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作者:彭少麟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16开
中 图 价:¥19.4(4.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恢复生态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942151
  • 条形码:9787502942151 ; 978-7-5029-4215-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恢复生态学 节选

bsp;②重建先锋群落
  由于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的生境非常恶劣,故应该选用速生、耐旱、耐贫
瘠的先锋树种,重建先锋群落。例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利用马尾松、湿地
松、相思树(Acacia spp.)、桉树(Eucalyptus spp.)和乡土豆科种类,在极度退
化的生态系统进行先锋群落的重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种类抗逆性强,
或耐贫瘠,或能自身固氮,而且具快速生长的特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采用这
些种类建立的森林植被先锋群落,在经历了约10年时间之后,极度退化的荒
坡生态系统都披上了绿装,群落的生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彭少麟1997)。
    在选用先锋种时,要特别注意利用外来种类。许多外来引人种(如华南地
区的湿地松、相思树、桉树等)具有作为良好的先锋树种特征(Zhao等2002,
Peng等2005b)。但由于这些先锋种类是外来种,因而其成林后,群落的物种
多样性比较土著先锋种形成的群落要低(向言词等2002)。若外来引入种演
变为外来入侵种,则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彭少麟等1999a)。
因此,利用外来物种进行生态恢复,首先要对外来物种进行生态评价。
    ③林分改造加速演替的进程
    先锋群落重建后,可以根据本区域生态恢复参照系,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的
演替过程,根据不同演替阶段的种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点,在先锋群落中开展
林分改造。
    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在小良热带光板地的先锋
群落中,根据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林分改造和阔叶混交林的配置研究。现林
地已有高等植物293种,分属于243属87科,其中有乔木95种、灌木81种、
草本植物22种,大大加速了林地向地带性热带季雨林的演替。经过40余年
的演替,林地已经基本呈现出热带季雨林的景观。中国科学院鹤山定位站通
过种群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生物固氮等方面的观测研究,从引进的植物中筛
选出抗贫瘠、光合效率高、固氮活性强的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南洋楹等速生豆
科树种大面积推广,并有计划地变原先锋纯松林群落为针阔混交林,以提高其
抗逆性。仅用了8年的时间,以大叶相思、湿地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连片
面积已超过1 400 hmz,成为广东省面积*大的人工混交林,对“十年绿化广
东,改造纯林为混交林”的工作,起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余作岳等1996)。
    对广东鹤山5种人工林群落的研究表明,多样性高的混交林群落,趋于形
成复杂的层次结构,能较好地利用直射、反射、散射和透射的太阳光,总体光合
量较大。在这里,不同树种的混生,可以改善土壤和林分的光照及水分状况;
落叶中所含的不同灰分物质,可以丰富土壤的营养,提高土壤肥力;树种的多
样性高又有多层的根系,可以加速物质的循环;多层的林木结构可以栖息多样
的动物(如鸟类等),同时可以制约虫灾的突发。混交林虽具有明显的优点,但
 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因而极大地影响着混交林营造的数量和质量,且往往
难以成功。鹤山的混交林采用了相当部分的豆科树种与其他阔叶树混交,由
于所栽种的豆科植物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在很贫瘠的土地上能够快速生长,因
而与其他树种混栽后能较快地改变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其他树
种的生长(彭少麟等1992)。因此,利用豆科树种与乡土树种混交,是一种有
效的造林途径(Li等2001)。在林分改造时,也应该考虑林地种的多度格局
(Yin等2005)。
    化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的普遍现象(Peng等2004a,Shao
等2005,Wu等2006)。Peng等(2004b)研究表明,化感作用是森林演替的驱
动力之一。演替不同阶段的优势种问均存在着化感相互作用(Chen等
2006)。因此,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物种构建及成林后的林分改造,
要特别注意其种问关系,尤其是化感现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④综合研究与利用
    在林地构建后,可以考虑生态系统的综合利用。大面积森林的恢复方向
是地带性的森林类型,其中有些可以进行林业多种经营,提高退化生态系统恢
复的经济效益。例如,中国科学院鹤山定位站在生态恢复过程中,构建了农林
立体生态试验示范区,利用丘陵地形构建林一果一苗集水区和林~果一草一
鱼(塘)集水区,促进了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多重利用(彭少麟2000a)。该
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生态恢复过程是许多生态原理应用的过程,而许多生态学理论也可以通
过生态恢复实践进行检验。例如,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
站和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利用试验站,在数十年生态恢复实践中,进行了
生态恢复的综合试验和长期的定位研究,不但恢复了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
(图5.2),还针对生态恢复的许多科学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热带雨林的可
恢复性、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制、
生态恢复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反馈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余作岳等1996,彭
少麟2003a)。图5.2说明热带极度退化的光板地,经过20多年的生态恢复,
重建了地带性的热带季雨林;而亚热带的退化坡地,经过人工启动,加速恢复
了地带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
    对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重建及综合研究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
综合治理是非常必要的。早期适宜的先锋植物种类对退化生态系统的生境治
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后期进行多种群的生态系统构建和林分改造时,更要注
意构建种类的选取。研究表明,不同种类在不同林分改造模式下,其生理生态
表现特征是不同的(蔡锡安等2005)。这时,应该特别重视演替理论的指导,
 5.L 3次生林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次生林地的生态系统一般生境较好,或是植被刚被破坏而土壤尚未破坏,
或是次生裸地但已有林木生长,因而在实施生态恢复时,主要是按照生态恢复
参照系,依据演替规律,人为地促进顺行演替的发展。
    (1)封山育林
    要使次生林得到良好的生态恢复,首先必须停止对次生林的干扰和破坏
活动,保护次生林生态系统的林木与生境,促进次生林的顺行演替与发展。要
做到这一点,封山育林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经济有效的措施。
    在南亚热带的生态恢复实践中,通过封山育林可促使被破坏林地的林木
生长,为地带性植被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或使针叶林逐渐顺行演替为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效益较高的针阔叶混交林,进而顺行演替为地带性季风常
绿阔叶林(彭少麟2003a)。对白云山次生林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破坏后
形成的次生林,排除干扰后林地能较快地向地带性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
替(方炜等1995,彭少麟等1995b)。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