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护理心理学

作者:刘志超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154 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0(7.5折) 定价  ¥1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护理心理学 版权信息

护理心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01年7月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为主导,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在阐明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异常心理现象作了简要概述,以求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全书共分9章,依次为:绪论、心理学基本理论、脑与心理、心理过程、人格、心理发展与精神卫生、心理防御与心理应激、心理障碍、护理心理学基本技能。

护理心理学 目录


**章绪论
**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概念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护理心理学概述
展开全部

护理心理学 节选

《护理心理学》以2001年7月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为主导,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阐明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异常心理现象作了简要概述,以求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21世纪*重要的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是心理素质。通地该课程的学习,使护生能够在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同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水平,实现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专业目标,真正落实1989年WHO提出的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护理心理学 相关资料

书摘
  模仿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动物能模仿,但不能创造。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通常人们大多都是先模仿,然后再进行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模仿也可以说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识能力是指个体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识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才,脑力劳动者也需要进行许多实际操作。操作能力的具体表现为对每一个步骤的设计,会使用相应的工具,能计算,并尽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对一名护理工作者来说,在贯彻执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程序中,以往那种只强调操作能力的做法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必须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
  操作能力与认识能力不可截然分开,不通过认识能力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不会有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反之,若操作能力不能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可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医患关系沟通技巧、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判断决策的能力、调解纠纷及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此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能力的发展既有一般趋势,又存在个体差异。
  1.能力的发展  能力的发展在人生各时期一般呈现以下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例如,从3、4岁到12、13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加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发展趋于平缓(图5一1)。这就提示人们,早期教育对能力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也有学者认为到40岁)达到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图5.2)。这就提示人们,对智力不同成分的开发要注意结合年龄结构。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是稳定增长的(图5.3)。这就提示人们,智力的发展贯穿于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对保持大脑聪慧及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4)青年期是人生最漫长且工作最有力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在25—40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