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43.1(7.7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506821
  • 条形码:9787522506821 ; 978-7-5225-068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本书特色

电影《隐□□物》(Hidden Figures)是否曾令你对参与太空探索项目的女性深感兴趣?

身处科技领域,或有志于从事科技领域工作的你,是否好奇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群年轻女性相似的成长经历?



从弗莱登计算器、科学计算机,到微型计算机

从下士导弹、深空网络,到火星探测任务

从麦卡锡主义、太空竞赛,到壮游计划

见证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们的快乐与忧虑



·多层次的科技领域女性群像:多元背景的她们对数学充满热情,尼龙连裤袜的发明和IBM的新机器都让她们兴奋!走进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将看到火箭研发和太空探索计划的成败得失,也会看到她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个人成长,还能看到她们对生育可能中断职业生涯的担忧和身为在职母亲的分身乏术。

·全新视角下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展史和人类太空探索史:以人为中心、叙事性强的历史写作;平衡微观与宏观视角,以她的声音写就我们共同的故事。

·同样身为女性和科学家,作者娜塔莉亚·霍尔特生动鲜活又不失严谨地还原了诸多历史场景:本书如同一颗封存完好的时间胶囊,使我们浸入半个世纪以来的技术革新、航天事业、美国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之中,得以感受与思考人、科技和社会的关系。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招募了一群年轻女性来完成所有关键的计算工作。她们打破了女性只能从事无关紧要的文秘工作的固有印象。从计算员到程序员,再到科学家与工程师,她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导弹飞上天空,火箭飞越太平洋,美国□□颗□□的发射,月球任务和行星际探索任务,都离不开她们的计算和程序。

同样身为女性的科学家娜塔莉亚·霍尔特敏锐又细致地为读者刻画了她们拥有女性、母亲和科技工作者多重身份的光辉与挑战。基于大量的访谈、档案和文献,以这些杰出女性的人生故事为主线,《让火箭起飞的女孩》既是一部科技领域女性的生命史,也是一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展史和人类太空探索史。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前言

第六章 90天和90分钟



1957年10月4日,华盛顿特区的夜晚晴朗而凉爽。JPL主任比尔·皮克林(Bill Pickering,即威廉·皮克林的昵称)正在这里和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其他科学家一起参加为期一周的大会。星期一的时候,苏联代表阿纳托利·布拉贡拉沃夫(Anatoly Blagonravov)做了个进度报告。他说完了以后,翻译把他的话译成了英语:“我们即将发射一颗人造□□。”皮克林身旁的□人凑到他耳边低声纠正,“阿纳托利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他刚才用俄语说的是他们马上就会发射。”皮克林点了点头,却没放在心上。就在几个月前的6月,艾森豪威尔总统也曾宣称,美国即将发射□□颗人造□□,以此作为对IGY的献礼。□□早晚会飞上天空,但谁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

转眼就到了星期五的晚上,皮克林走进苏联大使馆金碧辉煌的气派大厅。宽阔的旋转楼梯扶手上嵌着金线,大理石柱和水晶吊灯流光溢彩。这场鸡尾酒会的来宾包括科学家、政客和记者,他们齐聚一堂,庆祝大会议程圆满结束。虽然苏联代表周一就发出了警告,但皮克林完全不知道这个夜晚将带领他走向何方。

JPL的这一年过得格外艰难。去年9月,木星-C刚刚创造了纪录,但在今年5月,他们又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因为导航系统故障,这枚火箭在空中划出一条古怪的弧线后,就一头栽进了大海。科学家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火箭的载荷,却发现它已经被鲨鱼咬碎了。

8月8日的第三次发射倒是非常圆满。每一级火箭都顺利脱离,将木星-C送上了更高的天空。这次他们给第四级火箭装填了燃料,但整流罩里依然没有□□,只有一个沙袋。这个项目声称的目标——测试整流罩——大获成功。回收的整流罩十分完整,它熬过了再入大气层的严酷考验。计算再入大气层造成的影响时,计算员发现之前在下士项目中积攒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大气层带来的高热和摩擦能将物体撕得粉碎,就连巨大的岩石(例如流星)也会在可燃气体中化作一团红色的火焰,虽然正是同样的气体造就了地球上的生命。燃烧的流星在化为灰烬之前能产生1 649℃的高温。每天坠落在地球上的流星灰烬大约有100吨,多亏了大气层的保护,从高空中飘落下来的主要是尘埃,而不是巨大的石块。

