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师大故事

作者:王涛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9-08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8.4(4.9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师大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377857
  • 条形码:9787561377857 ; 978-7-5613-778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师大故事 本书特色

王涛主编的《师大故事》以师大入讲述师大事,以师大事传承师大精神,真实记录了几代师大人秉持“崇真务实、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道路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历程。 该书收录了三部分内容:一、1990年-2014年《陕西师大报》“杏园”副刊中与学校发展相关的文章;二、陕西师大建校70周年“校庆征稿”中的优秀文学作品;三、微信平台“师大门下3000蜡烛”中的优秀文学作品。

师大故事 内容简介

  《师大故事》全书共分校史钩沉、画境文心、先生之风、慎终追远、散札存录、校园情怀以及似水流年等七辑,收录作品主要来源于1991年至2014年刊载于《陕西师大报》文艺副刊版面的与学校发展历程相关人、景、物、情的文艺作品,其次为学校70周年校庆征文中的作品,另外选录了部分“师大门下3000蜡烛”微信平台推荐的美文。在《师大故事》选编过程中,我们既对所选作品进行了文字校勘,同时尽可能忠实于文章原貌,特别标注了原作发表的时间,并以时间为序编排,方便读者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阅读、体味。

师大故事 目录

**辑 校史钩沉
校园史话/刘念先
**届科学讨论会议的召开背景/韦效基
六十年之变迁/马家骏
于右任与陕西省立师专/杨克勇
外院故事/口述:牛亮羽 整理:马正平
科学建设形成特点/赵万怀
忆办公院/王景堂

第二辑 画境文心
“畅志园”随笔/刘小勇
“磊乐苑”小记/鲁建宏
小园赋/胡安顺
槐林春意/肖淞平
爬满青藤的图书楼/南长森
双子雪松赞/阿 白
校园访树/韦效基
蜡染/屈雅君
那一片银杏/白建才
玉兰情思/阿 白
双馆记/崔荣荣
文字的密林/常凤媛
她在锦绣间/姜 京
图书馆里的静美时光/马冠芳
教学一、二、三楼的题字/韦效基
师大的老图书馆/吕绍勋
昆明湖赋/柳迪
图书馆的人和事/徐艳丽

第三辑 先生之风
金戈铁马 劲健俊逸/刘念先
先生/杨柳欣
我们的阎叔/吴耀宇
楼谷主人歌/朱鸿
学人本色是诗人/霍志军
狂士的风采/吴国彬
高歌唐音 重铸诗魂/陈 力
书,读为本/周苏韵
敬以美芹献恩师且纳之/王茜
从“贾恶人”到“贾大伯”/李 炖
“金格尔”传/韩志萍
为先生寿/傅功振
我与斯先生/臧振
玫瑰花蜡梅花/裴亚莉
“文艺”万岁/杨柳欣
我的亲爱的先生们/杨素秋
想念中文系的先生们,想念刘路先生/常 坤
曹维安老师,您还好吗?/宋宪铭
想念中文系的老师们/李萍
师恩泽被情难忘/范景宇
抱愧王荣/林奔月
历史系的先生们/侯海英

第四辑 慎终追远
悼念郭子直先生/胡安顺
怀念恩师/刘 静
“三心”“二意”念卫老/李卫东
重温导师的来信/李继凯
元白先生小传/高振祥
岁月悠悠师恩难忘/李寅生
师生情深/白书哲
永远的导师/王 雪
赵吉惠的魅力/臧振
学术大家的魅力与风范/张建祥
送别我的老师/辛德勇
深切缅怀朱本源先生/王成军
怀念先师高海夫先生/王红
深深的怀念/陈枫
学人魅力 永世常在/田文棠
父亲黄永年的书趣/黄寿成
怀念黎风先生/史志谨
幸运、慰藉与遗憾/李卫东
君子之儒 行而为教/周晓薇
追忆我眼中的史念海先生/贾二强
黄国璋先生与地理系的发展/甘枝茂
终南毓秀城南育英/侯甬坚
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王社教
记忆中的筱苏先生/葛剑雄
怀念老师张安民/司晓宏
我念我师/王勇安
精于学术德惠学生/孔祥利

第五辑 散札存录
读《爱泉水清清》/贾平凹
教师摇篮里成长的作家群/韦效基
绿满天涯的希望/赵世超
“卫书”**幅是如何面世的?/赵万怀
上学/赵世超
思辨的这一声/陈忠实
《陕西师范大学校史人物传略》序/房喻
读范超的散文/贾平凹
以写促学/郭芹纳
滋兰树蕙六十春/霍松林
献给文学院的退休礼物/郭芹纳
赋诗填词/党怀兴
从东海岸向母校汇报/马家骏
陕西师大颂/田玉川
我在陕师大汉学院带老外/杨 飞

第六辑 校园情怀
追梦/田 莹
沉潜/范 超
一首歌和一代人/阎 焱
谁动了俺的社团?/王 声
无限怀念 有限悲伤/颂 雨
离开师大的日子/朱卫东
一个人的漫步/王月
感受师大/任江
月华师大/吴耀宇
紫藤花开/张笛声
别绪/王思丽
师大,心灵深处*真实的触动/杨子珍
我的大学/朱鸿
“师大路”“路友”/桃夭
岁月如诗,且为她轻吟浅唱/王 茜
六月骊歌/刘尧
春天的思绪/甘 晖
与一座城市有关的记忆/石 萍
我的大学时代/王彦明

