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作者:郑刚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36.5(3.8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106300
  • 条形码:9787571106300 ; 978-7-5711-0630-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本书特色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系定名为“中外教育交流与变革”,其中“交流”指中外之间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变革”则指中国自身学校教育的变革。这两者自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产生之后,一直处于一种相互联系又互相促进的状态。但学校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或是教育教学实践层面,若进行线性梳理和分析,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不是一个小小的书系即能完事,因此在着手选题时,既要考虑研究者自身的学研能力和知识基础,又要考虑研究内容具有一定代表性。其结果就是产生了“码堆”的10部著作或10个方面的研究,虽说有些杂乱,但并非完全无“章”。
  就学校教育的层次看,有学前教育方面和研究生教育层级的交流和变革作代表;就学校教育的类型看,有专门美术教育和电化教育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教育交流与演变作代表,就教育交流的主体而言,既有来华者,也有华人出国者;既有受教者——学生群体,也有授教者——教师群体;就教育交流的成效而言,既有促进自身教育发展的教育翻译,又有促进中国社会变化的人才培养……当然,就教育交流的主要渠道或重要途径而言,留学教育及留学生群体着墨多;就教育交流的流向及成效而言,则选题大多立足于中国自身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所有这些选题,从时间上来看,大多立足于“近代”。但如前面所言,中外教育交流与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在过去近一个半世纪主要呈现为逆向交流的基础上,已开始转入以互向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缘此,《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系在外人来华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两项研究上,将其时间下限延至“当代”——以利于人们借以窥见新的“时代变局”中教育交流流向、形态变化之一斑。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赴海外留学归国的留学生对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和贡献, 观点鲜明、引文丰富, 数据繁多。内容包括: 留学生与中国高知群体的形成 ; 留学生与中国学位制度的嬗变等。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前言

