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作者:冯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450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32.5(5.5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8019
  • 条形码:9787108068019 ; 978-7-108-06801-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本书特色

“礼学”所讨论的“礼”,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三种不同的形态:一是经典文本中记录下的礼,是为经学中的礼;二是历史制度中实际存在的礼,是为史学中的礼;三是圣人制作出来的,用以彰显天理、存养修身的礼,是为理学中的礼。经学、史学、理学各自出发点和研究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各自礼学研究的差异——礼文、礼制、礼义究竟孰先孰后,哪个才是研究的根本,唐宋之际的礼学研究,正是在这样多重背景、多重方式、多重视野的交叉重叠下逐渐展开的。冯茜的这本《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正为我们勾勒了汉唐传统礼学思想资源何以消耗殆尽,宋人又如何在“追法三代”的信念下,为礼重建思想根基的历史。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内容简介

古人如何理解“礼”,是礼学思想史叙述的基本视角。礼是人为创作,还是自然生成?圣人制礼的实质是制作经典,还是保存历史制度?礼如何实现教化的意义?对这些核心议题的不同探讨,构成了传统礼学演进发展的张力。
礼学发展到唐宋之际,以文本解释为主的汉唐注疏传统日渐枯竭,宋人开始在“追法三代”的信念下,为“礼”重建思想根基。本书梳理了从赵匡、杜佑、聂崇义、刘敞、陈祥道,再到李觏、王安石、张载、二程、吕大临的礼学研究,*终落脚在朱熹对于不同礼学方法与思想的统摄上。这些唐宋之际的思想家对礼的规范性来源和人性论基础进行了重新阐释,由此实现了礼学思想与礼仪实践的历史转型。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目录

序言 乔秀岩


绪论

**节 礼学的类型

第二节 唐宋之际的礼学思想概观


序章 后义疏学时代的经典危机

**节 注疏的文本解释特征及其衰落

第二节 唐代官方礼学的技术化

第三节 玄宗朝礼文之变


**章 礼义、历史传统与中晚唐礼学

**节 赵匡“禘论”及其经学

第二节 杜佑《通典》与“通礼”传统

第三节 中晚唐礼书编纂中的礼学


第二章 历史传统中的儒学困局:北宋前期礼制变迁中的制礼思想 

**节 太祖、太宗、真宗前期对晚唐五代礼学与礼制的继承

第二节 法唐与儒学潜流:真宗朝中后期的祭祀礼制

第三节 仁宗朝礼制中的儒学与“祖宗之法”


