 能源及其分类
  4.1.2 绿色能源
 4.2 生物质能源基础
  4.2.1 生物质的定义、特性和分析
  4.2.2 生物质能源的特性、表征及转换
  4.2.3 生物质固体燃料
  4.2.4 生物质液体燃料
 4.2.5 生物质气化
  4.2.6 生物质化工
  4.2.7 其他生物质能技术
 4.3 锂离子电池基础
  4.3.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4.3.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分类
  4.3.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4.3.4 锂离子电池主要评价指标
  4.3.5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
  4.3.6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电极材料
 4.4 燃料电池基础
  4.4.1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4.4.2 燃料电池的特点和分类
 4.4.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4.4.4 碱性燃料电池和磷酸型燃料电池
  4.4.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绿色催化技术与工艺
 5.1 环境友好的固体酸
5.1.1 固体酸的定义、分类及测定
5.1.2 沸石分子筛
5.1.3 杂多酸化合物
5.1.4 固体超强酸
5.1.5 应用固体酸取代液体酸的典型石油化工过程
 5.2 环境友好的固体碱
 5.2.1 固体碱的定义、分类及测定
  5.2.2 固体碱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6章 超临界液体技术与工艺
第7章 电化学合成技术与工艺
第8章 绿色化工工艺实例
展开全部

绿色化工工艺导论 节选

第1章 绪论
自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但水平仅处于物质文明的初级阶段。西方世界开拓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其原则为“人类统治自然,人类征服自然”,采取的手段为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恣意地掠夺,其后果是人与自然的对抗,并不断受到自然界的严厉报复,引发出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生态破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人类,恰恰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大破坏者,同时也是*大的受害者。非但如此,传统工业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问题,反而使两极分化更趋激化,贫富差异日趋悬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已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彻底改变发展战略,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共同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减缓或防止全球性的环境恶化,拯救我们共同的地球。
1970年,科学家组织发起了**个世界地球日,向全世界提出警告,人类工业活动正在破坏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呼吁人们保护地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高增长、高消费提出警告,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全面阐述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及相互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宣读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庄严宣言,向全世界呼吁,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资源,改变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绿化环境等,并**次提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坏的污染”。1981年,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书中引用了联合国环境方案中一句话:“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且还借用了儿孙的地球”,因此要求人类自觉地改变价值观念,从传统工业模式转换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防止条例》,指出*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是在污染源头防止污染产生。1992年6月,联合国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各国政府要员几乎全部参加,期望在全球范围内采取统一行动,解决环境问题。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范式。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