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作者:黎小锋
出版社: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1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6.4(5.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851076
  • 条形码:9787507851076 ; 978-7-5078-5107-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本书特色

以谈话铺就道路,把读者引到纪录片作者面前,倾听他们来自现实与创作现场的讲述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活跃在创作一线的当代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的访谈,涉及纪录片的基本方法、创作伦理、价值评判、跨界可能性、未来趋向等纪录片制作者、爱好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访谈持续多年,反复补充,不断扩展,不期然间,体现出导演本人的观念发展脉络和人生变化轨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部访谈录似一部长期跟踪的纸上纪录片。与此同时,本书也针对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的创作方式、身份认同、美学取向、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目录

上部 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

丛峰访谈:“贫乏电影”并不贫血

杜海滨访谈:美学、伦理与技术前景

范俭访谈:我只完成电影层面的表达

顾桃访谈:本能、敏感和直觉,就是你自己的表达

郭熙志访谈:影像书写,从“直接电影”“私影像”到“自然主义”纪录片

黄文海访谈:对直觉的把握,对存在的观照

季丹访谈:回到电影*本源的地方

刘德东访谈:游荡在长江流域的影像诗人

雷建军访谈:身份的跨界与转型

潘志琪访谈:把握好拍摄者与被摄者的距离关系

邱炯炯访谈:在纪录片中投射自己的人格

舒浩仑访谈:创作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审视

杨弋枢访谈:将一切统一于我的内心

张同道访谈:我愿意每部片子都找到*符合它的方法论

周洪波访谈:让自己和所拍摄的空间产生一种情感认同

黎小锋访谈:我的窗口向不可预知性敞开



下部 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调查报告

**节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生态报告

第二节 当代中国纪录片人价值认同问题



附录:关于当下中国纪录片与纪录片人的问卷调查

后记:一切都从文体的焦虑开始


展开全部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节选

丛峰访谈:“贫乏电影”并不贫血 受访者:丛峰,诗人、导演,主要作品有《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地层1:来客》《地层2:软流层》等,作品曾入围众多国际影展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NETPAC(亚洲影评人协会)奖、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导演协会奖等
访问者:黎小锋
时间:2015年5月中旬、2020年4月17日方式:短信、电子邮件 **部分(2015年)
黎小锋(以下简称黎):请谈谈你的大致成长经历,包括从小的爱好、接受的是怎样的专业教育。你从何时开始诗歌创作的?诗歌与你现在从事的纪录片这一行有什么样的关系(希望谈到转向纪录片的契机)?
丛峰(以下简称丛):1996年前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写东西,这之后有三四年的时间,每天一定要逼迫自己写点什么,否则这一天是过不去的。中间有段时间,我遇到了感知和表达的瓶颈,同时开始拍照片,这可能是我有意识的影像努力的开始。我开始拍纪录片——开始电影工作,完全是因为受到拍片5年前我在甘肃古浪的生活经历的刺激,想找到一种合适的、直接的手段,来传递那种感受,所以这是一个开始,也是2005年之后的10年我的工作重心转向影像的开始。我没有刻意去想过或探究过诗歌与电影的关系,因为在下意识层面上,一个人的感知—表达方式大抵是统一的。
黎:能否介绍一下你使用摄像机、录音设备的历史?你对画质、音质的理解?前几年你又在收集较低配置的摄像机去拍摄甘肃题材,与现在的潮流逆向而行,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认识?
丛:我的**台设备是索尼的PD150,是从朋友的朋友的手里买来的二手机器。关于甘肃的几部片子都是用PD150拍的。这台机器可能*早就有问题,录音的自动电平功能后来才发现是失灵的,给后期制造了不少麻烦,因为录音始终用的是PD150自带的随机话筒。我刚拍片子时,一个专门卖电影器材的网站的人颇不屑地告诉我“PD150的话筒是拍不了纪录片的”,我不知道她的依据是什么。
我去年找PD150机器,倒不是为了去拍新的,是因为老机器已经彻底报废,而10年前拍的很多素材没有完整地采集过,想做一个数字素材档案库,有利于保存。
也可能是先入为主,PD150的画面质感,手提摄像机的那种分量,都让我怀念。高清也许只是一种写实或现实主义的幻觉而已。一部纪录电影在观看者身上唤起的那种真实感,绝对不是由画面清晰度决定的。
