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中 图 价:¥9.3(4.9折) 定价  ¥1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版权信息

  • ISBN:7500429185
  • 条形码:9787500429180 ; 978-7-5004-2918-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内容简介

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产品、市场、还是人才、管理?
  你能通过电梯测验吗---测试你能否在乘电梯上楼或下楼的间隙,阐明你公司业务经营规划?
  在你随波逐流时,你怎么能肯定此去不是走向悬崖?
  你知道一个公司的CEO面对董事会的五大忌讳是什么?
  你将会从本书中领悟到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者更多。这是**次,一位知晓内幕向我们展示这个充满金钱与权力诱惑的新世界---风险投资业。本书作者在微软公司(Microsoft)和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创业初期就是一位积极倡导者。在此,她不但对这个世界中的诸多风云人物、幕前幕后、金钱与交易作了生动的描述,而且,对21世纪风险投资业在创始企业、提供就业、以及富民强国的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精辟的阐述。
  那么读者能有什么收获呢?《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会有助于你避免犯那些企业创建者常犯的共同错误。每一位读者,不管是企业家或普通人,都会从*接近内幕的前沿了解到风险投资业和硅谷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在此,你会看到创业者们如何在闭门会议中拍板定议。你会了解到谁是投资者找寻的目标:不仅是数字、利润和宏观规划、而且是激情、决心和责任感。从茹茜安.琨德林个人的错误和成功实例中,你将有所借鉴。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对女性如何避免陷入世俗偏见而获取成功,你会领受到智慧的见解,总之,琨德林不但向我们展示高技是如何在创造富有挑战性的新的创业之道,而且告诉我们如何去争取*大的成功。
  一旦你洞察机遇并及时把握,进入风险投资业,会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你唯一所需的仅权是一个正确的引导......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前言

 

为什么要聚焦于错误?

  在校读本书初稿时,有许多人,包括我的编辑,建议我多加一些硅谷成功事例以平衡那些聚焦于错误的事例。我没有听从这些建议。原因并不是缺乏成功事例----IVP公司的投资如今已带来创纪录的收益----而是因为我相信仅从成功事例中难以丰富你自己。
  通常,极其成功的创业者们都不能对他们为什么成功这个问题给予圆满的答复。他们很容易滑入重写历史的倾向,忘记所有走过的弯路,把过去看做一条直线通往成功。此外,大多数成功的CEO们以及企业创建者都是上市企业的决策者,为避免影响企业的正面形象,不大愿意公开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
  有趣的是,成功常需要3个主要因素同时作用:所谓的天时、地利、加上可行的想法。对一个新创业者来说,这些不可不知。但是,这些并不是一个创业者所需的*有效*具体的经验。
  探知错误则完全不同。通过探知他人的错误,一位经验较浅的创业者可以注意到某些决定和行动的可能后果,这些人是真正有用的经验。这些才是*有效益的教训。
  在风险投资业我的资格不算*老。在写此书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新知识,与创业家们一样的是,投资家也在不断地探索,虽然我们的着重点不同。

风险与报酬

  我有一位商学院时代的朋友*近去了一家新公司。这家公司刚刚启动,正在集资筹款过程中,她对我说整个风险集资的动态过程对新创业者们尤其不可思议。我跟她解释说大部分投资者的决定是很容易理解的----其实就是简单地算算风险与报酬而已。如果获取报酬的机会大,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也就随着增大。如果获取报酬的机会不大,投资者自会三思而后行。
  说真的,这种计算方法几乎通用于各个方面,从企业的高层管理队伍,到技术的成熟与否,所需资金量的大小、未知数有多少,以及商业模型等等。在你阅读本书投资家们的故事、分析他们的行为决策时,不妨记住这点。

在公开股市上投资

  编辑曾希望我能给读者一些建议:如何应用书中的经验到股市上去投资那些已上市企业。有几个原因让我犹豫。**,一本书从酝酿到出版是一个长期的创作过程。但商业市场之快,要具体推荐某一企业不是太妥当。另外,想要找寻投资目标,*好还是问股市分析专家。所以,如果读者期望在本书中找到些投资诀窍和像当年微软公司那样的投资热点,你们会感到失望的。
  但是,你会在此找到一些同等有用的东西,虽然不会太具体。本书谈到的一些经验教训可广泛应用于上市或未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与任何其他的投资项目一样,在投资前,投资者应付对企业的市场潜能、管理队伍、商业模型、以及本书中谈到的其他一些因素加以评估分析。投资者们应充分利用出版资料或网上信息,包括企业首期募股报告以及那些独立的股市分析专家的报告。很多因素会导致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投资者在决定承担一个企业的股市风险之前,应该对这些因素有所理解。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目录


前言
首篇 我这么一个闺秀在这个行业鼓捣什么?
**部 生活在气泡中
**章 工作在气泡中
第二章 因特网爆炸
第三章 风险投资不是闹着玩的
第四章 挣脱世俗偏见
第五章 你的天使有翅膀吗?
第二部 人才
第六章 生意靠人和,餐馆靠地利
第七章 少就是多,或用加法作减法
第八章 拍板
第九章 别处的月亮不见得总是更圆
第十章 眼光高些,目标大些
第十一 带我去见你们头儿
第三部 市场
第十二章 像德克萨斯州一样大的市场
第十三章 你是卖维他命还是卖阿司匹林?
第十四章 心想事成
第十五章 一直往下都是乌龟
第十六章 下一件大事
第四部 商业模式
第十七章 道比公司不会再有了
第十八章 “一元只卖九毛五”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
第十九章 思想要开阔
第二十章 从这儿怎么到哪儿?
第二十一章 “多快好省”还是“大胆创新”?
第二十二章 不要开空头支票
第二十三章 “燃烧率”是什么意思?
第五部 风险投资家
第二十四章 风险投资五部曲
第二十五章 合作伙伴
第二十六章 反馈是成交的信号
第二十七章 电视预告中没有的节目
第六部 创业者
第二十八章 创业者常犯的五大错误
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创业者辞掉铁饭碗
第三十章  CEO在董事会上的五大忌
第三十一章 炒作过热是把双刃剑
第三十二章 家庭纠纷
第三十三章 你绝不会富过头,苗条过头,或担心过头
第七部 冲锋陷阵和天才仅一步之遥
第八部 我所做的*愚蠢的决定
第九部 评估与其他