为了抵抗再入大气层的高热,他们必须设计新一代的整流罩。纤细如针的整流罩能降低阻力,让起飞后的火箭在空气中更自如地飞行。相比之下,新的整流罩显得十分笨重。全国的工程师达成了共识:纤细的造型在极端环境下只能提□□常有限的保护,更粗的整流罩才能缓冲气体激波,隔绝大气层带来的损伤。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的H.朱利安·艾伦(H. Julian Allen)首先提出,成功的整流罩可能看起来有些笨重,但这方面的技术是迫在眉睫的太空竞赛中一个关键的角逐点。

有了能承受大气层摩擦力的整流罩,新火箭被重新命名为“朱诺”号(Juno)。JPL希望新的名字能帮助这枚火箭摆脱军方背景,让华盛顿看到它在和平事业中的潜力。他们已经明明白白地向外界展示了将□□送上天空的能力,那些大人物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与此同时,海军的先锋项目举步维艰。由于他们计划使用的火箭尚未完成研发,所以这枚多级火箭的每一级只能单独试射。1956年1□月的一个雨夜,□□级火箭发射了。试飞相当成功,但在“朱诺”的映衬下,这点成就简直微不足道:它的飞行高度只有朱诺的1/3。“朱诺”完成了3次发射,这枚四级火箭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但先锋还在准备第二级的试飞。

所以听说“朱诺”项目要被叫停,计算员们都很惊讶。海伦·周一边叹气一边收拾笔记簿准备归档。虽然他们已经算出了发射□□需要的所有东西,但到头来这些数据只能躺在不见天日的文件柜里。面对唾手可及的胜利,他们却要封存所有的工作成果,这样的结□令人心碎。愁云惨雾笼罩着整个实验室。就连热闹的午餐桌也沉寂下来,只余下一两声不忿的低语。

玛丽·克劳利对此深有感触。去年她离开计算室加入化学部,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这个部门的35位员工里只有3名女性,玛丽就是其中之一。她喜欢在实验室里东游西荡,而不是整天坐在办公桌前。她喜欢待在化学药品和量筒中间,小心翼翼地设计实验。吹玻璃是她□爱的活计。实验室采购的都是标准的玻璃器皿,实验员们得按照需求改造这些东西,有时候还得自己动手修复设备。化学系的学生都学过吹制玻璃这门精巧的技艺。玛丽把器皿放到本生灯上,任由橘色的火苗舔舐玻璃壁;坚硬的玻璃逐渐□软,她快速转动器皿,使之形成一个圆筒,然后把嘴凑到吹管旁边开始吹制。玻璃在她手中慢慢膨胀起来,形成一个烧瓶。玻璃熔化的过程充满美感,看起来就像半空中流动的一泓清水。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目录

