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

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李志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01
开本: 32 页数: 472 页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15.1(4.3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 版权信息

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章 导论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学科的借鉴  (一)节庆仪式的意义——社会文化人类学的有关理论  (二)研究视角、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  三 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说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视角  (四)本书框架及写作说明  (五)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及其分析解释  (三)参考文献与研究对象的说明  五 桂北侗乡简介 第二章 仪式中的抢花炮  一 抢花炮概述  二 侗乡的仪式传统——抢花炮仪式的本土文化环境  (一)祭“萨岁”:祈福  (二)开“萨岁门”:禳灾  (三)走响、踩台:除煞  (四)新寨桥:凝聚人心的公益活动  (五)认苗父:化解民族争端的喜剧  (六)炸弹钟:灵物崇拜的遗风  三 抢花炮的仪式过程  (一)仪式过程概述  (二)田野调查点的抢花炮仪式  四 抢花炮仪式的文化解读  (一)花炮信仰  (二)愿望表达  (三)圣福流动  (四)社会秩序的宣示  五 小结与讨论  仪式化——少数民族体育实现功能的扩展 第三章 族际交往中的抢花炮  一 溯源:广东抢花炮  (一)侗族地区方志的记载  (二)广东、香港抢花炮的记载  二 落户侗乡:成为族际共享的体育娱乐  (一)在商业繁荣中诞生  (二)具备族际交往的先天优势  (三)文化交流:广东、香港已丢失的文化基因在侗乡展现活力  三 民族团结的符号建构  (一)广东民俗——侗族抢花炮  (二)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  四 小结与讨论  仪式性民间体育——族际交往的桥梁和族际共享的文化 第四章 民间传承中的抢花炮  一 社会心理基础  (一)信仰同时务实——信而不迷的精神状态  (二)人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原始民主的思想观念  (三)常与非常的转换——乡民的生活节律  (四)相对封闭的社区与自由恋爱的传统——浪漫的择偶  (五)山里人消费得起的精神文化——本土化的娱乐与狂欢  二 经济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前:多样性的经济来源  (二)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来源变得单一  (三)改革开放以后:广开来源渠道  (四)当前的困境  (五)解决问题各有思路  三 组织基础  (一)老人协会:传统的组织资源  (二)花炮筹委会:随社会背景而变幻政治色彩  (三)青年花炮会:村落象征资本的重新分配  四 小结与讨论  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传承和再生产地方性知识,全景展观乡土社会面貌 第五章 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抢花炮  一 伴随国家政治的几度沉浮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停办与恢复  (二)“火红的年代”中传统的断裂  (三)“三自一包”:元气初步恢复,花炮随之恢复  (四)“四清”与“文化大革命”:精神与物质双重贫困中花炮沉寂  (五)改革开放:政治宽松,生活改善,恢复抢花炮  二 民间仪式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博弈  (一)暗喻式表达  (二)见机行事、斩而不奏  (三)传说版本的选择性宣传  三民间社会与国家权力的互动  (一)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寻求  (二)花炮节,官办还是民办?  (三)地方的发展:民间与政府的共谋  四小结与讨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的顽强生命力 第六章 现代背景下的抢花炮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附录1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民族传统体育著作目录  附录2 新寨桥庆典期间村民乐捐活动组图  附录3 调查日记二则  附录4 马安庆功百家宴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补记
展开全部

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 节选

研究以桂北侗乡抢花炮活动为案例探讨了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论证了这类体育对国家认同、整合社会、增强民族自信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有开辟新视野的理论价值,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掘整理有指导作用。 以社会学、人类学相关论述为研究的学理依据,探讨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的博士论文前此未及见。

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李志清,1961年3月生,广西桂林人。1977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攻读生物学;2002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获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广西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体育局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和广西教育厅研究项目,在《体育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