第三章 追法三代:礼制复古与考证方法在礼学中的兴起

**节 依经复古:李觏对汉唐注疏的继承与调整

第二节 刘敞的礼经学及其意义

第三节 考见三代:新学与礼学考证方法的发展


第四章 自然之礼与成圣之学

**节 礼法与成圣:李觏《礼论》及其困境

第二节 王安石的性情论:基于礼乐论视角的重构

第三节 理学与礼的重塑


终章 北宋礼学遗产与朱子礼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节选

汉唐礼学以经典的文本解释为核心,在三《礼》经典的解释史上具有奠基意义。今人研习礼经,虽以郑注唐疏为阶梯,却大多疏离了“经典”作为礼学乃至教化之核心所依赖的基本信念。汉唐人认为“礼”的成立是基于圣人的制作,圣人制礼的成果以“经书”的形式呈现,经书也因此具有圣人成文规范的权威地位。汉唐时期普遍流行“性三品”说,中人的自然情性有善有恶,礼乐教化使人情中的善质得以培育,人情中的恶欲受到约束。圣人“缘情制礼”,使中人能够在自然情性的基础上实现礼法之善。中晚唐至北宋中叶,国家与社会经历了从失范到秩序重建,“礼学”作为儒家反思人间秩序的思想形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这一转变集中体现为“经书”意义的变化以及理解“圣人制礼”的两种模式。一是依然认为礼从根本上是由圣人所制,但圣人制礼的实质内容不是法典意义上的经典,而是历史上实存的制度,通过经书等文献得以记载;二是,理学家认为,圣人制礼并非无中生有的创制,而是天理自然的反映,圣人制礼顺应天理自然,但礼从根本上并不依赖人为(包括圣人)的创作。在这两种思想看来,“礼”都不再特指经书所说的那个样子了。 ……通过朱子礼学,既可观察北宋礼学如何得以重整、收束,反之,以北宋礼学为历史背景,又可获得对朱子礼学的若干新理解。朱子在不同层面继承、整合了北宋礼学遗留的思想资源,又在反思的基础上对礼学予以推进。 首先,在“礼文”层面,朱子接受了北宋学者以圣人制礼为制度创建的观念,朱子提出: 古礼非必有经,盖先王之世,上自朝廷,下达闾巷,其仪品有章,动作有节,所谓礼文之实者,皆践而履之矣。古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则岂必简策而后传哉!其后礼废,儒者惜之,乃始论著为书以传于世。今《礼记》四十九篇,则其遗说,已学而求所以约之者,不可以莫之习也。 …… 《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等篇乃其义说耳。 在朱子看来,传世礼经是在已有礼仪实践的前提下,为了礼的传承逐渐写就的,秦以后更散佚不全。《仪礼》之为本经,就在于它记载了圣人制作的“仪法度数”,《礼记》诸篇是对仪法度数意义的阐释。也就是说,朱子之所以以《仪礼》为本经,除了以“人伦”为本,还有以制度为本的意思。《仪礼》在内容上记载的是礼的仪文度数,而朱子认为圣人制礼所制的,本就是制度。朱子又批评王安石于科举废罢《仪礼》: 熙宁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罢《仪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末,其失已甚。而博士诸生又不过诵其虚文以供应举,至于其间亦有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则咸幽冥而莫知其源。一有大议,率用耳学臆断而已。 朱子批评王安石废罢《仪礼》,独存《礼记》之科,博士诸生在学习《礼记》的过程中,又不能就《礼记》中“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究其根源。朱子曾称赞陆佃“煞能考礼”,又在对陆佃的批评中指出: 本朝陆农师之徒,大抵说礼都要先求其义。岂知古人所以讲明其义者,盖缘其仪皆在,其具并存,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所谓“三千三百”者,较然可知,故于此论说其义,皆有据依。若是如今古礼散失,百无一二存者,如何悬空于上面说义!是说得甚么义?须是且将散失诸礼错综参考,令节文度数一一着实,方可推明其义。若错综得实,其义亦不待说而自明矣。 朱子以名物器数为求义之本,又有云: 古者礼乐之书具在,人皆识其器数,却怕他不晓其义,故教之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又曰:“失其义,陈其数者,祝、史之徒也。”今则礼乐之书皆亡,学者却但言其义,至于器数,则不复晓,盖失其本矣。 朱子指出,礼制是推求礼义之本,在古礼散佚的情况下,需先将散失诸礼错综参考,令节文度数一一着实,方可推明其义。因此,朱子晚年编纂《仪礼经传通解》时,便说“今所集《礼书》,也只是略存古之制度。”朱子又尝论礼书编纂体例:“若疏中有说制度处,亦当采取以益之。”绍熙五年(1194),朱子入朝居经筵时,曾参与庙制以及宁宗丧服两次重要礼议,朱子编纂礼书的设想由来已久,而在朝议礼的种种经历,愈发坚定了朱子修成礼书的决心,成为他晚年的一大抱负。皮锡瑞更认为朱子晚年修《仪礼经传通解》,盖因乎丧服之议。朱子在议礼时的困惑由贾疏所引《郑志》而得到解决,遂叹:“礼经之文诚有阙略,不无待于后人。向使无郑康成,则此事终未有决断。不可直谓古经定制,一字不可增损也。”在朱子看来,郑玄的功劳是对圣人之制的发明,从制度考证的角度看,甚至“不可直谓古经定制,一字不可增损也”。朱子称道“郑康成是个好人,考礼名数大有功”,可知他是立足于制度考证来理解注疏的,礼书编纂带有同样的“制度”取向。礼书的编排,以《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王朝礼》《丧礼》《祭礼》《大传》《外传》为纲,将包括《仪礼》在内的经文全部按照礼制门类进行编排,形成一套自下而上的家国典礼。《仪礼》等经书的原有篇次被调整,按制度门类与其他经书传记更为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正因对制度的关注,朱子对陆佃、陈祥道在礼制考证上的成就评价颇高,再三言“荆公门人陆农师,自是煞能考礼”,“礼书,如陆农师《礼象》、陈用之《礼书》,亦该博,陈底似胜陆底。后世礼乐全不足录”,“陆解多杜撰,亦煞有好处,但简略难看。陈祥道《礼书》考得亦稳”。 朱子认为圣人制礼的实质是一套制度的创设,但是这套制度绝非与当代无关的古代历史或风俗,由于圣人所制之礼体现了天理,因而对于后世具有典范意义,朱子称之为“典礼”。