前 言 / i

让火箭起飞的女孩

1958年1月 发射日 / 3

卷一 □0世纪40年代

□□章 飞上云端 / 9

第二章 西行记 / 40

卷二 □0世纪50年代

第三章 火箭升空 / 59

第四章 导弹小姐 / 8□

第五章 蛰 伏 / 105

第六章 90天和90分钟 / 1□5

第七章 月 光 / 144

卷三 □0世纪60年代

第八章 模拟之王 / 161

第九章 行星引力 / 189

第十章 □后的太空皇后 / □14

卷四 □0世纪70年代至今

第十一章 □人来自火星 / □31

第十二章 看起来像个女孩 / □54

后 记 / □86

致 谢 / □90

注 释 / □94

出版后记 / 3□9
展开全部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节选

“莉莉?”我指着一个名字试探着问道,湿漉漉的鸡尾酒垫上全是我潦草的字迹。我的丈夫摇头表示反对。我咬着笔一边努力思考,一边拖着臃肿的孕肚试图在摇摇晃晃的吧凳上保持平衡。那是□010年的夏天,我和丈夫正在为我们即将出生的女儿起名字,她的预产期在1□月。我们坐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一间酒吧里冥思苦想,要是谁想出了某个名字,就把它写在酒垫上给对方看,感觉像是在玩一个奇怪的游戏:给宝宝起名字!但我们似乎差了点运气。我们俩的名字都不太常见——我叫娜塔莉亚,他叫拉尔金—所以我们希望给女儿起个好名字,免得她以后背上某个一辈子都甩不掉的烂绰号。拉尔金在酒垫上写下“埃莉诺”的时候,我立即表示反对。埃莉诺听起来太老气了,我简直无法想象,我的女儿怎么能叫这样的名字。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肚子越来越大,这个名字也渐渐走进了我的心里。我们开始替她想中间名了。我提出了“弗朗西斯”,拉尔金七年前去世的妈妈就叫这个名字。

和每一位现代的准妈妈一样,我上网搜了搜女儿的名字。在搜索框里敲下“埃莉诺·弗朗西斯”以后,我惊讶地发现,历史上有一位名叫埃莉诺·弗朗西斯·赫林的女性,她出生于193□年11月1□日。赫林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的一位科学家,她主持的项目旨在追踪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和我们在《世界末日》之类的电影里看到的那些科学家一样,赫林的任务是监测那些离我们的地球家园太近的小行星。在NASA服务期间,她发现了不少小行星和彗星——一共有800多颗。我的女儿能和这样的女性分享同一个名字,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还搜到了一张赫林的黑白照片,她捧着一面天文学奖牌,嘴角噙着一抹羞涩的微笑,金色的卷发蓬松地堆在肩头。这位女性到底为NASA工作了多长时间?我十分好奇。难道早在□0世纪50年代,NASA就有女性科学家了吗?遗憾的是,我可能永远无法解开这个谜题,因为赫林正好在前一年(□009 年)过世了。□010年1□月14日深夜,我们的女儿呱呱坠地,拉尔金和我给她起名叫作埃莉诺·弗朗西斯。从那以后,我时常想起那位和我女儿同名的女性,虽然我和她素昧平生。

对埃莉诺·弗朗西斯·赫林(朋友都叫她“格洛”)的痴迷引领我发现了另一群女性的故事,这些女孩曾为加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她们有个有趣的绰号:“人力计算机”。□0世纪四五十年代,JPL征募了这群女孩来完成所有关键的计算工作。是她们将早期的导弹送上天空,推动装载着沉重炸弹的火箭飞越太平洋,帮助美国发射□□颗□□,指引月球任务和行星际探索任务的方向,甚至直到今天,火星漫游车的导航系统也离不开她们奠定的基础。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0世纪50年代的这群女孩在桌前辛勤地工作。老照片已经十分脆弱,而且就连NASA的档案管理员也弄不清大多数女孩的名字,更别说她们的下落。看来她们的故事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很多人觉得,在NASA的早期历史上,女性只能承担无关紧要的文秘工作,但这群女孩却推翻了人们的固有印象。这些年轻的女工程师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拥有的技术也离不开她们的贡献。她们是NASA□早的一批计算机程序员。其中一位女孩迄今仍在NASA工作,她也是为美国航天项目服务时间□长的女性。她们的故事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美国历史上的那些关键时刻。

从女儿埃莉诺·弗朗西斯出生的那个寒夜开始,我常常想到这群女孩—尤其是在情绪紧张的时候。作为一名微生物学家,我曾在南非偏远的研究站里捣鼓坏掉的吸乳器,也曾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实验室昏暗的大堂里奔跑,还曾小心翼翼地取出闪烁着迷人光辉的原始数据。在这样的时刻,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半个世纪前的那群女性,她们也曾面临同样的挣扎,迎来同样的荣耀。女性、母亲和科学家的多重身份有时颇为尴尬,有时又格外精彩,她们如何面对这些挑战?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办法:我得亲自问问她们。



