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作者:汪曾祺 著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4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3.7(4.9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版权信息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本书特色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汪曾祺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内容简介

《半坡人的古针》是汪曾祺的散文集,从见识、身世、道理三方面选取35篇作品,以或生动自然,或幽默形象的文笔,描写世间百态。他的散文独树一帜,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淡而有味,浑然天成,读他的作品,如同他在与你聊天,宁静、闲适、恬淡。让人在阅读中心灵愉悦、净化和升华。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目录

一 道理


半坡人的骨针

兵马俑的个性

午门

林肯的鼻子

胡同

蔡德惠

地质系同学

七载云烟


二 身世


我的家乡

对口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大莲姐姐

故乡的元宵

我的小学

踢毽子

小学同学

职业

《职业》自赏

一个暑假

我的初中

看画

悔不当初

“无事此静坐”


三 见识


开卷有益

写字

写景

对仗平仄

读诗抬杠

诗与数字

童歌小议

词达而已矣

比罚款更好的办法

《水浒》人物的绰号——浪子燕青及其他

中学生文学精读:沈从文《边城》


展开全部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节选

不衫不履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 女生的衣著是比较整洁的。有的有几件华贵的衣服,那是少数军阀商人的小姐。但是她们也只是参加Party时才穿,上课时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的。一般女生都是一身阴丹士林旗袍,上身套一件红毛衣。低年级的女生爱穿“工裤”,——劳动布的长裤,上面有两条很宽的带子,白色或浅花的衬衫。这大概本是北京的女中学生流行的服装,这种风气被贝满等校的女生带到昆明来了。 男同学原来有些西装革履,裤线笔直的,也有穿麂皮夹克的,后来就日渐少了,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 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抡。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当时“下海”的,也有。有的学生跑仰光、腊戌,趸卖“玻璃丝袜”、“旁氏口红”;有一个华侨同学在南屏街开了一家很大的咖啡馆,那是极少数。 采薇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汽锅鸡、过桥米线、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松鹤楼的乳腐肉、“三六九”(一家上海面馆)的大排骨面,全都吃了一个遍。 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焖鸡(其实只是酱油煮的小方块瘦肉,不是鸡)、爨肉(即肉末,音川,云南人不知道为什么爱写这样一个笔画繁多的怪字)、鳝鱼、叶子(油炸肉皮煮软,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要解

汪曾祺散文半坡人的骨针/汪曾祺著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他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创作生涯历经半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他前承五四新文化传统、师从沈从文,后启寻根文学回归民族传统的思潮。他的创作,小说、散文、戏剧、文论、新旧体诗等诸体兼备,皆取得很高艺术成就,堪称文体家;又兼及书画,多有题跋,以博雅名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郭娟,文学硕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新文学史料》杂志主编,专栏作家。主要作品有文化随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