第三十四章 你可能得到一小片大饼或一大片虚无
第三十五章 一串珠子买下曼哈顿
第三十六章 兄弟,能给一毛钱吗?
第十部 他人之见
第十一部 短短5年走向革命
附录 投资与评估启蒙

 

展开全部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高风险企业创始融资纪实 节选

风险投资不是闹着玩的

  不久前我和一位以前分管市场的经理谈论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家是什么感觉,他新近刚加入一家名列前茅的风险投资公司,我们俩都同意没有其他工作像风险投资一样。
  “真令人吃惊”他说,“我们每天要帮助创业者们做出多少个重要决定,而每一个决定都涉及上百万美元。”让他真正震惊的是作一个风险投资家和以前他作一个技术公司的经理的鲜明对照,前者不断的、甚至近乎疯狂地做出一系列重大决定,而后者遇到的与公司生死攸关的重大决定相对极少。
  我很赞同。 风险投资家的生活尤其独特,也许不一定与你想象的一样。虽然“风险投资家”这个词身透出一种异国情调。饮食了某种波动起伏般的冒险语义精神,实质上则是两码事,在我作风险投资之前,我是一个分析家和银行家,我必须时时准备着在接到通知的当刻立即跳上飞机飞往世界各地。比如有一次,我午餐时飞到伦敦,当天又返回旧金山。还有一次,我在帮助日邦钢铁公司(Nippon Steel Corp)投资沃洛克公司(Oracle),我乘了东京当天来回航班,感觉是还没离开就回来了,由于来来回回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我才觉得确实是离开了。
  风险投资家的生活则多是扎根在硅谷的气泡中,除了参加会议或作报告,我们很少旅行。大多数我们投资的公司都们于海湾区。IVP的办公室坐落在沙丘路,离我住的地方大约4英里。虽然我们每日工作时间很长,早餐很早,晚餐很晚,但我们的生活和旅行基本限于海湾区内,使我们长达12到14小时的工作日少了些刺激。
  虽然风险投资家的生活不完全是五光十色的,然而有些人的确通过他们的成功而成名,克莱纳培金斯投资公司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他在硅谷的知名度可与摇滚歌星相比。
  约翰体格瘦削、灵巧精明、浑身充满活力,他属于那种闲不住、总得不停地做事的人,难怪他那么瘦,对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个偶像般的极其成功的风险投资家。不过,我了解的约翰是两个女儿的好父亲,是个好朋友,是个无畏的冒险家,而且是我所见的*好的推销家。在任何需要说服别人而拍板的场合下,约翰总是能将别人说服,而被说服者不但听从约翰,而且仍然喜欢他。
  虽然是在近几年人们才开始听说这个行业,实际上风险投资的存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就有风险投资公司,凡洛克(Venrock)与J.H.惠特尼(J.H.Whitney)公司是其中之一,他们的投资资金来源于个人财富。比如洛克非勒(Rockefeller)财团。那时候这一类的投资被认为是爱国行为,尤其因为得到资金的是位于东北部的许多技术中心,他们对国防有关键的意义,自50年代和60年代,类似今天这样的职业风险投资的先驱者开始出现。
  IVP由风险投资业巨头之一的瑞德.丹尼斯(Reid Dennis)创建,他在70年代初期就创始了IVP的前身叫IVA。那时IVA是美国唯一一个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占当时所有私人筹资风险基金的45%。瑞德眼光敏锐,他在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工作的时候就挤到午餐时间听取创业家们的提案并用自己的存款资助他们,那还是在风险投资成为一个行业之前。因此他后来自己创建风险投资公司也顺理成章。
  我们公司有10个主管常务经理, 其中7个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比如因特网公司,另外3个则主管生命科学比如医疗产品。我们主要在一个公司还处于初创阶段时投资,不仅帮助新公司招募高层经理,而且还提供IVP的办公室让他们办公。有点像在我们楼里设了个“公司培育区”我们投资的资金从1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不等。
  IVP的办公室是典型的北加州公司派风格,浅棕色木制家具,又高双尖的带天窗的天花板,整体以绿色(象征美元)为基调。室内充满了瑞德收集的艺术品和希有收藏品,包括各种各样的蒸汽机模型、帆船模型以及火车模型,陈列在大楼各处的玻璃橱窗里,还有一些19世纪的石版画和旧金山风景画。
  我们有一个会议室命名为“地震室”室内所装饰的是1906年旧金山遭受大地震后一片残亦的照片,除了这个会议室外,其他所有的会议室均是以我们投资中*成功的那些公司的名字来命名的,比如有伊克赛特(Excite)、克莱丽菲(Clarify)和思戈特(Seagate)。对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入选作为我们会议室的名字,我们有个标准,即我们在那个公司投资的股份在股票上市后价值至少是1亿美元。当我们鼓励我们投资的新公司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时,他们会反过来告诉我们说我们将需要多造此会议室,当然,我们会非常乐意去做。我经常祈祷希望我管辖投资的公司会有一天作为我们会议室的名字,而且不止一个。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