后 记

我穿过安全门,进入访客停车场。草坪上的鹿悠闲地嚼着野草,毫不畏惧周围来往的行人。这一幕和芭芭拉的描述一模一样。但实验室跟我想的不太一样,它看起来……有点小。几幢房子紧紧挤在一起,庭院里到处都是正在享受加州阳光的年轻人。这里感觉不像政府机构,倒像是大学校园。

不过,外表总是富有欺骗性,等我真正走进那几幢建筑,复杂的科学才开始显露真容。我和17位女伴一起目睹了漫游车在崎岖的场地里“捉迷藏”,工人们在一间干干净净的巨大车间里组装飞船。同伴告诉我,几十年来,这里几乎没怎么□过。和我同行的这群女性并不是□□次来到这间实验室,她们是JPL的□□批女计算员。我的同伴包括芭芭拉·鲍尔森、琼妮·乔丹、凯瑟琳·萨林、□□娅·德沃尔尼琴科、维吉妮亚·安德森、珍妮特·戴维斯、海伦·凌(女儿伊芙陪在她身边)、西尔维娅·米勒、维多利亚·王、玛姬·布隆、卡洛琳·诺曼、莉迪亚·沈、琳达·李、玛丽·克劳利、南希·基和苏·芬利。为了赶来参加这次聚会,她们中有几个人甚至不辞辛劳穿越了整个国家。

刚刚见到这群女人,我立即发现,她们不仅是曾经的同事,也是亲密的朋友。她们指着11号楼连声抱怨,不少人还记得那间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的混凝土墙壁计算机室。然后她们又望向早已废弃的试验井,回忆当年那些震耳欲聋的小型发动机试验。我看着芭芭拉和海伦。这么多年来,她们俩交谈过成千上万次,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但这次却不一样。她们已经有很多年没见面了。

海伦住在附近的一所养老院里,孩子们常常来照顾她,尤其是伊芙。丈夫亚瑟退休的时间比她还早5年,从那以后他一直在照顾孙辈。他们的儿子帕特里克从小跟着海伦学习BASIC和FORTRAN,在母亲的激励下,他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专业。伊芙特别擅长游泳,她在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行,甚至进入了美国奥运游泳队预选赛。亚瑟去世后,海伦和伊芙相依为命,伊芙细心地照顾母亲,她特别喜欢给妈妈烘焙点心。

□003年,芭芭拉的丈夫哈利得了癌症。哈利生命垂危的时候,有一天,芭芭拉突然觉得头晕目眩,然后她狠狠地摔倒在地,完全爬不起来。以前她从没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后芭芭拉终于设法爬了起来,但医生担心这可能是中风。当时他们的女儿凯伦和凯西住在爱荷华,听到消息,她们立即赶回家里照顾妈妈。结果芭芭拉没什么大事儿,但哈利的健康却每况愈下。女孩们陪着爸爸度过了生命的□后一周,□后哈利溘然长逝。那个曾经用毯子裹着她们、给她们换尿布、深深爱着她们的父亲就这样去了。芭芭拉的莫名晕倒冥冥中仿佛送给了女儿一份礼物,是她给了她们□后一次陪伴父亲的机会。哈利去世后,芭芭拉搬到了爱荷华,那里离女儿更近一点。她的时间表被教堂、朋友和家人填得满满的,□近她还当上了曾祖母。

尽管大家都上了年纪,玛姬看起来还是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宝宝。回忆起在JPL工作的岁月,她的眼睛像□0岁的少女一样闪闪发光。玛姬没有结婚,但她并不缺少家庭的温暖:平时她会照顾97岁的母亲,偶尔还会帮忙看护几个孩子。她还记得当年在实验室上班的时候,一个好保姆对她来说有多重要。

西尔维娅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她和兰尼常常出去旅行。在她的退休宴会上,听到朋友们的溢美之词,西尔维娅说:“我都不知道我有这么厉害,简直能在水面上走路!”虽然西尔维娅非常谦虚,但她给JPL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的无人火星探索任务离不开她的工作。

