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党内民主研究-兼谈民主执政

党内民主研究-兼谈民主执政

作者:高新民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443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0.4(7.3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党内民主研究-兼谈民主执政 版权信息

  • ISBN:754364311
  • 条形码:9787543643116 ; 978-7-5436-431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党内民主研究-兼谈民主执政 节选

nbsp;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这是在中国谈论任何有关民主话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民主与建设民主国家是紧密相关的。旧中
国是一个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内部没有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中国共产党只能通过武装斗争取得国家政权来推行民主政治。
党内民主的状况,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下有所进步,也有曲折;另一
方面,在局部执政的地区,党根据可能的条件实行民主执政,把党内
民主推广到党能够影响到的范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党领导的政
权是人民的政权,为发展党内民主营造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党
内民主有民主氛围浓厚,从而影响、带动了整个国家民主建设发展
的时期;党内民主也有遭到严重破坏,*终导致国家民主生活受到
损害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没有
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之一,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被写入党章,写入宪
法。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民主政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
泽民在阐释了“三个代表”的具体内涵后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
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
的活力。”①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进入新世纪的**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执政党的地位和党的
领导集体新老换届使得这次代表大会格外引人注目。就是这次大
会的政治报告宣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
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
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②并且在党的历史上**次提出了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③的观点。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和发展人民民
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发展党内民主,是政
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述观点受到了理论界与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探讨党内民
主和民主执政成为热点问题。
    而上述观点的提出,是以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厚重历
史为基础的。这历史中,曲折与辉煌并存,教训与经验并存。没有
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就没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与民主执政之路。
    重温党的民主建设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发展党内民主
和民主执政,对于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代表中国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质属性的政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的写作体例,首先界定党内民主、民主执政的基本含义和
相互关系,然后按照历史的线索概述其发展的基本内容。历史的与
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是本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四章
党内民主与民主执政的
    有益探索
(1949—1956)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开头曾这样写道:“一九四九年
的七月一日这一个日子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了。像
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
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个大人了。”①中国共产
党从*初的幼稚到*终走向成熟,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曲折复杂
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为民主革命奋斗了二十八
年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必然会对
党内民主建设和党的执政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带领中国人民苦苦
追求的民主理想如何实现,如何有效调处党、国家政权和人民之间
的关系,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从建国
初期到党的八大,党的执政意识不断增强,党内民主在与国家政权
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进行
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只可惜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这些探
索中断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后人只能从以史为鉴的角度去总
结这段历史,为将来的事业提供经验和教训。
    **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内民主
    建设的有益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审时度势,确定当时的主
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巩固人民政权,迅速恢复
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之下,经过三年的时间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各
级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国
家财政经济,稳定了物价。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这些成绩说
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迈出的**步是成功的。在这一过程
中,党的团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党的战斗力来自于党的建设和
党内民主的发展。
一、“未雨绸缪”
    新中国的诞生,使党面临着全新的课题,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面临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政治上,国民党残余还在一些地方负隅
顽抗,社会上反革命特务分子活动猖獗,企图卷土重来;美帝国主义
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继续支持国民党,并且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和
禁运;在新的解放区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没有
完成。经济上,新中国从国民党手上接过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
摊子,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当时战争仍在继续,需要大
量的财政支出,这就使新中国的财政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所有
这些都给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清醒的。早在建国前夕,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就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开始新的学习实践和探索。毛泽东给即将在
全国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告诫:“党的二十八年是一
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
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
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
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步。残余的敌人尚待我们扫灭。
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
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帝国
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
“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
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
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
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国
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对我们有利,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
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①
    对于如何做好执政党,早在还没有*终掌握国家政权之前,党
就已开始作了多方面的准备。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
全会,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移到城市,党
应该如何工作、如何发展和如何建设。在这其中,党如何在未来国
家实现卓有成效的领导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毛泽东代表
中央政治局在会上所作的总结中,特地总结和提出了党的各级委员
会应遵循的正确的工作方法十二条。这十二条主要讲如何在实践
中确立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党的集体领导。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