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电子技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开本: 其它 页数: 37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3.8(7.0折) 定价  ¥3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子技术 版权信息

电子技术 本书特色

理论与 实践紧密结合,反映r电子技术的*新发展
对集成电路的讨论强化“外部”,淡化“内部”,着眼于方法和能
力的培养
每章均有小结、习题或思考题,并附有习题答案,便于教学和自学

电子技术 内容简介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反映了电子技术的*新发展;对集成电路的讲座强化“外部”,淡化“内部”,着眼于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每章均有小结、习题或思考题,并附有习题答案,便于教学和自学。

电子技术 目录

绪论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pn结
 1.2 半导体二极管
  1.2.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1.2.2 伏安特性
  1.2.3 主要参数
 1.3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1.3.1 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建模
  1.3.2 限幅电路
  1.3.3 开关电路
 1.4 稳压二极管
  1.4.1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工作状态
  1.4.2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1.5 特殊二极管
  1.5.1 发光二极管
  1.5.2 变容二极管
  1.5.3 光电二极管
 小结
 习题
第2章 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 晶体管
  2.1.1 基本结构
  2.1.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1.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2.1.4 主要参数
  2.1.5 温度对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2.2 共射极放大电路
  2.2.1 放大电路的组成
  2.2.2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2.4 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指标
 2.3 图解分析法
  2.3.1 静态分析
  2.3.2 动态分析
  2.3.3 非线性失真
 2.4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2.4.1 晶体管微变等效电路
  2.4.2 微变等效电路动态分析法
 2.5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2.5.1 稳定原理
  2.5.2 动态分析
 2.6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6.1 静态分析
  2.6.2 动态分析
 2.7 多级放大电路
  2.7.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2.7.2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2.7.3 多级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计算
 2.8 功率放大电路
  2.8.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2.8.2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方式
  2.8.3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2.9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9.1 频率特性的概念
  2.9.2 线性失真
  2.9.3 晶体管的频率参数
 小结
 习题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基本放大电路
第4章 反馈放大电路
第5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第6章 信号产生电路
第7章 直流电源
第8章 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
第9章 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
第10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11章 双稳态触发器
第12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13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附录a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国家标准gb249—64)
附录b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二进制逻辑单元简介(国家标准gb4728.12—85)
附录c 常用逻辑符号对照表
附录d ttl和cmos逻辑门电路的技术参数
附录e 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国家标准gb3430—82)
附录f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电子技术 节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
    子技术已成为许多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
    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但受限于新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该门课所允许
    的授课学时却越来越少,该教材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编写的。编者在分析
    了1990年以来出版或再版的若干美国同类教材和国内重点大学的改革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他们多年来在该门课上的教学体会及在该领域的科研实践体会,力求在教材编写
    中体现出以下的思路和特色。
    1.教材*大限度地删除了对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和
    集成电路)内部物理过程的数学分析,把注意力放在器件的外部伏安特性、模型和参数
    上面。这是解决电子技术内容多、学时数少的必要措施,这一做法也被各种新教材所共
    同采用。
    2.虽然新器件、新电路不断涌现,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不会变化的。教材始终
    以“讲透概念原理、打好电路基础”为宗旨,对基本概念的讲述一般不压缩篇幅,这是使
    教材易读的重要措施;简化公式的数学分析推导过程,使公式简明易记,重在应用。
    3.教材服务的对象是初学者,因此在章节次序的安排上应符合由浅入深,由个别
    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例如,不为追求“先器件后电路”的系统性,而把器件在前面的章节
    里就全盘托出,使得学习难度增加。代之以“边器件边电路”的方法,介绍完一种器件,
    接着就讲它的基本实用电路。放大电路的分析也按照先基础电路后实用变形电路来编
    排的。
    4.教材有意识地加强了电路模型的概念。电路中的电子器件一旦模型化以后,剩
    下分析计算的工作依靠电路理论课程的知识来完成,使学生掌握研究电路的统一方法,
    所学的知识得到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5.电子技术是学生**次接触到的一门工程型、技术型、实用型而非理论型的课
    程,因此,教材注意强调电路结构和元件取值的合理性。电路的计算则用工程近似方
    法:抓主要矛盾,简化模型和计算。
    6.对集成电路的讨论强化“外部”,淡化“内部”,着眼于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7.教材对放在各章之后的习题(或思考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习题是对学生是否
掌握本章的基本知识的全面检查,能起到纠正模糊认识,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并且还具有
提高分析实用电路能力的作用。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精选题目,并附有部分习题的答
案,使之对学生帮助*大。
    8.教材各章之后附有小结,以帮助学生归纳重要知识点和重要结论。
    注意到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教材的实际内容超过教学学时数,以便教师在讲授时根据专
业需要、学时多少和学生实际水平来决定取舍。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电信、计算机应用、
自动化、电子、电力、机械、化工、建筑等专业的本科或专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用书。
    本教材由林红、周鑫霞主编,参加编写的工作人员有蒙向阳、杨凡、蒙丹阳、张艳艳、徐海
林、杨桦、林卫、林晓曦、程萍、张德芳、马莉、王红、张士军。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专家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