人类社会已进入这样的历史时期——任何国家要想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人才是国家强盛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的发展。教育交流与互鉴,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缘此,今日在认定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同时,积极推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既是历史之必然,也是时代之应然。
  一
  早在十五年前,笔者在组织撰研中外教育交流丛书时,就阐明自学校教育在中国社会产生以来,中华□□的教育交流就在不断地推进和发展。站在中国自身的角度或立场,这种教育交流大致可分为顺向交流、逆向交流和互向交流几种类型,并且笔者还根据学校教育与中华文化变迁和传衍之间的关系,大致分析了每种类型交流方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特征或表现。
  所谓顺向交流,是指在教育领域以中国为定点,通过相应的途径,将自身处于先进地位的文明因子和文化成分传输给其他的国家或□□的交流活动。以这种方式发生教育交流活动之时,往往中华文明处于一种上势地位或先进态势,通过相应的教育交流渠道,传播或输出到与己交流的国家或□□。例如中国近代以前的教育交流就是顺向交流,正是这种顺向教育交流,促进了今日人们所言的“东方儒学文化圈”的形成。
  所谓逆向交流,则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的接受者,通过种种教育交流的渠道,将自身亟须他国或他□□的先进文明因子和文化养分吸纳或引进国内,再结合国情所需融收化解于自身文明之中。其时自身的教育基本处于一种后进态势。这种逆向交流初现于明清之际,尤其突显于近代。这种类型的教育交流,推动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变革和更新。
  所谓互向交流是指在中外教育交流过程中,既有中华文化通过相应的教育交流途径传输给其他国家或□□,同时又有他国文化或他种文明输入中国的教育领域。其时教育交流的双方各有对方可资借鉴和吸纳的文明因子与文化养分。这种教育交流的情形,近二三十年来比较明显。它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回望历史,上述三种教育交流类型只是以一种静态的眼光相对而言,其实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中外教育交流的活动方式及文化内容,都不是单一的类型在发生或进行,而是顺向交流时也有逆向交流发生,逆向交流时也有顺向交流活动,或者互向交流发生时一时顺向交流占据优势,一时逆向交流成为主流。这不仅因为人类社会各个□□或国家,其文化各有优势,任何时候交流的双方互相都有可取之处,还因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地位都处于一种恒动状态,故而在借鉴和吸收对方先进文化养分和积极文明因子时,也将自身的优良因素传输给对方,反之也是。如若求其区别,只是态度方面的积极与消极,作为方面的主动与被动,流量方面的充沛与弱小,以及交流时选择层面与领域的不同而已。要言之,教育,使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且日益进步;交流,使教育事业得以创新而不断发展。
  二
  根据哲学的变易观点,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输入活性因子或吸纳新鲜养分,才能真正做到“日新,日日新”,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学校教育,无论其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育的思想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都只有不断地吸纳新的养分,才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才能求其“系统”的活力常新,以利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
  进入近代社会,中国发生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国际政治地位由传统的“天朝上邦”沦落为贫弱挨打的后进之国,主体经济形态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被迫纳入世界工商经济的运行轨道;与之相应的传统教育系统,同样处于必须革新的历史关头。于是,通过教育交流我国的学校及其知识人才的培养获得了“自救”:学校教育系统吸纳新的养分,在艰难的“蜕变”过程中走向“涅槃”。这一过程,在后人看来不过是万变宇宙间的一瞬,但在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基本完成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历史转型。这一转型,由何而起、因何而生、如何实现以及有何成效和经验教训,都值得学界去分析、总结,并借以探究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应该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外教育交流”与中国教育的应变、革新与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总结。
  三
  本书系定名为“中外教育交流与变革”,其中“交流”指中外之间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变革”则指中国自身学校教育的变革。这两者自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产生之后,一直处于一种相互联系又互相促进的状态。但学校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或是教育教学实践层面,若进行线性梳理和分析,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不是一个小小的书系即能完事,因此在着手选题时,既要考虑研究者自身的学研能力和知识基础,又要考虑研究内容具有一定代表性。其结果就是产生了“码堆”的10部著作或10个方面的研究,虽说有些杂乱,但并非完全无“章”。
  就学校教育的层次看,有学前教育方面和研究生教育层级的交流和变革作代表;就学校教育的类型看,有专门美术教育和电化教育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教育交流与演变作代表,就教育交流的主体而言,既有来华者,也有华人出国者;既有受教者——学生群体,也有授教者——教师群体;就教育交流的成效而言,既有促进自身教育发展的教育翻译,又有促进中国社会变化的人才培养……当然,就教育交流的主要渠道或重要途径而言,留学教育及留学生群体着墨□多;就教育交流的流向及成效而言,则选题大多立足于中国自身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所有这些选题,从时间上来看,大多立足于“近代”。但如前面所言,中外教育交流与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在过去近一个半世纪主要呈现为逆向交流的基础上,已开始转入以互向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缘此,本书系在外人来华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两项研究上,将其时间下限延至“当代”——以利于人们借以窥见新的“时代变局”中教育交流流向、形态变化之一斑。
  纵观中华□□自古以来的教育交流,既有将自身现有的□先进文化推向世界的活动,亦有从其他先进的国家或□□摄取自身所需的文明因子的行为。在这种传输与求取、播衍与认同人类新知的过程中,中华□□通过种种途径一直未停歇教育交流活动,直到今天,仍在深化拓展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目录

□□章 留学生与中国高知群体的形成
□□节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形成

第二章 留学生与中国学位制度的嬗变
□□节 中国学位制度的介绍与萌芽
第二节 留学生与学位制度的移植和发展
第三节 留学生与学位制度的定型和完善

第三章 留学生与研究院所的创建
□□节 西方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创立及沿革
第二节 留学生与研究院所的初步创设
第三节 留学生与研究院所的制度规划
第四节 留学生与研究院所的普遍设置

第四章 留学生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组成
□□节 有留学经历的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有留学经历的研究生导师的群体特点

第五章 留学生与我国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节 留学生与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留学生与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特色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

郑刚,男,湖北武汉人,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及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