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作者:吴敬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20.5(4.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41.0(8.5折)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29450
  • 条形码:9787521729450 ; 978-7-5217-2945-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本书特色

1. 大牌作者,如蔡昉,杨伟民等

□.前沿话题,如新发展格局,老龄化,人口政策等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内容简介

《比较》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比较》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本书为13辑。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目录

双侧记: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蔡 昉

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 杨伟民

政府的适当范围:□5年的理论发展和应用 奥利弗·哈特 翁笙和

暴力的陷阱:发展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观 加里·考克斯 道格拉斯·诺思 巴里·温加斯特

反思 低利率时代的财政政策 詹森·福尔曼 劳伦斯·萨默斯

关于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的思考 周诚君

促进创新的政策工具包 尼古拉斯·布鲁姆 约翰·范里宁 海蒂·威廉姆斯

住房、城市增长和不平等:放松管制和升级改造在减少经济和空间不平等中的有限作用

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波塞 迈克尔·斯托珀尔

“拆除”还是“升级”?大都市区集体土地非正规空间治理的思考 田莉 徐勤政
展开全部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节选

双侧记: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蔡昉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也是□1世纪的全球大趋势。联合国预测数据表明,□0□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发达国家为□5.9%,在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不发达国家)为1□.1%。虽然□不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目前仅为5.7%,但是也将迅速赶超上来。作为一个处在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国家,中国在人口老龄化方面并不置身事外,但是也有三个特点:其一,□快的老龄化速度;其二,□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其三,未富先老的独特表现。

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这是因为国际经验表明,人口转变的状况与趋势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要么是正面的,要么是负面的。经济学也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反应,尝试将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予以理论化。□□,我们根据在学术界和政策制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与本文讨论的问题具有紧密相关性这两个原则,简述三个重要的人口—经济关系理论,这些理论分别揭示在相继发生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很大程度上与之重叠的人口转变阶段上,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制约。

贫困陷阱理论描述的是一种人口增长过度和劳动力过剩导致的不发达状况。作为经济学说史上□□个致力于研究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学者,马尔萨斯(Malthus, 1996)假设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而食物生产仅能以算术级数增长,□终只能依靠饥馑、战争、疾病或政策干预等方式抑制人口增长。基于这一马尔萨斯传统,后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把不发达状况看作一种恶性循环或贫困陷阱。在人口增长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率、产出和收入都十分低下,经济增长的结果不足以保障全部人口在□低生存水平以上的生计,也不足以支撑简单再生产必要水平的储蓄。因此,这种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导致国家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状况(Bass, □009)。

出现于□0世纪90年代的人口红利理论认为,特定的人口年龄结构和丰富的劳动力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额外源泉,即产生人口红利(Bloom et al., □003)。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更快增长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这对于劳动力供给、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因而形成更高的GDP潜在增长率(Cai,□016,第 4章)。作为这一理论的一种补充,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把现代经济部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看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一种独特的经济发展路径(Lewis,1954)。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是劳动年龄人口更快增长的结果,并且这一特征很好地刻画了发展中经济体的生产要素禀赋,因此,这两种理论假说在解释后起国家的赶超潜力时具有相互补充的意义。

长期停滞理论指出,人口增长停滞和老龄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凯恩斯(Keynes,1978)虽然承认马尔萨斯关于人口过度增长抑制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但他同时警告,停滞的人口增长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的灾难性后果。遵循相同的思想脉络,汉森(Hansen,□004)□早使用“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这个用语表述停滞的人口增长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萨默斯(Summers, □016, □018)指出,至少从□008—□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就陷入长期停滞,表现为低长期利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经济增长率。

长期停滞既是供给侧现象也是需求侧现象。虽然萨默斯把长期停滞归咎为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需求不足问题(Summers,□018),但是,他和合作者概括的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渠道,实际上指出了长期停滞问题的原因,从本源上就是供给侧问题(Eggertsson et al.,□019)。根据理论预期和现实经验,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两个事实。□□,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资本回报率下降和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减弱,这些因素共同削弱经济增长潜力。第二,总人口的减少降低投资意愿和消费倾向,导致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造成的供给侧冲击主要表现为潜在增长率不可逆转地下降,总人口减少造成的需求侧冲击很可能会造成经常出现增长缺口,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能力的情形。

在过去40余年经历□□□□快的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先后跨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阶段,目前正在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经济增长减速的供给侧挑战。由于总人口预计在不久后达到峰值,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需求侧冲击的准备。本文将从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两个转折点开始,进而考察这两个转折点如何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降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后讨论政策含义并提出改革建议。

二、中国的老龄化:一个趋势,两个转折点

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两个主要原因。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经历迅速和大幅度下降之后,自199□年以来一直处于更替水平之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0□1)的数据,□019年,中国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为77.4岁,60岁人口的预期寿命为□1.1岁,都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了遵循一般路径之外,中国的老龄化过程还有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与世界总体及主要国家组别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进程都是□快的。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015—□05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将以年均□.35%的速度提高,而这个比重的世界平均提高速度为1.53%,高收入国家平均为0.97%,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为□.17%,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平均为1.98%,低收入国家平均为1.44%。

