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四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四卷)

作者:暂无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682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32.3(4.3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四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72582
  • 条形码:9787500472582 ; 978-7-5004-725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四卷) 内容简介

为了集中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展现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风采和水平,优化学术资源,我们决定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并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编辑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所发表的博士后研究报告,是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其博士后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一篇约5万字篇幅的能够反映博士后研究报告概貌、理论预设、主题思想、创新点、理论贡献等精华内容的报告。因此,它不是简单地对原研究报告的浓缩,而是在原研究报告基础上的再创造成果。 博士后论丛是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学术生活经历的一段值得记忆的历史记载,是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水平和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学术水平整体实力的展示。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的第四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四卷) 目录

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张冠梓
党的地方组织与地方人大相互关系研究/游劝荣
媒体监督司法论纲/卢恩光
当代中国公立高校自制规章合法性研究/陈福胜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研究/程春华
农村集体土地权利状况调查及纠纷的司法解决——基于调研提出的涉农典型纠纷的解决途径/韩延斌
危险责任立法研究——从动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李昊
公司资本制度的信用功能:理论与实证/汤立斌
TRIPS协定有关地理标志的规定及其国内实施问题研究/董炳和
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以美国为主要线索的考察/吴玉岭
国际航空旅客运输责任制度的演进与发展/王瀚
展开全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四卷) 节选

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 张冠梓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运用法律多元主义观点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相适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丰富、复杂而深刻,具有极其鲜明的多元特征。用法律多元主义的视角和模式,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及所属各个民族、同一民族的各个分支的法律文化的复杂多样的特征,对深刻理解我国近代以来法制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法律文化多元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是时下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并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同样具有多元特征,而且其内涵更加丰富、复杂而深刻。用已有的法律多元主义的视角和模式来研究中国法系及其包括的各民族传统的法律文化,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各个民族、同一民族的各个分支的法律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又可以从总体上深入了解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这对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法律多元主义的解释
  任何社会都包含着多元性的法律秩序,这一由法律人类学家*先倡导的主张正越来越多地被法学家所接受。但究竟什么是法律多元则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多种法律同一时期并存于同一社会体中的法律现象,便是法律多元。法律多元的思路许多法学家早有论述,“只要对社会生活简单地观察一下就可以使我们相信,除了由政权强加的法律规则外,还存在着某些法律规定或至少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