苏也常常在外面奔波,不过这是出于工作需要。她主要负责DSN任务,所以经常去全球各地出差,包括澳大利亚、西班牙和格陵兰。去研究站出差意味着在他们的项目饱受媒体关注的时候,苏通常不在国内。“他们关注的焦点永远都是JPL的控制室,但真正干活的人不会出现在电视上。”她说。苏眼睁睁看着实验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化,但并不是所有□化都是积极的。□008年,也就是苏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第50年,JPL修改了政策,要求所有工程师都获得高级学历。苏一直没念完大学,所以他们取消了她的全职职位,把她调整成了小时工。不过等到管理层发现苏的加班时间多得惊人以后,他们立即破例把她的职位改了回去。苏是NASA目前在职时间□长的女员工。直到今天,她仍是JPL的软件测试员兼分系统工程师,苏热爱这份工作,她还珍藏着一份手绘轨道的坐标纸。没想到吧。

在JPL参观的时候,我们经过了一台探险者1号模型。芭芭拉和玛姬站在模型前面依依不舍地驻足欣赏。真正的探险者1号已于1970年3月31日坠入太平洋,那时候她们还在JPL工作。女人们的目光扫过这颗细长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有机会亲耳听到她们的诉说,我深感荣幸。

那个周末结束的时候,女人们在满月的照耀下道别。经历了数十年岁月的洗礼,她们的友谊仍历久弥新,在拥抱、亲吻和祝福中,我听到了一句特别伤感的话:“这大概是我们□后一次见面了。”在这□后的告别中,她们的友谊比任何火箭发动机都更强大。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相关资料

媒体推荐

霍尔特的书描绘了喷气推进实验室许多标志性航天任务(包括美国□□颗□□“探索者1号”和探索太阳系的“旅行者”探测器)背后的数学和工程,以及女性成员的个人生活与她们在□性主导的职场内不寻常角色的演□。

——Space.com



穿插讲述人物故事之中,霍尔特也阐述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在确保火箭能够达到逃逸速度的同时,需要尽量减少燃料重量——以及数学如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数学是富有戏剧性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计算是一种运动,甚至是竞技。

——珍妮弗·莱特,《自然》



这本书是一颗迷人的时间胶囊,刻画了在那个只有□0%的女性走出家门工作、仅仅因为怀孕就可能会被解雇的时代,职业女性的生活是怎样的。

——《史密森尼杂志》



霍尔特调查了这些女性的迷人生活和重要贡献。她们挑战了当时的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在让□早的火箭起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美国人》



我们在历史课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有关□性的故事,但女性对创新和进步同样重要。《让火箭起飞的女孩》通过重新检视太空时代证明了这一点。本书特别关注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身处前沿科技领域的这些女性,是她们让(人类登月时)“个人的一小步”成为可能。

——《娱乐周刊》



霍尔特写作的即时性让读者感觉仿佛与书中的女性一起□□次目睹木星,以及更多。

——《图书馆杂志》



名人推荐

这本极具可读性、有趣且内容丰富的书讲述了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计算员的故事。当时,这些年轻的女性从事现在由芯片处理的计算工作。霍尔特将她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她们的职业生涯经历为军方研发导弹的初期JPL,以及转而成为NASA行星探索任务核心机构的JPL。作者赞颂她们的生活、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她们密切参与早期太阳系探索任务的兴奋。这是一个早该讲述,却姗姗来迟的故事。

——查尔斯·埃拉奇(Charles Elachi),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校长



获奖记录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畅销书

美国□□□年度图书

新书--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作者简介

娜塔莉亚·霍尔特(Nathalia Holt),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博士,曾是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的研究员。曾获Ragon创新奖和美国基因治疗学会青年研究奖。著有畅销书《治愈:战胜HIV的人》(Cured: The People Who Defeated HIV)和《动画女王》(The Queens of Animation)。 阳曦,自由撰稿人、译者,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曾从事航天研发工作。目前专注科普及幻想文学创作和翻译,《环球科学》、果壳网等知名媒体及新媒体长期合作译者,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翻译小说”银奖,已出版译作《赶往火星》《元素的盛宴》《从一到无穷大》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