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媒体艺术与设计

媒体艺术与设计

作者:陈小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23.4(4.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6.8(8.5折)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媒体艺术与设计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224054
  • 条形码:9787040224054 ; 978-7-04-022405-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媒体艺术与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陈小清主持的“数码设计教学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二十几年来的构成教学研究成果和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成果。书中介绍的创作设计作品及课程作业,是本系师生们多年来应用新的媒介手段,开拓扩展媒体艺术与设计的研究课题。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媒体艺术与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学。

媒体艺术与设计 内容简介

媒体艺术与设计是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 科,是涵盖着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媒介、高科技手段与现代设计语言的文化创 意形式。 本书是作者持的“数码设计教学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广 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二十几年来的构成教学研究成果和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 育成果。书中介绍的创作设计作品及课程作业,是本系师生们多年来应用新 的媒介手段,开拓扩展媒体艺术与设计的研究课题。 本书分为基础构成篇和构思创意篇两个部分,共十草。基础构成篇介绍 了建立在“数理、情理、悖理”的多向思维方法上和建立在“形态转换、综 合表现”的多元变化方法上设置的基础构成课题,构思创意篇介绍了建立在 “解构、重组、再创”的观念演绎上和建立在“多元、综合、数理、技术” 的实验探索上设置的构思创意课题。构思创意篇是本书的编写重点,目的是 让读者在掌握构成的基础原理方法前提下,能在创作思维、构思创意、表现 形式、媒介手段、综合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提高。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媒体艺术与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媒体 艺术与设计相关领域的创作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媒体艺术与设计 目录

**篇 基础构成篇
 **章 数理构成法
 第二章 均衡构成法
 第三章 悖理构成法
 第四章 平面形态转换构成法
 第五章 综合构成表现法
第二篇 构思创意篇
 第六章 传统文化符号的启示
 第七章 现代城市符号的启示
 第八章 生物符号的启示
 第九章 数学符号的启示
 第十章 光——运动形态符号的启示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媒体艺术与设计 节选

br />     两个体能相同的人角力移重。甲只拼蛮力,一小时未移动一吨公里,乙选用了
组合成的移重机械,掌握了驾驭技术,一小时移动一百吨公里。
    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角逐市场。甲只注重数量:多投入,多产出,多推销,多
让利,得势一时,难以持久。乙重视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创新,更注重企业的全面创
新:资本营运市场化和专业化,降低营运成本与风险;开发人力资源,杜绝人力浪
费,用优秀人才加强营销和研发;让先进技术开路,以实用技术做基础,淘汰落后
技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沟通信息化、组织行为规范化、组织监督多
元化;实行生产、设计与营销换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指引生产与设计。乙实现全
面创新之后,只付出超过甲十倍的努力,却获得超过甲百倍的收益。不久,甲无声
无息地退出了市场。
    以上甲乙之别,均属智慧及创新之别。人类文明如果仅靠体能和数量的发展是
走不到今天的,文明进步的史册上处处写满了智慧与创新,而设计正是智慧与创新
的交合。
    想前人之未想,敢为天下之不能为、不愿为和不敢为;用辛勤扫描历史,用周
密透视现实,用真诚发现需求;正视困难和问题,靠勇敢和智慧解决之;把不可能
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完美,靠理想和激情来促成;将烦恼留给自己,让幸福滋润
社会,把真情与和谐赠予未来。这些描述直指设计,使人们更加尊重和关爱设计。
    设计为什么很宽?因为康德“设计”了批判哲学,爱因斯坦“设计”了相对
论,蔡元培“设计”了北京大学,张艺谋“设计”了他自己的电影。不可否认,
设计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如果没有目标、计划、预案、谋略与激情,他们将一事
无成。
    设计也应该很专。
    房屋、道路、桥梁、水库、堤坝、机场、港口等建筑物,都是百年大计,
动工之前都必须有非常专业的建筑设计。
    机械、设备、工具、仪器、仪表、产品等制造物,既是百年大计,还是涉
及社会、经济与民生大计,制造之前也必须有非常专业和精到的制造设计。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几千年来,语言和文字是*重要的传播系统的设
计。在近代社会,印刷成为影响巨大的传播工具。当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其实也是
电视、电脑、互联网、卫星、移动电话等传播媒介的时代。当代传播之符号、声
像、语言、文字、媒介需要更高的科技和更高艺术的专业传播设计。
    流通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需要流通,包括人员、物资、信息、资
金、文化、艺术、科技和能源的流通。这些流通构成城乡生态、国家生态和人类生
    