其次,中国拥有□□□□大规模的老年人口,而且这个地位将长期保持。虽然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预计将从□0□0年的18.1%显著降低到□055年的13.□%,同期中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仅仅从□3.4% 降低到 □□.6%,使得中国继续拥有□□□□大规模的老年人口。

□后,中国的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即老龄化程度在世界排位远远高于人均收入的世界排位。□019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6□美元,比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13.5%,但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然而,在□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7.5%,其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为1□.5%,高收入国家平均为□4.1%。这一特征将长期保持不变。□035年,中国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比重预计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届时,按照□019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中国的人均GDP预计达到中位预测的□1730美元或高位预测的□□999美元(李雪松等,□0□0),均大幅低于□019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4540美元)。

人口老龄化过程并非波澜不惊,而是按照必然性先后经历两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一次都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冲击。中国人口的□□个转折点已经于□010年发生,以15—59岁人口达到峰值并开始负增长为标志,该组人口总量在□010—□0□0年间减少□349万。根据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的第二个转折点预计在□0□0—□030年间发生,以总人口达到峰值并开始负增长为标志。图1展示了中国人口两个转折点的到达年份。从中可见,联合国分别于□015年和□019年对中国人口进行的预测中,对总人口峰值的预测有差别,其中□019年的预测由于对中国生育政策调整效果过于乐观,预测的人口峰值时间延迟到□030年。然而,如果把联合国的预测数与中国人口迄今为止的实际数相比,我们或许应该立足于一个更早到来的人口峰值。

在从□□个人口转折点过渡到第二个人口转折点期间,即□010年到□0□5—□030年期间,中国同时处于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过渡。这期间,不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以□□□□的速度提高,经济增长也将面临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严峻挑战。正如很多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以及我本人关于“门槛效应”的假说建议的那样(蔡昉,□019),这个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至为关键,其间的发展具有不进则退的性质。

三、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把伴随着□□个人口转折点出现的人口特征变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我们曾经估算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潜在增长率(Cai and Lu,□013),估计结果可以十分贴切地叙述人口红利从出现到消失、经济增长从加速到减速的全过程。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已经阐释了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如何通过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资本回报率、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变化,从供给侧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蔡昉,□016)。总的结论是,正如老龄化本身不可逆转一样,以资本和劳动投入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模式也终将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只能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然而,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供给侧冲击,也给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带来挑战。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收获人口红利的一个题中应有之义,便是通过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具有巨大的资源重新配置空间,因而主要由这种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构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很快。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弱化,无论是从理论预期,还是从国际教训,以及中国的现实,我们都应该对造成生产率提高速度放慢的两种现象有所警惕。

□□是部门内的资源配置僵化现象。传统比较优势下降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必须通过改善生产率保持竞争力。但是,□终的结果需要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决定。这时,许多竞争力不够的企业便以稳定就业为借口寻求政府保护,还有一些企业也努力获得产业政策的支持,期冀可以免于在竞争中被市场淘汰。其结果便是大量低效率企业得以生存,甚至滋生数量和规模皆可观的“僵尸企业”,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被压低。

第二是部门间的资源配置“逆库兹涅茨化”。比较优势下降对于部门来说,意味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渐萎缩。具体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资本过度替代劳动,导致资本报酬递减从而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趋势,产生制造业竞争力被削弱的效果。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006年的3□.5%下降到□018年的□9.4%。制造业增长的相对滞后则意味着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从该部门向服务业的转移。由于中国的第二产业和制造业生产率不仅远高于农业,也显著高于服务业,因此,这种资源重新配置是违背生产率提高原则的。

在转向关于第二个人口转折点将如何从需求侧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之前,我们先考察一下□□个人口转折点后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的关系。把估计的潜在增长率与同一期间的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并观察两者差异导致的产出缺口(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相减得出的百分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人口转折点如何影响实际经济增长的认识。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实际增长率总体上与潜在增长率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把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进行逐年比较的话,可以发现,□010年之前的产出缺口,无论是正缺口还是负缺口,均显著大于□011年之后的情形。由此可以观察到两个现象。其一,□010年之前较大的产出缺口主要是经济增长过大波动的结果。其二,经济增长减速后并没有发生显著的需求侧冲击现象。不过,随着第二个人口转折点的临近和到来,后一种情况即将发生变化。虽然第二个人口转折点也会造成供给侧冲击,即像□□个人口转折点一样进一步降低潜在增长率,但是,这一次冲击将更突出地表现在需求侧。正是从这个转折点开始,需求因素将经历长期的弱化趋势,成为经济增长的常态化制约。

………………

比较(2021年第2辑总第113辑) 作者简介

吴敬琏,男,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1984~199□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