我不排斥好的设备,只是恰当的、贴切的。高清意味着赋予被拍摄的人和物以更多可见的、似乎有意义的细节,用这些细节来彰显被摄者(物)具有“个性”,而有时“低清”模糊消解了这些细节,对于反映这个社会的本质,似乎倒更为贴切。一段手机视频也不会妨碍,甚至会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这个社会的现实。我目前偏爱低端设备,因为随意、简单、皮实,坏了也不可惜。或者说,拍什么、用什么拍,已经非常不重要了。我正在做的作品都是用网上下载的视频剪辑的,而且我特意下载了不清晰的版本。
黎:“黄羊川”系列的缘起是什么?《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在拍摄之前,有无进行系统的规划?是否还有后续计划?
丛:确切地说应该是“古浪”系列。就是因为在那个地方生活过一年,促成了我的电影工作的开端。上面提到的这两部都是有规划的、阶段性进行的。这个系列仍在继续,新的和老的材料都在手上,但将会脱离之前的面貌。对我而言,这一对农村、乡镇、县城区域的考察与阐释工作需要更为深入地展开,要引入新的方法。
黎:印象中,《马大夫的诊所》有个比较常规的开头,与随后那些场景不大一样,当时是怎样考量的?能否谈谈该片的剪辑逻辑?是否可以说你的“镜头简单、质朴到近乎笨拙,但每个场景里都有生命的气息涌动”?这是基于一种怎样的美学态度?
丛:因为我不是学院出身,所以*开始的时候只能靠直觉来行动,并从其后果中吸取教训,或者继续延伸前进。剪《马大夫的诊所》的时候,想把大夫当作一个空间—舞台的主持人,所以开头和结尾都是他出现,而中间他基本成为背景,具体剪辑逻辑现在记不清了,工作总是细微的。
我想尽量去掉矫饰,找到本质性的电影语言,也许这就是我想说的“贫乏电影”的含义之一。
黎:纪录片在拍摄阶段、剪辑阶段是否有必要与拍摄对象一起观摩、讨论素材?如果一起观摩、讨论的话,是有选择地呈现素材,还是无保留地呈现素材?
丛:我觉得不太可行,但如果一起观摩、讨论,当然也会产生有意思的结果,比如马林??卡米茨拍工人的片子,片名我忘了,那部电影我记得就是不断讨论的结果。电影,或者说纪录电影,只能是对现实有限的并且必须是主观的表达,无保留地呈现素材是不具有操作性可能的。
黎:《未完成的生活史》给主要拍摄对象看过吗?我好像看到片尾制片名单中有他们的名字。如果看过,他们有何反应?
丛:没有给他们看过,但2011年回甘肃时我告诉他们中主要的几个朋友说我做完了,但没有拿过来,因为我觉得县城是个小社会,这部片子又是讲这个小社会的,拿回来放映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哪怕私下给几个朋友放,也难保他们会不会酒后在什么场合说出去。我说等你们以后来北京时我给你们看。这部片子这一点很困扰我,好像观众只能是陌生人。
黎:《未完成的生活史》里没完没了地喝酒,你都在陪着喝吗?你的酒量如何?喝多了的时候怎么拍摄?喝酒给你的创作带来什么可能性?
丛:这是由那部片子的拍摄状态所决定的。我甚至不是配合,是主动参与,那种场合作为旁观者应该会很滑稽。那个阶段喝酒既是拍摄的内容,也是我每天晚上个人所期待的东西,*后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对这种酒精生活的依赖和缺少酒精时的空虚。
黎:近年来,你在主张“贫乏电影”,能大致阐释一下这种电影观念吗?这种观念在你的创作中是怎么具体展现的,能否举一些例子?
丛:不挑剔现实的、本质的、去掉矫饰的……不好用几句话简单概括。我写过一句“贫乏电影并不贫血”。
黎:《地层1:来客》(以下简称《地层1》)已经介入纪录片、实验电影与剧情片之间,这是因为什么样的契机?在废墟中拍摄剧情化场景时,怎样理解及体现自己的导演身份?
丛:开拍的时候靠一股盲动的热情,另外也是因为那个场地随时都可能不复存在,所以只能迅速动手,边拍边想,这也造成了从一开始这部电影的面貌就很模糊。我称片中两位朋友的角色为“导游—演员—经验提供者”,也在电影中同时赋予他们几种不同的“功能”。拍摄的前三分之一很吃力,完全不确定这部片子会往什么地方去,所以导致*终片子的形式相当开放,后期剪辑的时候既充满可能性,又随时面临崩溃的危险。
黎:总体上,能否结合你的纪录片创作历程,从《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到《地层1》,谈谈你在纪录片创作观念与方法上的认识、转变及思考?
丛:居伊??德波的《分离批判》中有句旁白:“要使纪录片去神秘化,就必须消解它的主题。”从开始拍片的时候起,我就这么认为。纪录片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这并不是说剧情片更优越,实际上陈腐的剧情片比陈腐的纪录片还要多,而是说需要回到大的电影书写的概念上了,还有更多电影的可能。

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跟踪访谈录 作者简介

黎小锋,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2—2013年访学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现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纪录片创作》等书籍。2010以来,担任海上影展暨论坛策划、主持。作为导演/摄影的纪录片《游神考》《昨日狂想曲》《遍地乌金》《我最后的秘密》《夜行人》等曾在山形纪录片节、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哥本哈根纪录片节等诸多海外海内影展入围、获奖。
贾恺, 2009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7—2018年访学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现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出版有《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译著)、《纪录的乌托邦》(专著)等著作。作为联合导演/剪辑,与黎小锋合作的纪录片先后在数十个海内外影展入围、获奖,在NHK、SMG等电视频道播放,并被芝加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学术机构收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