态。人体不通则痛、则病、则亡,城乡、国家和人际不通,也会出现困顿、混乱
与衰亡,这些也需要更宏观更综合的专业流通设计。
    以上便是设计业界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四大类专业设计,也是我对无数专业设计
的*新概括。这些深刻影响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专业设计,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
石,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客观历史事实。
    中国曾经是设计大国,这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作证。中国又是设计的发展中
国家,近现代设计落后,当代设计也落后,既落后于发达国家,还落后于一部分发
展中国家。
    中国近200年设计的落后与封建衰落和资本入侵有关,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动
乱和民不聊生有关,还与近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忽视设计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的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设计不
能完全依赖市场,因为急功近利和周期危机的市场,不会提供发展设计的战略和规范
设计的政策,更不会提供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原创设计。尽管我们发展
了28年,但我国的设计企业还很小很小,设计大师几近于零,大学教育条件不足,
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终导致中国中高档设计人才严重缺乏,国际高、
中、低档设计市场均与中国无缘。
    面对巨大的差距,中国设计还有希望吗?有,而且大有希望!为什么呢?
    因为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了28年,今后还会持续高速发展
一个时期。中华民族要在这个时期实现伟大复兴,她呼唤中国设计同步复兴。当前存
在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也将在复兴与发展中得到解决。我们可以设想:
    到2050年,中国也许会建成10座世界级的设计中心城市,20座亚洲级的设计中
心城市,30所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学,1 00个国际知名的设计企业。到那时,中国设
计大师即是国际设计大师,中国设计名作即是国际设计名作,中国设计思潮即是国际
设计思潮。设计复兴由理想变成现实,创新型的民族、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中国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国际的典范。
    去年夏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与我和柳冠中先生联系,希望我们共同主持出
版一套设计教育创新系列教材,争取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认为要圆
设计大国梦,就得背几句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编写基础教材是设计教育的基础,培育人才是设计产业的基础,壮大产业又是设计复
兴的基础。因此,做好这件事就是做好基础之基础的事。既是做小事亦是做大事,
既是办好事亦是办实事,所以我欣然从之,并努力合作。
    在构想中我们拟得了几个原则:
    1.四大类专业设计都需要造型基础。绘画、文字、构成、装饰、符号、图形、工
程制图、模型等,都是造型基础,都需要新教材,不可以厚此薄彼。
    2.四大类专业设计都需要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温故方能知新,知旧利于创
新,设计的通史与专史不可少。知表还要入里,举一必须反三,设计的通论与专
论要精品。
    3.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编写出好教材,让青年学子更集中更
有效地掌握创造史、创造学、方法论、求异思维、设计程序等。
    4.教材是教学工具。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教师备课和上课,资料查询与电子
文件更不能少。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温习和完成作业,作业题、作业范例、
参考书目与图例都应达到相当水平。
    5.作者必须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设计教育专家,并已在所任课程中做到了内容
新、方法活、效果好,得到师生、学校与社会的一致好评,使教材的质量得到基本
保证。
    6.作者要从全国各地的院校推荐,撇开成见与偏见,给*优秀的教师以公平的
机会。
    7.大学不搞统编教材。世界不统、国家不统、地区不统、大学内部也不统。文学
应提倡指导性教材,因此,这套进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的教材仅供各学校选用。如
果受欢迎,还可做一些交流与师资培训,目的在促进,而不在千校一律。
    由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以上原则得到了认同与落实。很多担任
了教学、行政、科研与社会职务的专家,都能以教师身份参加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不少
精彩的书稿已经完成,教育部也批准了本套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在
写本序时,心情十分愉快。
    在写序过程中我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大约50年前,正在读大学的我们买到了雷
圭元先生的《图案》,我们非常激动,感念一直延续至今。如果50年后的专家权威
们感念本套教材及其作者,将是幸甚之事!另一件是这套教材不过是设计教学的一部
分,绝不等于建筑设计的大厦,要圆设计大国之梦,实现中国设计复兴,还要几代
人自律自强、努力不懈,因为还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
    是为序。
    2006年6月于绿茵岛



媒体艺术与设计 作者简介

陈小清,女,1982年春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即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任广卅l美术学院教授,数码艺术设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赴日本文教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作构成学专题研究。2002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作新媒体艺术设计专题研究。2005年赴日本参加“2005年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任光动造型新媒体艺术设计项目负责人。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等国内外展览,编著出版过多本专业书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