这个典礼,自是天理之当然,欠他一毫不得,添他一毫不得。惟是圣人之心与天合一,故行出这礼,无一不与天合。其间曲折厚薄浅深,莫不恰好。这都不是圣人白撰出,都是天理决定合着如此。后之人此心未得似圣人之心,只得将圣人已行底,圣人所传于后世底,依这样子做。做得合时,便是合天理之自然。 在礼的本体意涵与人性论层面,朱子继承了北宋理学对礼的基本理解,以礼之本体为天理之自然,礼的人性论基础是人的天命之性。朱子云:“礼即理也,但谓之理,则疑若未有形迹之可言;制而为礼,则有品节文章之可见矣。”在礼的本体论层面,朱子的说法较于北宋诸子又有推进。朱子认为,“礼”之本体既是天理之自然,并且理在本体意义上就具有规范性意涵,是有所节文的,“节文”并不只是“用”而已,朱子云: 礼乐者,皆天理之自然。节文也是天理自然有底,和乐也是天理自然有底。然这天理本是侗一直下来,圣人就其中立个界限,分成段子,其本如此,其末亦如此;其外如此,其里亦如此,但不可差其界限耳。才差其界限,则便是不合天理。所谓礼乐,只要合得天理之自然,则无不可行也。 也就是说,在朱子看来,“礼”之为天理,不仅是指“礼”所体现的爱与敬这类精神原理,礼当中的分别、仪文这些规范性内容也有天理自然的基础。朱子言“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天理之节文”仍指本体意义的礼是自然而有节文的天理,对此,门人曾致疑问于朱子:问:“先生昔曰:‘礼是体。’今乃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似非体而是用。”曰:“公江西有般乡谈,才见分段子,便说道是用,不是体。如说尺时,无寸底是体,有寸底不是体便是用;如秤,无星底是体,有星底不是体便是用。且如扇子,有柄有骨子,用纸糊,此便是体,人摇之便是用。” 朱子指出以理体无节文,就如说尺无寸、秤无星是体,皆是离用而言体。朱子批评陆学“才见分段子,便说道是用”,又谓:“江西人说个虚空底体,涉事物便唤做用。”朱子释“理”云:“理是有条理,有文路子。文路子当从那里去,自家也从那里去;文路子不从那里去,自家也不从那里去。须寻文路子在何处,只挨着理了行。”“理如一把线相似,有条理,如这竹篮子相似。”指其上行篾曰:“一条子恁地去。”又别指一条曰:“一条恁地去。又如竹木之文理相似,直是一般理,横是一般理。”“理”的体用兼备,就体现在“理”既是浑全的道理,也是可以使人遵循的规范、仪则。“礼”之为天理之节文,与“理是有条理,有文路子”正是对同一道理的不同表述。殷慧指出,朱子所言之“礼”兼备体用,应是合乎朱子本意的论断。朱子用“体用无间”“理一分殊”来诠释礼之理与礼之文,云: 礼是那天地自然之理。理会得时,繁文末节皆在其中。“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却只是这个道理。千条万绪,贯通来只是一个道理。夫子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盖为道理出来处,只是一源。散见事物,都是一个物事做出底。一草一木,与他夏葛冬裘,渴饮饥食,君臣父子,礼乐器数,都是天理流行。 “礼”既同于“理”,但在语义上,“礼”更指向分殊、规范的意味,用朱子的话来说,是“说得较细密”,朱子云: 只是这个道理,有说得开朗底,有说得细密底。“复礼”之“礼”,说得较细密。“博文、约礼”“知崇、礼卑”,“礼”字都说得细密。知崇是见得开朗,礼卑是要确守得底。 较之张载、二程,朱子对礼之“理”“文”关系的阐释重在谈论“理”与“文”的区别,意蕴更为丰富。从汉唐时期以文为本的“文”“理”的不分,中经张载、二程主于“理”的“文”“理”之别,再到朱子以“体用无间”来统一“文”“理”,呈现出思想的辩证演进。 同于张载、程颐,朱子以“礼”既是成性工夫,又是成性之效验。前引朱子云,圣人制礼,将理之节文明白指示了出来,“就其中立个界限,分成段子”,“后之人此心未得似圣人之心,只得将圣人已行底,圣人所传于后世底,依这样子做。做得合时,便是合天理之自然”。又论“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不可将“理”字来训“礼”字。克去己私,固即能复天理。不成克己后,便都没事。惟是克去己私了,到这里恰好着精细底工夫,故必又复礼,方是仁。圣人却不只说“克己为仁”,须说“克己复礼为仁”。见得礼,便事事有个自然底规矩准则。 朱子早年在解释“克己复礼”时,将“礼”字训为“理”,也就是将“复礼”单纯地理解为克己功夫之效验,这里朱子特别强调“不可将‘理’字来训‘礼’字”,就是针对他早年的讲法。在《答林择之》中,朱子云: 程子言敬,必以整齐严肃、正衣冠、尊瞻视为先,又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如此乃是至论。而先圣说克己复礼,寻常讲说,于“礼”字每不快意,必训作“理”字然后已,今乃知其精微缜密,非常情所及耳。 信中朱子提及自己讲说孔子“克己复礼”时,曾必训“礼”为“理”而后快,事实上是将礼之“文”与“理”分别对待,突出了“文”“理”之别而强调“理一”,从而将“复礼”单纯作为“克己”的效验。与明道“克己则私心去,虽不学文而礼意已得”的说法类似,朱子云:“克己,则礼自复;闲邪,则诚自存。非克己外别有复礼,闲邪外别有存诚。”贺孙标注此条语录为“非定说”,朱子后来更强调“复礼”的工夫论意义,《语录》记: 贺孙问:非天理,便是人欲。克尽人欲,便是天理。如何却说克己了,又须着复于礼?曰:固是克了己便是理。然亦有但知克己而不能复于礼,故圣人对说在这里。却不只道“克己为仁”,须着个“复礼”,庶几不失其则。下文云:“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缘本来只有此礼,所以克己是要得复此礼。若是佛家,尽有能克己者,虽谓之无己私可也,然却不曾复得礼也。圣人之教,所以以复礼为主。若但知克己,则下梢必堕于空寂,如释氏之为矣。

(精)古典与文明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九品) 作者简介

冯茜,198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现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经学文献、礼学与礼制史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