第七辑 似水流年
**张校报/韦效基
吴师傅/白 雨
告别“筒子楼”/白建才
车轮上的师大/李卫东
生命驿站/任江
校园里的老夫妻/周 圆
喜新恋旧/吴国彬
在师大感受幸福/刘紫祺
告别/王大伟
王大伟老师退休了/赵克礼
陕西师大的戏剧活动/马家骏
乒乓球,陕西师大的不老青春/王峰
遥忆当年登科时/刘 路
建校元老杨万亿/赵万怀
我也成了师大人/木木
那年,我们一起在陕师大拾过荒/谢培勇
民族部往事/马正平
六十年前的点滴回忆/蒋素芬

幸福地分享/胡选宏
后记
展开全部

师大故事 节选

  《师大故事》:  “三心”“二意”念卫老 ——卫俊秀先生忌日感怀 口李卫东 布谷声声里,又是一年,转瞬间,就到了5月29日——卫俊秀先生一周年忌日。卫老的音容笑貌,恍若眼前,离开卫老的日子,许多往事奔来心间。  初识卫老,是在进入师大学习的第二年——1982年。因为自己习书没有恒心,无长进,永远游离于书法圈之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法爱好者和艺术票友,一直不敢以他老人家的学生自居;恐说出来有辱师门。到卫老走完他94年的风雨人生,满打满算,我与他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也整整20年,居然没有学到卫书的一爪半鳞,抚今追昔,胸臆中充满对老人家的愧疚与缅怀。  虽说学习书法无所成,但是卫老对我的影响却是难以忘怀的,印象*深的当属他的“三心”和“二意”。  其一,“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是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一句歌词,也是卫老的心声。与卫老的长期交往中,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感染着我们。先生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正如他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的书法所言:“‘七七’事变,日寇发动侵略战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我中华。以‘三光’政策、南京屠杀,创建人间地狱,甘为祸首。八年抗战中,鬼子渗杀我人民3 500万之众,财产损失达5亿美元之多,实为我中华民族千古未有之奇耻大辱!斯可忍,孰不可忍!而今更加猖獗,自行撕毁友好条约。不反省,被侵略为‘圣战’,丧尽人性,禽兽不若。岛国危矣!凡我国人,须永远牢记国仇,提高警惕,磨砺以须,以防殃祸之重来。”没齿难忘亡国恨,与卫老在一起的日子里,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刻骨仇恨是老人*多的话题,愈到晚年,他重复这一话题的次数越多。目睹日本鬼子的军刀戳进同胞肚子的经历,让他铭心刻骨,他也时时提醒年轻人勿忘国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修改教科书,美化侵华战争,使他更加义愤填膺,仅从《参考消息》上所做的关于日本对华关系的专题剪报——《能源》就做了厚厚15本,足见他的民族情感与浩然正气。他也在多种场合表示:“我的笔就是我的刺刀,我的艺术就是我的愤怒。……”有许多评论家言其充满个性和张力的笔画,俨然直刺仇敌胸膛的利刃,正义的力量跃然纸上。  其二,与世无争一颗平常心。卫老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平,他遭受的磨难,非常人所能承受,谈及往事,他似乎没有怨天尤人,历尽艰辛却对未来充满乐观,不像许多在反右、“文革”等历次运动中受过迫害的人,对社会充满敌视,容易把怨恨转嫁到周围其他人,特别是运气较好的同行身上。曾经有是卫老人格魅力的贴切表述。对于别人取得的成绩,他都大加赞许,既鼓励初学书法的黄口小儿,也乐于与小有所成的中青年书法家共同切磋,对于那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多的评价是“人家写得好”,并注意从一笔一画、字里行间,从笔势到气韵,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他不仅用自己的书作、书论鼓舞人、引导人,更是用自己对待艺术、对待社会、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日常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影响人。对于自己的书法成就,他从不主张传媒大肆宣传,他拒绝炒作,更不自吹自擂,对于晚年因为山西青年杨吉平《二十世纪草书四家评述》一文而吸引书圈内外许多人的眼球,老人很平静,一方面对素昧平生的杨先生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不希望别人误读此文。他认为文章只是从20世纪众多书家中遴选出四位进行评述,而不是说20世纪的草书家们排列了前四名,他一再说“我怎么能与于右任先生相提并论?人家是我的老师”。至于在先生弥留之际和身后,有不明就里或别有用心者借题发挥,对老人进行无端的指责甚至人身诋毁,如果不是无知,那只能是偏见了,实在不足挂齿。  其三,童心常驻“正清楼”。卫老不仅对国家、对民族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而且一直不谙尘世间尔虞我诈的纷争,待人始终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他那问自号“正清楼”的书房,是名副其实的陋室,谈笑常有鸿儒,往来也有白丁,但是不管来人是老是少、圈内圈外,卫老闭口不谈书法界的家长里短。卫老一辈子心仪庄子哲学,心骛八荒,思接千载,不断思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名利、毁誉和个人际遇则看得很淡,越是到了晚年,心性越发天真、质朴和率意。我每每到府上看望他,他总是佝偻着身子,忙不迭地递上一些各地特别是山西老家送来的特产吃食:“好吃得很,你吃!”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教诲人生,久久不肯松开,这样的亲昵自从成年后与父亲都不曾有过。“家有卫书不算贫”是书法爱好者特别是晋陕两地妇孺皆知的佳话,在卫老的“陋室”,偶尔也遇到前来求字的,只要是老人亲自接待的,他都亲手登记,把姓名、尺幅、款式、内容等在记事本上记得清清楚楚。当来人因为给年事已高的老人添麻烦表示过意不去时,他总是说“没有啥,人家喜欢我的字嘛”,尽管他的书法作品人皆宝之,他从不像有些人张口闭口“现在求字的人多得很,我的字销路好得很,你可以到书院门××轩、××斋去找,那里是真的”。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